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移居圖

鎖定
《移居圖》是清代畫家禹之鼎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縱42.5釐米,橫232.8釐米。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中文名
移居圖
作    者
禹之鼎
創作年代
清代
畫作類型
設色畫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42.5cm,橫232.8cm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移居圖作品內容

本幅自題:“甲申初冬廣陵禹之鼎寫。”鈐“禹之鼎”白文印,“慎齋”朱文印,右下角鈐“逢佳”朱文印。甲申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禹之鼎時年58歲。禹氏50歲以後寓居京城,此時正是他畫史上的盛年,其技法博採眾家之長,融會貫通,予以己用。
移居圖 移居圖

移居圖作品賞析

此幅像主待考。圖中送行人臨岸佇立,面目温和,含笑頷首;出行人當船而立,面容消瘦堅毅,神情惆悵。人物面部刻畫精準細膩,用墨骨法勾勒出五官,使面部有凹凸感,再以赭色暈染,使之氣血精神躍然紙上。僮僕們的面部均採用較傳統的勾勒暈染的畫法,立體感不強,水潤有餘,表現出樸實無華和稚嫩活潑的神情。
人物衣紋線條的畫法也因人而定,其中,船首僕人的衣紋完全為北宋馬和之的“螞蝗描”技法,流露出馬氏“衣帶鬆散,柔婉雋逸”的畫風。樹的畫法宗北宋郭熙的“蟹爪”枝。牛馬的畫法有唐韻,牛之骨骼清晰,馬圓臀,斑花用淡墨暈染,頗具光澤,活靈活現。
冷瑟靜謐的氛圍烘托了離別送行的親切和感傷。行船、馬車上的美酒、書籍、酒葫蘆、弓劍等被畫家巧妙地安排在移居送行的場景裏,賦予了畫面鮮活的生活氣息,同時表現出文人儒士們高逸灑脱的氣質 [1] 

移居圖作者簡介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號慎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暢春園。善畫人物、山水,尤精寫真。初師藍瑛,兼學宋元諸家。肖像畫面貌多樣,對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繪人物形神兼備,獨具一格,一時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畫在清代中期有“當代第一”之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