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鏡魚

鎖定
眼鏡魚是鱸形目眼鏡魚科眼鏡魚屬魚類,別名為鏡框魚、眼眶魚、眼鏡框、皮刀。身體極側扁,側面觀略呈三角形;背緣淺弧形,腹緣深弧形,呈刀刃狀;身體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色或略帶黃色;側線上、下緣散佈2-4列圓形或橢圓形藍黑色斑點;體被微小鱗片;背鰭前方有4枚退化的鰭棘,埋於皮下;腹鰭有1枚鰭棘、5枚鰭條,幼魚時鰭條細長,成魚僅第一鰭條特別延長。幼魚臀鰭有2枚鰭棘,成魚臀鰭鰭棘退化,鰭條大部分埋於皮下,尾鰭叉形。 [3] 
眼鏡魚國外分佈於朝鮮、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洋及非洲東岸和南岸。 [4]  中國分佈於南海和東海。 [5]  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棲息於較深水層。有趨光性。有時會到近海覓食,甚至會游到河口。以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為食。 [3]  海南、廣東沿海漁期為4-7月份。 [6] 
眼鏡魚產量較多,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其肉質近似鯧魚,家庭多以清蒸,掛蛋糊油炸食之為宜。 [7] 
中文名
眼鏡魚
別    名
眼眶魚
刀鯧魚
皮刀魚
肉刀魚
眼鏡片 展開
別名
眼眶魚
刀鯧魚
皮刀魚
肉刀魚
眼鏡片
皰刀魚
眼鏡框
斧刀 收起
拉丁學名
Mene macula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新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眼鏡魚科
眼鏡魚屬
眼鏡魚 M. maculata
分佈區域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眼鏡魚簡介

英文名:moofish,ponyfish,razor trevally,silver pomfret。
眼鏡魚(Mene maculata)
眼鏡魚(Mene maculata)(10張)
全世界僅1屬1種,即眼鏡魚Mene maculata(Bloch & Schneider, 1801)。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水域,有時會游到沿岸水域覓食,屬肉食性魚類,以動物性浮游生物或底棲生物為食。喜追逐發亮的東西,有趨光性。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體略呈三角形,高而極度側扁似刀,故有“皮刀”之稱,背緣幾乎平直,腹緣圓形,且鋒利。頭小,枕骨區高。口小,近乎垂直,前頜骨能伸縮。上下頜具絨毛狀齒帶;齶骨無齒。鰓裂大,鰓被架7;鰓膜不相連,且與喉峽部分離。體被極小的鱗片,使得皮膚呈光滑狀,肉眼不易看見。側緣不完全,與背緣平行,後端僅延伸至背鰭基底末端下方。背鰭單一,基底甚長,前部硬棘退化而不易看見,前部軟條稍長;臀鰭短,鰭條末端外露;胸鰭寬短;腹鰭胸位,具I+5鰭條,幼魚時鰭條細長,成魚時僅第一鰭條延長;尾鰭叉形。 [1] 

眼鏡魚形態特徵

眼鏡魚(Mene maculata) 眼鏡魚(Mene maculata)
體高而特別側扁,薄而高,形如眼鏡片。一般體長10~20釐米,體重75~200克。體輻近三角形,背部較平直而腹部彎度特別大,腹緣薄而鋭利。體腹部輪廓彎度較大,腹緣凸而薄,背側微彎,故得名。鱗片微小,手能觸到而看不見。口小,幾呈垂直狀,能伸縮,向上傾斜如管狀。臀鰭位低,基底長。成魚多數埋於皮下。尾柄短而側扁。尾鰭深叉形,上、下葉同長。腹鰭細小,但其中有二根特延長。體上部深藍色,下部銀白色,胸鰭淺黃色。兩側在側線上下各有2~3列小於眼徑之黑色圓斑。上頜骨末端僅延伸至眼前下方。體具極小的鱗片,肉眼不易看見;頭小,枕骨區高;口裂小,近呈垂直,能伸縮,向上傾斜如管狀;鰓裂大,鰓膜互不相連,且與峽部遊離。頭、胸鰭及尾鰭均在身體的上半部。背鰭單一,不具硬棘,前方鰭條較長且不分叉;臀鰭亦不具硬棘,且軟條被包在皮下,僅外端外露;腹鰭長,位於腹緣,成魚第一鰭條延長為絲狀;尾鰭深分叉。體呈銀白色,背部偏藍,上有許多藍色點散佈。各鰭色淡。 [1] 
背鰭Ⅳ—Ⅺ,41—46;臀鰭32—33;胸鰭16;腹鰭Ⅰ-5;尾鰭17。
眼鏡魚 眼鏡魚
體長105—217毫米。體長為體高1一1.6倍,為頭長3—3.6倍。體呈菱形,極側扁,腹部凸出,腹緣呈刀刃狀,頭小,側扁,枕骨嵴高,頭長為吻長2.4—2.6倍,為眼徑3.4—4.1倍。眼中等大,位於頭側中部。口小,口裂幾呈垂直形。兩頜牙呈絨毛帶狀。齶骨無牙。鰓孔大。第一鰓弓上鰓耙細長,鰓耙數7—8+23—27。鱗微小,極易脱落。側線有2枝:一背枝自鰓蓋后角彎曲至背鰭起點前,另一枝與背緣平行,達尾柄上方。背鰭鰭棘在幼魚時9鰭棘明顯,成魚一般只殘存4棘,埋藏於皮下。臀鰭在幼魚時有2鰭棘,到成魚時退化,臀鰭鰭條大部埋於皮下,只末端外露。腹鰭具一短棘,成魚時腹鰭第一鰭條特別長大。尾鰭分叉。體背部藍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圓形或橢圓形黑斑。 [2] 

