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礦工墓

鎖定
遼源礦工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礦工墓,是日偽時期死難礦工埋葬遺址,是日本侵華時期的歷史見證地,是日寇殘害中國人民的見證地,是日本帝國主義殘害中國人民的見證地。
中文名
礦工墓
俗    稱
“萬人溝”、“萬人坑”
地    址
遼源市

礦工墓歷史背景

遼源礦工墓 遼源礦工墓
遼源礦工墓俗稱“萬人溝”、“萬人坑”,全稱為“日偽統治時期遼源死難礦工紀念陵園”。位於遼源市西北8公里,在遼源礦區西南,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日本侵略者為把遼源的礦山變成“以戰養戰”的物資供應地和“以華治華”的集中營,在礦區設立了法西斯統治機構,在掠奪大量煤炭的同時,製造了6個萬人坑、7處屍骨點和1處“煉人爐”。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將魔爪伸進遼源煤礦,開始了長達14年嚴酷的殖民統治。日偽統治的西安煤礦下設四個採炭所,建立了14對坑口,轄42個大櫃,推行“以人換煤”的“人肉開採”政策,野蠻開採掠奪遼源的煤炭資源,據日偽資料記載,從1931年佔領西安煤礦至1945年日本投降,從西安掠走煤炭1548.96萬噸,在獲得億元高額利潤的同時,卻留下了6個堆滿中國礦工遺骨的萬人坑,礦工墓就是其中最為典型和集中的一處。 [1] 

礦工墓展館現狀

為了不忘歷史,緬懷死難的礦工,1963年,遼源煤礦工人在這裏建立起了永久保護屍骨展館和礦工紀念碑。 在展館裏,人們還可以看到不少日本侵略者曾經用來殘害我遇難礦工的各種刑具,及其慘無人道的刑法。礦工墓現有陳列展點8個。在第四展室不足300平方米的展區內,就可以看到被埋葬的197具骸骨,其中還包括了30多具兒童和女性的骸骨。在墓地西坡的“煉人爐”遺址,雖已經歷半個多世紀,仍可看到上面30多釐米厚的骨灰和焦土;周圍山坡上分佈着3000多座礦工墳;而殘害礦工的劊子手,日本人的走狗方家櫃的總經理——蔡九齡的鑄鐵像,就長跪於死難礦工墓前。在日偽統治時期,他作為一箇中國人,甘為日本人做事,欺壓礦工,死在他手上的中國礦工就不計其數。抗戰勝利後被處死,他死後人們也讓他永遠地跪在礦工墓地,被後人唾棄。正如陷害岳飛的秦檜一樣,蔡九齡的銅像也被後人打的已經變形。累累屍骨,滴滴血淚,彷彿在向人們傾訴曾經發生在這裏的被侵略和奴役的苦難史。
這座經過重建的礦工墓陳列館,以極為詳實的史料記載了日偽統治時期,日寇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這塊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我國資源、殘酷壓榨中國勞工的歷史見證地,將永遠警示後人,勿忘國恥。碑林千秋凜然,永存天地之間,表示了遼源人民對死難礦工的緬懷之情。對那段屈辱歷史的深刻反思和愛國情操,碑林昭示着後人:民族必須自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是一面鏡子,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國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加速了經濟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強了國防力量,使中國更加堅強地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我們可以告慰死難礦工的是,遼源的經濟,以及中華民族的經濟,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並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這座遼源礦工墓,已經成為吉林省紅色旅遊路線中的重要一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