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砍瓜

鎖定
“砍瓜”是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葫蘆目葫蘆科南瓜屬植物。可隨吃隨砍、迅速再生的瓜類新品種。砍瓜是葫蘆科南瓜,屬於中國南瓜的一個變種。
砍瓜生長特性和種植技術,與普通南瓜基本相同,對自然環境、土壤要求不高,春夏均可種植。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測定,它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拉丁學名
Cucurbita kangua L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南瓜屬
南瓜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南瓜族 、南瓜亞族
中文學名
砍瓜

砍瓜形態特徵

砍瓜
砍瓜(4張)
砍瓜綠葉繁多,葉片為心形,背面有茸毛。同株異花,花呈黃色,為大喇叭形。雄花莖基部35~50釐米處開花,雌花莖基部150釐米處開花,一般以主蔓結瓜為主,杈瓜為輔。瓜形長圓柱形,瓜色先油綠後變黃色,長度一般是120釐米左右,最長可以達到150釐米左右,直徑12~15釐米。瓜的生理成熟期為20~26天。砍瓜根系發達,對土壤的適應性廣。 [1] 

砍瓜生長環境

與南瓜不同的是砍瓜爬苗後需要搭架,架高2米(以竹杆、木棒為主),每株1立杆,橫、豎杆平綁於立杆頂端,瓜架牢固。爬苗後順立杆牽弓I綁縛瓜苗,杈苗留一葉摘心。當瓜苗爬到架面後摘心,留杈苗3條。
如在樓房陽台盆栽,在長到6~8葉時摘心,留杈苗2條。通過摘心促使杈苗生長提早結瓜。在結瓜期要注意人工授粉,授粉時間以雌花開後1小時內最佳,雌花開後即摘取雄花並將花粉粘在雌花花粉處即可。視墒情及時澆水,畦溝不能積水,但畦面要保持濕潤,瓜期每隔5天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次。
砍瓜 砍瓜
砍瓜可在大田大面積種植,也可與春大棚黃瓜或大棚甘藍等套種,或零星種植於房屋前後。砍瓜生長採收期長,一年只種一茬。 砍瓜因瓜條細長均勻具觀賞性,可以進行盆栽。盆栽應該選擇花盆直徑在1米以上的大花盆。營養基質的配製為:2份草炭加1份蛭石,按2∶1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後加少量的複合肥料(每盆加0.1千克)。把苗或種子直接播種或者定植在花盆裏,在生長期間用配製好的營養液澆灌,也可以用自己配製的營養液進行水肥管理。當瓜秧生長5~6片葉時要做架子,架子做成圓型、三角架型等,架高1.5米,做好的架子要美觀。7~8片葉時要引蔓上架。蔓在架上順序攀繞,及時去掉出現的側枝,只保留主杆。留瓜,盆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觀賞,要選擇瓜條順直,粗細均勻的第2~3個瓜留下,每株只留一個瓜。留瓜的部位確定在架的頂端,給瓜伸長留空間。
1、温度
砍瓜種子發芽的適宜温度為25~30℃。15℃時發芽緩慢,30~35℃時發芽最快,但幼芽細弱。莖葉生長適宜的白天温度為23~30℃,夜間温度為15~18℃;温度高於35℃或低於15℃生長緩慢。幼瓜生長適宜温度白天為25~30℃,夜間為15℃左右。
2、光照
砍瓜屬於短日照作物,對光照的要求不太嚴格,最適宜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在冬季温室弱光的條件下仍能開花坐果,生長良好;在每天12小時以內的短日照條件下有利於雌花提早形成及數目增加,並且節位降低。晚春和夏季過強的光照也不利於生長髮育,容易引起植株萎蔫和發生病毒病
3、水分
砍瓜 砍瓜
砍瓜具有發達的根系,抗旱能力較強,但由於葉片較大,蒸騰作用旺盛,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可以在幼瓜膨大期間應及時澆水,以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但在幼苗期至第一個幼瓜座住前,如果土壤水分過大,容易造成莖葉徒長,導致落花落果
4、土壤和營養
砍瓜對土壤適應性較強,最好是疏鬆肥沃、排灌良好的壤土種植;砍瓜的需肥量較多,以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產量高、品質好。經過實驗研究,吸收氮、磷、鉀肥料的比例為3∶2∶6。另外,還需要適量的鈣、鎂、硫、銅、鐵、鋅、錳等微量元素供應。如果氮肥施用量過多,會引起莖葉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和產品的品質差,還容易感染病蟲害。 [2] 

砍瓜分佈範圍

分佈在湖北、湖南、山東、河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砍瓜栽培技術

砍瓜 砍瓜
種植方法與南瓜相同,露地栽培。主要用種子繁殖,種子發芽適宜温度20~30攝氏度,温水浸種2小時即可播種。營養杯育苗(無條件也可露地直播)3~4葉後煉苗移植大田。栽前開溝挖穴。
施足基肥(株施充分腐熟家禽糞10~20公斤,與土拌勻),行距2米,株距1米。