眼鏡魚骨骼研究

眼鏡魚(Mene maculata) 眼鏡魚(Mene maculata)
淚骨特大,其餘的眶下骨為極薄的小骨片。犁骨。犁骨無齒。翼耳骨發達,較長。翼耳骨發達,較長。有上顳窩。有上顳窩。上枕嵴特別發達。上枕嵴特別發達。前上頜骨無齒,上頜骨較大,厚實,齶骨有齒,角舌骨有長裂孔。前上頜骨無齒,上頜骨較大,厚實,齶骨有齒,角舌骨有長裂孔。1~2鰓弓的咽鰓骨無齒,3~4鰓弓的咽鰓骨瓜仁狀,具小齒。1~2鰓弓的咽鰓骨無齒,3~4鰓弓的咽鰓骨瓜仁狀,具小齒。下嚥骨"S"形,腹側面具小齒。下嚥骨"S"形,腹側面具小齒。後匙骨劍形,頗長,腰帶骨特異,頗大,左右合一。後匙骨劍形,頗長,腰帶骨特異,頗大,左右合一。 [1] 

眼鏡魚產地產季

眼鏡魚(Mene maculata) 眼鏡魚(Mene maculata)
產地:分佈於印度和西太平洋熱帶亞熱帶海域。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以南海產量較多。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水域,有時會游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發現於河口區。屬肉食性魚類,以動物性浮游生物或底棲生物為食。喜追逐發亮的東西,有趨光性。
產季:海南、廣東沿海漁期在4~7月份。 [1] 

眼鏡魚經濟價值

可食用,肉少,肉質細脆。可由沿岸之定置網所捕獲,另外巾著網、拖網亦常大量捕獲。可當近海延繩釣之活餌,或製成魚粉或貓糧。 [1] 

眼鏡魚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眼鏡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75 千卡
蛋白質 17.1 g
脂肪 10.9 g
膽固醇 70 mg
脂肪酸 9 g
飽和脂肪酸 3.8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1.5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4 g
水分 71 g
灰分 1.2 g
葉酸 7 μg
αE 1.4 mg
160 mg
25 mg
190 mg
370 mg
21 mg
0.01 mg
0.3 mg
0.02 mg
0.5 mg
維生素A 90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22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3 mg
煙酸(煙酰胺) 3.6 mg
泛酸 1.37 mg
維生素B6 0.3 mg
維生素B12 1.4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1 mg
維生素D 5 μg
維生素E 1.4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眼鏡魚  .中文百科在線[引用日期2017-04-18]
  • 2.    眼鏡魚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17-04-18]
  • 3.    魏建功,中國常見海洋生物原色圖典 魚類,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20.01,第60頁
  • 4.    廈門大學海洋系海洋生物教研室編,福建沿海常見經濟魚類,,1976.02,第80頁
  • 5.    姚祖榕編著,東海地區經濟水產品原色圖集,海洋出版社,2003.01,第30頁
  • 6.    深圳市金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編,肉蛋魚養生大全,南海出版公司,2007.02,第237頁
  • 7.    中國水產雜誌社編,中國經濟水產品原色圖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0,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