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船政建築

鎖定
福建船政建築,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西麓,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選址動工。後由沈葆楨接手,至同治七年(1868年)大部分落成。 [2]  [6] 
福建船政建築原建有衙署(船政衙門)、學校(前後學堂)、藝圃、繪事洋員辦公所和住所、儲藏所、廠房(車間)、船塢、洋房(宿舍)等80餘座建築物,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與同時期西方的造船場設備一樣齊全。今尚存有輪機廠、繪事院、一號船塢、鐘樓、官廳池。是現中國保存數量和類型較多、保護較完整且仍然在發揮作用的近代工業建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2]  [7] 
2001年6月25日,福建船政建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福建船政建築
外文名
Fujian Shipping Architectures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西麓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491-5-01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福建船政建築歷史沿革

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選址動工,建輪機廠、官廳池。
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繪事院畫館。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一號船塢動工。
清光緒十九年(1892年),一號船塢竣工。
民國十五年(1926年),鐘樓設計動工。 [2]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鐘樓被日機多次轟炸,部分被毀。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一號船塢受到日軍破壞。
20世紀50年代,一號船塢部分石塊被拆除。 [5] 
1984年,鐘樓修繕。 [2] 
1986年12月,繪事院開闢為馬尾造船廠廠史陳列館。
200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政府修繕一號船塢。 [5] 

福建船政建築建築格局

福建船政建築原建有衙署(船政衙門)、學校(前後學堂)、藝圃、繪事洋員辦公所和住所、儲藏所、廠房(車間)、船塢、洋房(宿舍)等80餘座建築物,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與同時期西方的造船場設備一樣齊全。現福建船政建築由一號船塢、鐘樓、輪機廠、繪事院、官廳池組成。 [2]  [4] 

福建船政建築主要建築

福建船政建築輪機廠

輪機廠(輪機車間)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船政十三廠(車間)唯一保留完整的廠房,佔地面積2744平方米。主要製造輪船機件和合攏校準,最盛時工人360名。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已生產出7台150匹馬力船用蒸汽機。鋼木合構紅磚建築,外牆用紅磚砌建,木料採用泰國紅桑木,鑄鐵支架承載屋面,安裝有移動式吊車,百年後尚在使用,是中國最老的造船廠輪機車間。抗日戰爭期間輪機廠被炸燬1個車間,現呈“L”形。 [2]  [4-5] 

福建船政建築繪事院

繪事院原稱繪事院畫館、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繪製船身構造圖樣、機器圖樣以及測算、設計;同時又招收少年,培養繪圖、測量、設計專業人員。繪事院建築為法國式雙層樓房、磚木結構,佔地面積689平方米。上層為繪事樓(繪事院),是繪製船身構造圖樣、繪製機器圖樣以及測算、設計場所;下層為合攏廠(安裝車間)。建築清水紅磚,鋼柱,工字形鋼樑,落地拱窗,四面坡屋頂,屋面樑架內設一層閣樓。1986年12月,繪事院開闢為馬尾造船廠廠史陳列館。 [2]  [5] 

福建船政建築一號船塢

一號船塢又稱“青洲船塢”。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福建按察使裴蔭森署理船政,船政道員提調楊政儀、船塢道員提調沈翊清“仿照洋式”建造。清光緒十九年(1892年)竣工。塢長130.92米、寬33.53米,塢口設有水閘,全用花崗石壘砌。連其配套設施抽水廠、機器廠、官廳、丁役房、水手房、木料房、機房等,共佔地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當時與國外相比僅次於英國利物浦船塢,除旅順船塢外,是遠東最大的船塢。建塢後,北洋艦隊不用每年赴香港維修。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該塢還受託為美國西能達夾板船、法國官兵艦、商船等維修。民國三十年(1941年),受到日軍破壞。1949年以後,該船塢荒廢,20世紀50年代,部分石塊被拆除,200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政府共投入近100萬元資金予以修繕。 [2]  [5] 
一號船塢 一號船塢

福建船政建築鐘樓

鐘樓位於馬尾造船廠內。系民國十五年(1926年)福州船政局局長陳兆鏘設計,由繼任造船所所長馬德驥組織施工。鐘樓為法國式,總高度18.7米,平面呈方形,共五層,底邊長3.94米,層層收分。一、二層均為四根方形水泥鋼筋支柱,三、四層四面設門洞,門洞前出廊,廊沿飾以鑄鐵花紋欄杆;五層(頂層)四面各鑲一時鐘。時鐘由造船所儀表車間精製,直徑1米,內安裝鐘錶傳動裝置,按時報點。五層之上為八角樓頂,頂上安裝南北指向標杆和風向標,高2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被日機多次轟炸,部分被毀,1984年,修復。 [2] 
法式鐘樓 法式鐘樓

福建船政建築官廳池

官廳池位於船政衙門前。清同治五年(1866年),創辦船政時建造了船政衙門,為船政大臣及其他船政官員辦公場所。衙門前為官廳池,長方形,條石構築,佔地520平方米,四周為方形石圍欄。抗日戰爭期間遭日軍破壞,現僅存石圍欄。 [2] 
官廳池 官廳池

福建船政建築文物價值

福建船政建築是現中國保存數量和類型較多、保護較完整且仍然在發揮作用的近代工業建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體系代之以磚(木)混合結構的典型近代建築,近代西方建築技術融合傳統建築技術的重要例證;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座有規劃設計的工業建築,並開始了中國近代建築制度的萌芽。 [7] 

福建船政建築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福建船政建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各單體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 [3] 

福建船政建築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福建船政建築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西麓。 [2] 
  • 交通信息
乘坐福州市內公共交通37路 ; 58路 ; 137路 ; 139路快線 ; 140路 ; 178路 ; 201路 ; 529路 ; 7686船政文化城旅遊專線 ; M1路 ; M2路 ; M3路 ; M5路 ; 東部29號專線至船政站。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