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矛狀左鮃

鎖定
矛狀左鮃(Laeops lanceolata Franz,1910)是鮃科左鮃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矛狀左鮃
拉丁學名
Laeops lanceolata Franz,1910
動物界
鰈形目
鮃科
左鮃屬

矛狀左鮃形態特徵

背鰭110—111;臀鰭89—94;胸鰭(左)14—15,(右)12—13;腹鰭6;尾鰭17。側線鱗114—120。鰓耙4—5+6—8。
體長為體高2.7—3.1倍,為頭長5—6.5倍。頭長為吻長5.6—9倍,為眼徑2.3—2.8倍,為眼間隔14.8—22.5倍,為最長背鰭條1.5—2倍,為左胸鰭長1.6—1.7倍,為左腹鰭長2.2—2.5倍,為尾鰭長0.9—1.2倍,為尾柄長8.3—13.2倍;尾柄高為長3.2—5.1倍。
體長矛狀,很側扁,約前1/3處最高。尾柄很短。頭短高。吻長約等瞳孔,背緣後端凹刻狀。上眼始於下眼瞳孔前緣上方。眼間隔窄嵴狀。鼻孔每側2個;左鼻孔位眼間隔正前方吻側,前孔後緣有一皮膜突起。口前位,小,上頜較眼徑1/2稍長。兩頜僅右側有一行小牙。鰓孔達胸鰭基與側線之間。鰓耙小突起狀,在鰓弓上肢更微小。
頭體兩側有很小圓鱗,僅吻部、兩頜與胸鰭無鱗。側線僅左側有,側中位,到胸鰭後上方呈圓弧狀,較高,弧長較眼徑略大。
背鰭始於吻後部偏右側,鄰右鼻孔;前端2鰭條與其餘分離,第2鰭條長約等瞳孔;中部鰭條最長;後端鰭條很短小,略不連尾鰭基。臀鰭始於左胸鰭基略前下方,形狀似背鰭。左胸鰭小刀狀,第3鰭條最長;右胸鰭圓形,長約為左胸鰭的3/4。左腹鰭始於下眼後緣下方,第4鰭條最長。右腹鰭始於第4—5左腹鰭條基右側。尾鰭長矛狀,中央13鰭條分枝。
頭體左側淡黃灰色,鱗後緣較暗;沿體背緣約有6個約等於或稍小於眼徑的黑褐斑,沿腹緣有5個斑,斑伸入背、臀鰭內;吻部,背、臀鰭及左腹鰭黃灰褐色,胸鰭與尾鰭前部黃灰色,尾鰭後部黑褐色。頭體右側淡黃色,鰭色也較淡。 [1] 

矛狀左鮃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廣東西部到台灣、浙江等海區;
國外分佈:
北達日本南部。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