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祆,通用規範二級字 [3]  ,見祆教。祆教又名拜火教 [Zoroastrianism]。由波斯人瑣羅亞斯特所創立,崇拜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今印度伊朗還有信徒。
中文名
拼    音
xiān
部    首
字    級
二級字(序號4047)
別    名
拜火教
創建者
波斯人瑣羅亞斯特
發    展
南北朝時傳入中國
英    譯
Ormazda,god of the Zoroastrians
總筆畫
8
注    音
ㄒㄧㄢ

基本信息

襖
<名>
波斯人瑣羅亞斯特所創立,崇拜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今印度、伊朗還有信徒
祆,胡神也。——《説文新附》
又如:廣祆廟(拜火教的廟宇);祆祠(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關中稱天為祆 [sky]
祆,關中謂天為祆。——《集韻
在《通用規範漢字表》(國發〔2013〕23號)中位於二級字表,第4047字。 [3] 
“祆”者,天神的省義字,不稱“天”而稱“祆”,説明這是外國的天神,和中國自有的本土天神是有區別的。隋唐之後,中國的史書逐漸將“索羅亞斯德教”統稱為“祆教”,是“三夷教”之一(另兩者為景教和摩尼教 [1] 
《類編》 《類編》
《類編》:
“祆,他年切。胡謂神為祆;又馨煙切。唐官有祆正。文一,重音一。”
從這看出,祆有兩個讀音,一個是tian,讀音類似天,一個是xian,讀音類似先。
其含義是,胡人成神為祆。

古籍解釋

【午集下】【示字部】祆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4
廣韻》呼煙切,音詽。《説文》關中謂天為祆。
集韻》他年切,音天。
《集韻》《韻會》𠀤馨煙切,音暄。《正韻》虛延切,音軒。義𠀤同。
官名。唐官品有祆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