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崖滴翠

鎖定
石崖滴翠,永城八景之一,據永城文史資料記載,晚清時有一位叫做呂永輝的永城人,他在遊遍永城的各處山水景點之後,一時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了八首詩,一詩一景,合稱《太丘八景》,因永城素有古太丘之稱,故太丘八景,即永城八景。此八景題詩分別為《芒碭王氣》、《澮水春聲》、《隋堤煙柳》、《陳廟霜松》、《巴河夜月》、《酇台曉晴》、《石崖滴翠》、《寶塔盤雲》。
這裏的石崖即芒山夫子崖,又名孔夫子避雨處,位於永城芒碭山中夫子山南坡,是天然懸崖處的一個深6.5米、闊20米的山洞,因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此避雨而得名。
中文名
石崖滴翠
地理位置
河南省永城市 [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芒碭山
漢梁王墓羣
日月湖

目錄

石崖滴翠詩曰

夫子崖 夫子崖
石崖滴翠
石巖深邃幾星霜,偶此停驂仰素王。
四海盡尊夫子學,空山猶闢聖人堂。
曬書枱古石階老,習禮庭空草色荒。
屢沐春風拜遺像,書帷詩社兩想望。

石崖滴翠解析

這裏的石崖即芒山夫子崖,又名孔夫子避雨處,位於永城芒碭山中夫子山南坡,是天然懸崖處的一個深6.5米、闊20米的山洞,因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此避雨而得名。洞中至今仍存有一座高約1米,坐北朝南、屈膝盤腿而坐的孔子雕像。春秋末年,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列國。一日,來到芒碭山下時,天上突然下起大雨。師徒們一時無措,只好躲進山洞避雨。孔子雖然自己的衣服被淋濕了,但他最關心的還是車上裝載的書籍。雨過天晴後,孔子讓弟子們把淋濕的書籍搬到洞外的平台上晾曬,直到將書籍全部晾曬乾後,才與弟子們又開始了新的行程。後來,孔子避過雨的這座山被人們稱作“夫子山”,他避雨的地方被稱為“夫子崖”,他率弟曬書的那個石頭平台也被人稱做“曬書枱”。當地百姓説也許是孔子治學的精神感動了老天,從此,“曬書枱”上一年四季便不再下露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