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示數

鎖定
示數一般是指機械、儀器、儀表、或者需要對數字進行公開的顯示的對外數字的宣示。
比如電度表(千瓦時計)、球類比賽的比分顯示、人造航空器的發射計時、倒計時等等。我國的香港迴歸,奧運會開幕等都是用了不同的示數裝置對外進行倒計時示數的。
中文名
示數
實    質
公開的顯示的對外數字
比    如
電度表
制    式
攝氏度℃。華氏度℉
温度計的示數
温度計的示數有兩種制式:攝氏度℃、華氏度℉。
温標 現代統計力學雖然建立了温度和分子動能之間的函數關係,但由於尚難以直接測量物體內部的分子動能,因而只能利用一些物質的某些物性(諸如尺寸、密度、硬度、彈性模量、輻射強度等)隨温度變化的規律,通過這些量來對温度進行間接測量。為了保證温度量值的準 確和利於傳遞,需要建立一個衡量温度的統一標準尺度,即温標。 隨着温度測量技術的發展,温標也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不斷修改和完善的漸進過程。
從早期建立的一些經驗温標,發展為後來的理想熱力學温標和絕對氣體温標。到現今使用具有較高精度的國際實用温標,其間經歷了幾百年時間。 1.經驗温標 根據某些物質體積膨脹與温度的關係,用實驗方法或經驗公式所確定的温標稱為經驗温標。 (1)華氏温標 1714年德國人法勒海特(Fahrenheit)以水銀為測温介質,製成玻璃水銀温度計,選取氯化銨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為温度計的零度,人體温度為温度計的100度,把水銀温度計從0度到l00度按水銀的體積膨脹距離分成100份,每一份為1華氏度,記作“1℉”。按照華氏温標,則水的冰點為32℉,沸點為212℉。 (2)攝氏温標 1740年瑞典人攝氏(Celsius)提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水的冰點規定為0度,水的沸點規定為100度。根據水這兩個固定温度點來對玻璃水銀温度計進行分度。兩點間作100等分,每一份稱為1攝氏度。記作1℃。 攝氏温度和華氏温度的關係 T ℉ = 1.8t℃ + 32 式中 T——華氏温度值; t——攝氏度值。
此外,示數也在我們的日常電費表上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