砍瓜育苗

浸種催芽砍瓜一般採用直播方法露地直播,但為提早上市,亦可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營養土配製與育苗用營養土配製比例為肥沃無病蟲害田園土5份,充分腐熟的堆肥3份,細沙或草炭2份充分混拌均勻,每1立方米中加100g綠亨3號和敵百蟲100g,塑料膜覆蓋堆悶2天。裝缽後碼好澆透水,每缽平放1粒已萌芽的種子,蓋細土0.8cm厚。苗牀覆蓋塑料膜保温保濕,出苗前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出苗後看氣温情況揭去薄膜,温度白天25~30℃,夜間16~18℃。出苗後如氣温仍低,應換透光性好的新膜,白天温度達到要求時,揭去薄膜見光,或揭兩頭通風,夜間氣温低時要蓋上。瓜苗長出真葉時用0.1%磷酸二氫鉀加0.05%敵敵畏噴施,每五天一次,苗長出三片真葉時噴灑濃度可適當增加,並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以防治炭疽病根腐病,有2片真葉後可去掉覆蓋物。幼苗3葉1心時可定植。

砍瓜整地定植

定植前整好地,施足基肥,基肥溝施,每667平方米可用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配加三元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零星種植宜挖大穴定植,施基肥後定植,大田種植的密度為行距100~120釐米、株距60~80釐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1000株,根據地力而定,瘦地多種,肥地少種。定植後澆入定根水

砍瓜田間管理

定植緩苗後施一次促苗肥,可用腐熟糞稀或餅肥適量。第一個瓜坐穩後要追複合肥,每667平方米30kg,施肥後澆水,以後根據生長勢適當追肥。坐果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砍瓜若採用爬地栽培,瓜形彎曲,不方便採收,要高產優質需搭架栽種。在植株開始甩蔓生長時及時搭架,瓜藤長至0.5~0.8m時搭起棚架。棚架高度為2m左右,將瓜藤引上棚架並用包裝帶固定好,以防颳風時倒下,平棚產量高,果形好。零星種植以平棚好,種植時要注意進行人工授粉,每天早上6點至7點半時進行人工授粉,確保坐果率
根據上市時間的需要確定適宜的育苗時間,保護地栽培從播種到開始採收大約80天左右。
砍瓜雞湯 砍瓜雞湯
當瓜蔓有1米長時進行壓蔓,壓蔓前把1m以下側蔓摘去,防止爭奪養分,然後引蔓上架。主蔓不摘心,第一穗坐瓜後5~8葉時摘心,每株留2個側蔓即可。綁蔓時要注意將蔓葉理均勻,使瓜自然下垂。結過瓜的側蔓適當剪除,以利通風透氣。

砍瓜病蟲防治

7月上旬噴施一次殺蟎淨防治紅蜘蛛,進入雨季視情況每隔7天噴施百菌清甲基託布津1次,以防白粉病和霜黴病,並配合噴施磷酸二氫鉀,保葉促瓜,這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措施。第一穗瓜成熟後及時收摘,以利以後瓜的正常生長,砍瓜病蟲害危害較少,若有蚜蟲發生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10%一遍淨2000倍液在產卵期或初發期噴霧防治,噴藥應與採收期錯開。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葉斑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並配合噴施磷酸二氫鉀,保葉促瓜,這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措施。 [3] 
砍瓜蟲害少,病害也輕,發現霜黴病和炭疽病要及時進行防治。

砍瓜主要價值

生長中的砍瓜 生長中的砍瓜
砍着吃,不用等瓜成熟後摘下食用,在生長期可任意砍着吃,吃多少,砍多少,天天吃鮮瓜。被砍的截面傷口迅速癒合,不影響瓜的正常生長。營養豐富,比南瓜脆甜,比冬瓜細膩,含可溶性固形物4.7%,碳水化合物4.34%,蛋白質1.01%,粗纖維0.4%,灰分0.48%,氨基酸0.91克/公斤,維生素C8.84毫克/百克。
皮薄肉嫩,炒食、做湯、做餡,樣樣味美。 [3] 
耐觀賞,葉綠、花黃、瓜形優美,瓜色油綠、金黃,像棵棵彩柱閃金光,美化庭院。
好就好在方便,奇就奇在奇特,手破了,滴一滴瓜汗,其中傷口迅速癒合,是很有價值的醫藥開發資源。
如今是吃得健康吃得綠色時代,砍瓜將來一定是人們今後餐桌上既廉價也很營養的健康綠色瓜蔬之一。
特點是:1、癒合素含量高,癒合快。被砍的截面,其傷口迅速癒合,不影響瓜的繼續生長。
2、生長快。從幼瓜授粉到成熟僅20~26天,平均每天生長6~8cm,試驗記錄;瓜生長14天,長度100cm;7月24日砍掉30cm留80cm;8月19日測量,長至105cm。
3、產量高。每畝栽植330棵,每棵結瓜3~5個,單瓜重6~9公斤,畝產6000~8000公斤
4、瓜期長。從4月份播種,6月份結瓜,直到9月份,陸續開花,陸續結果。月月有瓜吃,天天吃鮮瓜。
5、適應性強。凡是冬瓜、南瓜、西葫能生長的地方,它就能生長。只要水肥充足,瓜架牢固就能碩果累累。
6、營養豐富。該瓜皮薄肉嫩,香糯可口,炒、拌、餡、湯,樣樣味美。經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檢驗,維生素C含量8.84mg/100g,可溶性固溶物4.7%,碳水化合物4.34%,粗蛋白質1.01%,粗纖維0.41%,灰分0.48%,氨基酸含量6.91g/kg,其中人體最需要的穀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分別達1.37g/kg、1.69/kg。
7、嫩瓜生長期可以任意砍着吃、癒合快被砍的截面,其傷口不腐爛迅速癒合,不影響瓜身的繼續生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