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祖師廟

(河南省洛陽市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祖師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北大街1號,元末明初,為紀念道教的始祖老子而建。 [3] 
祖師廟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現存前殿、大殿和東耳房。其中,大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2間,殿內左右暖閣各1間,歇山頂,四周斗拱,飛檐起翹,琉璃瓦覆蓋,頂部正脊兩端有陶塑龍吻,脊背飾龍、荷花彩陶浮雕,殿頂四角戧背上塑四神。大殿內,除了兩米多高的老子雕像外,旁邊還站立着兩名“童子”。殿內牆壁上繪製的彩色壁畫,生動再現了老子的重要經歷。包括老子出生、拜師、在洛陽擔任守藏史、著《道德經》、西出函谷關等。祖師廟大殿內部抬梁式結構是元末明初時期建築的一個典型實例,對研究元明時期建築特點及佈局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 [4]  [7-8] 
2006年5月,祖師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祖師廟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北大街1號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650-3-35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祖師廟歷史沿革

元末明初,為紀念道教的始祖老子建祖師廟。 [2] 
清朝時期,祖師廟曾經供奉過道教中鎮守北方的神靈真武大帝,所以又被稱為真武廟或玄武廟。清朝末年,這裏又重新改為祖師廟。 [2] 
1996年,由洛陽市⽂物局撥款修繕。1997年,劃歸洛陽古墓博物館管理保護。
2012年,為紀念老子,洛陽市對祖師廟進行維修並籌建了洛陽老子紀念館。 [3]  [5] 

祖師廟建築格局

大殿 大殿
祖師廟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現存前殿、大殿和東耳房。其中,大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2間,殿內左右暖閣各1間,歇山頂,四周斗拱,飛檐起翹,琉璃瓦覆蓋,頂部正脊兩端有陶塑龍吻,脊背飾龍、荷花彩陶浮雕,殿頂四角戧背上塑四神。大殿內,除了兩米多高的老子雕像外,旁邊還站立着兩名“童子”。殿內牆壁上繪製的彩色壁畫,生動再現了老子的重要經歷。包括老子出生、拜師、在洛陽擔任守藏史、著《道德經》、西出函谷關等。 [4] 
祖師廟大殿內的樑架結構
祖師廟大殿內的樑架結構(2張)
祖師廟大殿內平面採用減柱造,減去前排四根和後排次間、稍間縫上的兩根金柱,保留後排中間兩根後金柱,使殿內更顯寬敞。殿內明間樑架為五架樑後接雙步梁,五架樑前端置於前檐斗栱中,後端插入金柱。明間後金柱與兩山之間置縱梁,內端插在金柱上,外端置於山面斗栱之中。次間與稍間樑架均用立在縱向大梁之上的金瓜柱承託。屬於典型元代建築風格的樑架結構。 [8] 

祖師廟文物遺存

清嘉慶年間石碑
石碑
石碑(2張)
祖師廟內留存多塊石碑,其中包括清嘉慶年間石碑,由清河南知府齊鯤親自撰文,碑文內容證實了祖師廟在清代嘉慶年間的名字為真武廟。 [6] 

祖師廟主要展覽

洛陽老子紀念館
祖師廟大殿內的壁畫 祖師廟大殿內的壁畫
洛陽老子紀念館位於祖師廟內,是中國首家老子文化專題博物館,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該館通過石碑展、民間道教文物展等手段,講述老子與洛陽的故事。館內展示徵集到的200餘件與道教或佛教有關的木雕和陶塑文物,不少雕像身上還塗有金漆或彩漆。祖師廟大殿東耳房的沙盤模型,展示了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和隋唐洛陽城等“五都薈洛”的景象,還標註有孔子入周問禮碑、三井洞、老子故宅、上清宮、下清宮、函谷關等老子在洛文物遺存。 [2] 

祖師廟文物價值

祖師廟大殿內部抬梁式結構是元末明初時期建築的一個典型實例,對研究元明時期建築特點及佈局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 [7] 

祖師廟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06年5月,祖師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祖師廟旅遊信息

祖師廟地理位置

祖師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北大街1號。 [2] 

祖師廟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祖師廟,路程約2.1千米,用時約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