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

鎖定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山西省洪洞縣特色民俗表演及文化研討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大槐樹祭祖習俗是山西洪洞縣在清明節期間舉行的一種尋根祭祖活動,主要是移民後裔通過焚香、獻供、跪拜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先和家鄉的懷念之情。山西明代移民遺址――洪洞古大槐樹是海內外數以億計的大槐樹移民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 [3] 
2008年6月7日,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Ⅹ-90。 [1] 
中文名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民俗
遺產編號
Ⅹ-90
申報地區
山西省洪洞縣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歷史淵源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5張)
據史料記載,元末明初,頻繁的戰爭和災害使中國許多地方十室九空,而晉南風調雨順,經濟繁榮,人口稠密。為了發展經濟,鞏固政權,明政府於1371年(洪武3年)至1417年(永樂十五年),在洪洞大槐樹下設局駐員,大規模遷民18次,總數達百萬之眾,涉及1230個姓氏和漢、回、蒙古等多個民族,遷民遍佈京、冀、豫、魯、皖、蘇、鄂、陝等18個省市的498個縣(市),構成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運動。因移民多在大槐樹下彙集轉遷,所以被稱為“大槐樹移民”,如今,大槐樹移民子孫繁衍遍佈中國各地,以至輾轉遷徙海內外的移民後裔數以億計。 [3]  [2] 
600餘年來,洪洞大槐樹被賦予神性,成為崇拜對象.被看作“家”“祖”“根”,成為億萬人心目中的家鄉,古槐後裔紛紛迴歸大槐樹尋根祭祖,形成了山西洪洞縣獨具特色的“根祖文化”。 [3]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主要流程

大槐樹祭祖習俗,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和春節,都可以看到盛大的祭祖儀式,其中以清明節的影響力最大。在萬物勃發、老槐新枝的季節裏,海內外遊客可以依次看到迎請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傳餚布供、奠酒獻禮、敬致祝文、敬獻樂舞、飲福受胙、鞠躬辭神的流程。 [7]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文化特徵

大槐樹祭祖習俗是以明初大移民為背景,大槐樹為形象圖騰,洪洞地方文化為淵源,移民史實和紀念移民為主線,用以維繫宗親之情為精髓的文化現象。 [3]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槐樹根祖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會整合力,保護和弘揚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對增強海內外華人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洪洞縣大槐樹遷民遺址文物管理所獲得“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項目保護單位洪洞縣大槐樹遷民遺址服務中心評估合格。 [8]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社會影響

活動舉辦
從1991年開始,洪洞縣政府順應民情,在數百年民間祭祖活動的基礎上吸納大量民間祭祀儀規,於每年4月1日至4月10日舉辦“尋根祭祖節”,4月5日為主祭日,將歷史悠久的大槐樹祭祖習俗變成官民合祭的盛大民俗活動,得到海內外移民後裔的熱烈響應。 [2] 
2015年3月29日至4月7日,第二十五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在洪洞大槐樹景區舉行。以“孝德天下大美洪洞”為主題。 [6] 
2021年,第31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舉行。此次文化節以“華夏根祖聖地,幸福老家洪洞”為主題。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