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鼎聯句詩序

鎖定
《石鼎聯句詩序》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石鼎聯句詩序
出    處
《全唐文》
作    者
韓愈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石鼎聯句詩序作品原文

石鼎聯句詩序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軒轅彌明自衡下來,舊與劉師服進士衡湘中相識,將過太白,知師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書郎侯喜,新有能詩聲,夜與劉説詩。彌明在其側,貌極醜,白鬚黑麪,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喜視之若無人。彌明忽軒衣張眉,指爐中石鼎,謂喜曰:“子云能詩,能與我賦此乎?”劉往見衡湘間人説雲年九十餘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實能否也。見其老,頗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聞此説大喜,即援筆題其首兩句,次傳於喜。喜踴躍,即綴其下云云。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牆坐,謂劉曰:“吾不解世俗書,子為我書。”因高吟曰:“龍頭縮菌蠢,豕腹漲彭亨。”初不似經意,詩旨有似譏喜。二子相顧慚駭,欲以多窮之,即又為而傳之喜,喜思益苦,務欲壓道士,每營度欲出口吻,聲鳴益悲,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竟亦不能奇也。畢,即傳道士,道土高踞大唱曰:“劉把筆,吾詩云雲。”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説,語皆侵劉、侯。喜益忌之。劉與侯皆已賦十餘韻,彌明應之如響,皆穎脱含譏諷。夜盡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續,因起謝曰:“尊師非世人也,某伏矣,願為弟子,不敢更論詩。”道士奮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謂劉曰:“把筆來,吾與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為八句。書訖,使讀。讀畢,謂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齊應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與語,此寧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學於師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聞也,獨文乎哉!吾語亦不當聞也,吾閉口矣。”二子大懼,皆起,立牀下,拜曰:“不敢他有問也,願聞一言而已。先生稱‘吾不解人間書’,敢問解何書?請聞此而已。”道士寂然若無聞也,累問不應。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道士倚牆睡,鼻息如雷鳴。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須,曙鼓動咚咚,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覺,日已上,驚顧覓道士,不見。即問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門,若將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門覓,無有也。”二子驚惋自責,若有失者。閒遂詣餘言,餘不能識其何道士也。嘗聞有隱君子彌明,豈其人耶?韓愈序。 [1] 

石鼎聯句詩序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諡“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3875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