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水寺摩崖造像

鎖定
碧水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涪江街道綿山社區碧水寺觀音閣內,造像主要開鑿於唐代。 [7] 
碧水寺摩崖造像分佈在寺內凸出的巨石上,巨石東西長約10米,南北寬約8米,高約2.3米,壁面共有佛教造像18龕,其中南壁二龕,即1號、2號龕,西壁16龕,即3至18號龕。另有金剛經一方。龕皆為圓拱形,龕內造像大多為三尊或五尊。因年代久遠,大部分造像風化剝蝕嚴重,面貌不清,僅1、4、5、16號龕和金剛經保存較為完好。是四川地區重要的唐代初期摩崖造像之一,也是研究唐初宗教和西域畫風在中原、四川流行的重要資料。 [2]  [4] 
2013年5月3日,碧水寺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碧水寺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涪江街道綿山社區碧水寺觀音閣內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581-4-08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碧水寺摩崖造像歷史沿革

據《綿陽縣誌》載宋文軫與表弟李益侯,仲侯同遊開元寺記:“大觀元年(1107年)冬與表弟都奉郎李益侯...觀先輩郡守李同叔所建水閣院(即觀碧水寺)。北崖正觀時令狐文軌施造經像。極工緻,嘆其歷會昌以來漸暗淡,遂醵金彩繪,煥然生色。”五號龕現殘存的鎏金塗彩痕跡,與《縣誌》中載宋代題記“醵金彩繪”相符,從而證實為唐代造像。 [5] 
2008年,汶川地震後,綿陽市政府對碧水寺進行了相應的保護與維修。 [6] 

碧水寺摩崖造像建築特點

碧水寺摩崖造像分佈在寺內凸出的巨石上,巨石東西長約10米,南北寬約8米,高約2.3米,壁面共有佛教造像18龕,其中南壁二龕,即1號、2號龕,西壁16龕,即3至18號龕。另有金剛經一方。龕皆為圓拱形,龕內造像大多為三尊或五尊。因年代久遠,大部分造像風化剝蝕嚴重,面貌不清,僅1、4、5、16號龕和金剛經保存較為完好。 [2]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主要建築

碧水寺摩崖造像1號龕

1號龕,位於南壁左端。龕高盒高1.44米,寬1.66米,造像五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佛為阿彌陀佛,坐於方座上,高1.08米,頭飾螺髻,雙耳環垂肩,面容豐滿,神態安詳,嘴角略帶笑意。穿斜襟衫,袒右胸,腰繫帶,外穿通肩大袍。右手斷,手印不明,左手平放於膝上。佛右側為觀音,頭戴冠,自肩部垂下的瓔珞交叉於腹前;右臂上舉塵尾,左手持淨瓶。佛左側為大勢至,形同觀音,唯右手下垂,執一物。以上三像近似圓雕。至於二弟子則皆為浮雕,右者袖手;左者拱手。 [2] 

碧水寺摩崖造像4號龕

4號龕,位於西壁左側,高0.97米,寬0.71米。分造像和基座兩部分。造像五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主像為阿彌陀佛,高0.40米,結跏趺坐於仰瓣蓮座上,頭後刻寶珠光,頭有螺髻,耳環垂肩,袒右胸,身穿通肩大袍,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放於膝上,握牟尼珠。佛左側立大勢至,高0.42米,頭戴冠,左手上舉一物,右手握一物放於腰際,瓔珞滿布其身,餘者不清;佛右側立觀音,高0.44米,頭戴冠,耳飾環垂肩,袒胸,瓔珞自肩部下垂於大腿,左手持淨瓶,右手殘缺。二弟子分別立於觀音、大勢至佛之間,一兩耳垂肩,穿通肩袈裟,拱手;另一為袖手。佛座下為須彌座,須彌座兩旁刻卷草紋飾,上託兩蓮瓣,分別立觀音和大勢至;須彌座兩旁刻有雄獅各一尊。 [2] 

碧水寺摩崖造像5號龕

5號龕,高1.75米,寬1.52米,是碧水寺摩崖造像中龕最大、造像數目最多的,龕內造像共四十四尊,分主像、羣像兩部分。主像為一佛、二菩薩共三尊。佛居中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高0.57米,頭有螺髻,面目風化不清,其後有車輪形背光。佛左右立脅侍菩薩:右者頭頂因風化截掉一部分,頭後有輪光,殘高0.45米,面目依稀可辨,神態安詳,袒胸露腹,下着長裙,右手殘缺,左手執枴杖,赤足立於蓮台。左者頭部殘缺,高0.5米,頭後有輪光,戴臂釧,右手執長串佛珠。羣像四十一尊,分六層佈置,羣像從上至下,一層十尊,二層四尊,三層六尊,四層八尊,五層八尊,六層殘存五尊。龕底部少數幾尊造像為泥塑,大概是後世因其風化脱落而補塑。該龕造像眾多,神態生動,姿勢各異,或立、或坐、或交足、或結跏,多數戴有臂釧。龕楣刻有瓔珞、蓮花的垂幔天蓋,並殘存鎏金痕跡。 [2] 

碧水寺摩崖造像16號龕

16號龕,高0.92米,寬0.68米,進深0.15米,造像五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立像為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蓮台,頭後刻寶珠光,頭着螺髻,外着通肩大袍,腰繫帶。右手殘,左手放於膝,左右二脅侍頭後刻寶珠光,胸前滿飾瓔珞。二弟子皆光頭,頭後刻輪光,着廣袖通肩袈裟。 [2] 

碧水寺摩崖造像金剛經

金剛經位於5號龕右側,為長方形壁面,高1.24米,寬2.7米,其上刻有線格,格內為金剛經文,楷書,全文約四千餘字。《綿陽縣誌》稱謂:“金剛經十二品”。整部經刻字體方整,部分漫漶不清。 [2] 

碧水寺摩崖造像文物價值

碧水寺摩崖造像內容豐富而精美,保存相對較好,具有明顯的唐初長安風格,殘存宋代大觀年間重妝色彩,是四川地區重要的唐代初期摩崖造像之一,也是研究唐初宗教和西域畫風在中原、四川流行的重要資料。 [4] 

碧水寺摩崖造像保護措施

1991年4月,碧水寺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5月3日,碧水寺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碧水寺摩崖造像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碧水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涪江街道綿山社區碧水寺觀音閣內。 [7] 
  • 交通信息
乘坐綿陽市內公共交通3路、35路、68路、905路至越王樓站下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