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洞書院

(南宋古代書院)

鎖定
“石洞書院”是南宋古代書院,位於浙江省東陽市 [11]  。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8年)由郭欽止創辦。曾先後有葉適朱熹魏了翁等名師在石洞書院掌教,是南宋初的學術中心,更開創了浙江民間興學重教的新風。
近九百年時空的侵蝕,書院地上建築毀壞,文化活動盪然無存。鄉賢郭杭偉 [1-2]  等在從2017年開始倡議復興石洞書院,成功把所在地浙江郭宅(原郭宅鎮)申請為浙江省傳統村落,國家級傳統村落,併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東陽市石洞書院” [10]  ,推動政府和社會力量重視並啓動書院保護工作 。
新石洞書院以鑑古開新、中外會通、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為宗旨,融會人文、社會、自然和技術學科於一體 [16]  ,面向科技產業和鄉村振興開展人才培訓和諮詢。公眾號、網站、雲端書院和生員中心打通,以互聯網手段傳播信息文明,是對基於農耕文明的傳統書院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12]  2022年12月被評為“金華十大歷史書院”。 [13] 
中文名
石洞書院
地    址
浙江省東陽市郭宅村
創建者
郭欽止

石洞書院南宋盛況

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郭欽止(公元1128-1184年,字德誼,浙江東陽郭宅人)獨資創辦興建了“石洞書院”。捐出數百畝田和石洞山做為書院的產業,並且用家中的藏書來充實書院。先後禮聘葉適朱熹魏了翁等名師在石洞書院掌教。先後有陸游陳傅良陳亮湯漢等當世名儒來訪和講學交流,並留下許多詩詞和題刻。其中著名的有朱熹的摩崖題刻“石洞之門”、“流觴“。陸游觀賞了十六處景點後寫下了《郭氏山林十六詠》。因石洞書院的聲望,所以書院的學生來自魯、贛、皖、蘇、湘及省內各地。宋宰相喬行簡,名宦喬夢符曾就讀於此。石洞書院就成了當時主要的學術交流中心之一,開創了東陽民間興學重教的新風。
紹興壬午年 (公元1162年)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來石洞訪呂祖謙,其後又四次來石洞書院,在這裏,他改定《大學章句》《中庸章句》等著作 [3]  。明代郭氏裔孫郭鈇編撰有《石洞貽芳集》二卷本,清代其後裔孫郭鍾儒重刊時改為五卷本(即:芳音、芳紀、芳澤、芳傳、芳緒五卷)。取諸賢在石洞題詠碑刻及志、銘、狀、序、哀輓諸作彙編而成,清康熙丁巳年 (公元1677年) 有刻本,《四部叢刊·水心先生文集》收有《石洞書院記》。
元代以後,石洞書院時有興廢。明萬曆年間,郭文達(公元1549-1625年,字仲信,號順齋)重返故里重建書院。清嘉慶戊午年(公元1798年),族人合力修繕,並新增起房屋十數間。清同治戊辰年 (公元1868年) 重建,後又廢。
石洞書院三面環山。院門前有一灣溪水流過。南宋時,石洞書院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庭院建築,前為大廳,後為紫陽講堂,兩旁為齋舍。四周建有亭台等景點,為書院的後花園。石洞書院的著名景點有清曠亭、月峽、小爛柯、高壁巖、壺中閣、石井、飛雲、玉佩、笙鶴亭、藥圃、倚劍、傾月、玉泉等處 [4]  。修繕後的石洞書院裏面仍保留有月峽、高壁巖、壺中閣、飛雲等景點。

石洞書院近代破壞

文革”時期,書院被拆除 [5] 
1995年由民間集資數十萬元進行重建 [6] 
由於沒有妥善管理。2009年記者發現,籌委會和管理處主任室大門緊閉,辦公桌上是厚厚的灰塵,兩邊的齋舍裏堆滿了柴草,文史資料陳列櫃擺放雜亂,屋檐下破舊的紅燈籠隨風飄搖,一片蕭條景象 [7] 

石洞書院保護復興

為了保護石洞書院遺蹟。鄉賢郭杭偉 [1-2]  等人從2017年5月開始努力,走訪非遺傳承人和歷往教師,收集郭宅歷史典故和民俗。以石洞書院的保護為目的,把石洞書院所在的浙江省東陽市郭宅村(原郭宅鎮)申請成為浙江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8]  ,進一步申請成為中國傳統村落 [9] 
石洞書院創辦人郭欽止師出理學名門,卻不侷限於自己的學派,面對當時社會需要,廣泛邀請當時濂洛之學、永嘉學派、永康學派、金華學派名師講學。其辦學不以科舉為目的,重在經世致用,遂成為當時的學術中心,對推動浙江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郭杭偉 [1-2]  認為書院保護的最佳方式是活化其教育培訓的功能。繼承其兼容幷蓄經世致用 [1]  的精神,面對社會需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社會科學 [1]  ,自然科學包括電子信息科技等跨學科的教育。從高端研討,到科普蒙學,讓書院走入生活,生活品質化 [1] 
2021年4月,民辦非企業單位‘東陽市石洞書院’正式註冊。開展1、文化推廣、交流及培訓。2、書院文化保護和發展。3、文化引領的產業研究、培訓、諮詢。4、文化引領的鄉村發展、交流及諮詢。 [10]  新石洞書院鑑古開新、中外會通、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融會人文、社會、自然和技術學科,面向科技產業和鄉村振興開展人才培訓和諮詢。公眾號、網站、雲端書院和生員中心打通,以互聯網手段傳播信息文明,是對基於農耕文明的傳統書院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12] 
2022年7月,金華日報稱郭杭偉正在致力於創建一個現代網絡版的“石洞書院”,將理學、心學等心性之學用於解決現代人的心靈迷茫。郭杭偉認為,長衢郭氏的辦學綿延800多年,無論遇到什麼災厄,只要族中出個能幹點的人,立刻又會重新辦起來,這種精神其實來自於先祖的教誨。他們,是唐朝汾陽郡王郭子儀的後人。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郭氏一族,在顯赫之際平定安史之亂,無愧國家黎民;作為普通百姓則修身齊家,盡力推動教育事業,這是骨子裏流傳的士人精神。 [11] 
2022年12月15日,首屆書院文化傳承與創新(金華)高峯論壇上,石洞書院入選“金華十大歷史書院”。 [13]   石洞書院是本次參評的金華18所代表性歷史書院中唯一一所恢復教育功能的書院,也是浙江省第一座恢復高等文化教育功能的古代書院。 [14]  [16] 
2023年7月,石洞書院入選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推薦性目錄。 [15] 
2023年10月25日,由浙江省人社廳主辦,石洞書院協辦的“電子信息產品思維與創新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開班,學員包括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的80多位工程師、產品經理、總監及公司高管。本次高研班是全國第一個提出“文化力提升產業人才”的省部級繼續教育項目,也是中國古代書院鑑古開新第一次參與產業人才培養 [17]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第十屆東亞書院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書院學會2023年年會”在杭州舉行,石洞書院與近百名國內外高校專家學者,傳統書院和現代書院代表展開研討。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