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楠塘徐氏宗祠

鎖定
石楠塘徐氏宗祠,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石楠塘村南的武義江畔,建築面積約843.7平方米,為明、清時期宗祠建築。 [2-3] 
石楠塘徐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石楠塘徐氏宗祠,背靠金塘山,前臨武義江,左手有千金山,右手有水碓山,隔江便是望山太公山。大宗祠僅一路,三進兩廂,中軸線上從前到後分別為照壁、門廳、前天井、中廳、後天井、後廳,佈局規整。石楠塘徐大宗祠大門前的照壁立於江邊陡坡之上,兩側有小碼頭可供舟船停泊。石楠塘徐氏宗祠建築形態反映了明代的建築環境學及用材情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法關係和生產力水平。保存完整,時代信息純正,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其石構樑架和石雕反映了高超的石作工藝水平,是研究當時石作建築技術及生活習俗重要的實物例證。 [2-3] 
2019年10月,石楠塘徐氏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石楠塘徐氏宗祠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石楠塘村南的武義江畔
所處時代
明、清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284-3-08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石楠塘徐氏宗祠歷史沿革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此後,歷經9次修繕。 [2]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原享堂、門廳、左右側廳的原木構樑柱換為了石構。 [2]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
2014年,石楠塘徐氏宗祠進行了修繕,拆除了室內後期搭建物,天井、牆體、小青瓦屋面等均按現存實物樣式進行了修復,石構架、大木構架等進行了整體或局部落架維修,柱、梁、檁等構件進行了拼補加固或原制更換,最終大致復原了清末時期徐大宗祠的建築風貌。 [2] 

石楠塘徐氏宗祠建築格局

石楠塘徐氏宗祠(2022年航拍) 石楠塘徐氏宗祠(2022年航拍)
石楠塘徐氏宗祠,背靠金塘山,前臨武義江,左手有千金山,右手有水碓山,隔江便是望山太公山。大宗祠僅一路,三進兩廂,中軸線上從前到後分別為照壁、門廳、前天井、中廳、後天井、後廳,佈局規整,建築面積約843.7平方米。石楠塘徐大宗祠大門前的照壁立於江邊陡坡之上,兩側有小碼頭可供舟船停泊。
石楠塘徐氏宗祠石樑柱 石楠塘徐氏宗祠石樑柱
徐氏宗祠之所以選址石楠塘村外的武義江畔,主要考慮族人祭祀的交通便利—春秋時令,周邊徐氏各派前來祭祀之時,各派路程較為均等,不再出現“或以地之遠近為嫌”的情況,既方便管理,也利於宗族和睦。徐氏宗祠門廳、正廳、後堂面闊各五間,兩側過廳面闊各三間。祠堂樑柱皆以石築,意指“永遠鞏固”。石材是當地宗祠、廟宇的常見建築材料,徐大宗祠以其巨大的規模而著稱,也表現出徐氏宗族的財力。 [2] 

石楠塘徐氏宗祠主要建築

大門
石楠塘徐氏宗祠大門 石楠塘徐氏宗祠大門
石楠塘徐氏宗祠照壁的上部和門樓的一部分已經被拆,其他基本完整。通面寬約20米,通進深52.35米。 [3] 
門廳、正廳
石楠塘徐氏宗祠門廳、正廳,面闊五間,明間樑架為抬梁式九架前後廊,用月梁,梁兩端雕刻龍鬚紋。單步梁作鴟魚狀。為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 [3] 
後堂
石楠塘徐氏宗祠後堂,面闊五間,樑架明間為抬梁式九架前後廊,兩山為穿鬥式。兩側過廳,面闊各為三間。

石楠塘徐氏宗祠建築特點

石楠塘徐氏宗祠門廳、正廳、後堂及廂房均用石樑、方型抹角石柱,礩形柱礎,檁條等用木材。整體建築佈局基本完整,結構簡練,用材較大。徐氏宗祠結構嚴謹,樑架結構全部採用石材,工程浩大,型制、雕刻古樸簡練,具有鮮明的明代特徵,展示了典型的大明風範。由於基本架構採用石材,能防火防蛀,故能歷經數百年而不塌不倒,較罕見。 [3] 

石楠塘徐氏宗祠文物價值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建築形態反映了明代的建築環境學及用材情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法關係和生產力水平。保存完整,時代信息純正,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其石構樑架和石雕反映了高超的石作工藝水平,是研究當時石作建築技術及生活習俗重要的實物例證。 [3] 

石楠塘徐氏宗祠保護措施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
2019年10月,石楠塘徐氏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石楠塘徐氏宗祠旅遊信息

石楠塘徐氏宗祠地理位置

石楠塘徐氏宗祠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石楠塘村南的武義江畔。

石楠塘徐氏宗祠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金華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石楠塘徐氏宗祠,路程約17.4千米,用時約3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