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真如寺塔林

鎖定
真如寺塔林,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城東北22公里雲居山五腦峯南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年)。 [1] 
真如寺塔林分佈在真如寺周圍,包含唐至近現代高僧幕塔近百座,分佈面積300餘平方千米,主要有:唐道禪師塔、北宋羅漢塔、宋心印禪師塔、元喇嘛塔、明顓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禪師塔、清元宗禪師塔、清雄慶禪師塔、清古鎮禪師塔、清戒顯和尚全身塔、虛雲和尚舍利塔和海會塔等。僧塔選址大多圍繞真如寺,採用堅硬的花崗石為材料,由塔基、塔身、寶蓋頂構成,中部為墓塔,四周為欄杆或半封閉墓牆,塔前拜台。僧塔石雕工藝高超,圖案細膩精美。真如寺塔林為中國僧塔建築設的一個典範。真如寺塔林保存數量多、時間跨度大、年代序列詳明,對於瞭解和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和建築藝術史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3] 
2006年5月25日,真如寺塔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真如寺塔林
地理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城東北22公里雲居山五腦峯南麓
所處時代
唐至元
佔地面積
300 k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601-3-30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真如寺塔林歷史沿革

唐元和年間(806~820年),有位道容禪師與司馬頭陀同遊雲居山,登上山頂時,見這裏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龍珠峯、袈裟峯、缽盂峯、象王峯環列如屏障,就在這裏開基建寺——雲居禪院。 [1] 
唐中和三年(883年),曹洞宗二祖道師於此弘法傳宗,樹百丈農禪之家風,標新豐頓悟之法門。由此,“雲居院”聲名遠揚,門徒雲集,成為四方朗聖之地。 [5]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敕改名為“真如禪寺” [4]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南嶽下第十五世法如禪師率眾重修寺宇。 [5]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北京萬佛堂住持諸緣洪斷和尚南下雲居山,率僧眾大興土木,重建寺宇。神宗皇帝御書匾額楹聯賜真如寺,以示嘉勉。 [5] 
2017年,永修縣文物管理所開展雲居山真如寺塔林保護規劃項目。 [6] 

真如寺塔林建築格局

真如寺塔林分佈在真如寺周圍,包含唐至近現代高僧幕塔近百座,分佈面積300餘平方千米,主要有:唐道禪師塔、北宋羅漢塔、宋心印禪師塔、元喇嘛塔、明顓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禪師塔、清元宗禪師塔、清雄慶禪師塔、清古鎮禪師塔、清戒顯和尚全身塔、虛雲和尚舍利塔和海會塔等。僧塔選址大多圍繞真如寺,採用堅硬的花崗石為材料,由塔基、塔身、寶蓋頂構成,中部為墓塔,四周為欄杆或半封閉墓牆,塔前拜台。僧塔石雕工藝高超,圖案細膩精美。真如寺塔林為中國僧塔建築設的一個典範。 [2-3] 
真如寺塔林

真如寺塔林主要建築

真如寺塔林唐道容禪師塔

唐道容禪師塔為真如寺開山祖師塔,由頂、身、基三部分組成。塔基為六邊形,塔身為六面柱體,塔檐為翹脊六角亭狀,塔頂為蓮瓣攢尖頂。 [5] 

真如寺塔林唐道牌禪師塔

唐道牌禪師塔由頂、身、基三部分組成。塔基為八邊形;塔身為下矮上高兩弧邊圓形石養合面成;塔檐為翹脊八角亭狀;塔頂為頭盔狀,上飾鼓丁紋。 [5] 

真如寺塔林宋心印禪師塔

宋心印禪師塔,塔基須彌座式;塔身內空心,為六角形;塔檐為鬥棋狀,採用鬥三升式支撐月梁和戧脊檐六角形亭閣式頂。結構較複雜,是僧塔的佳作。 [5] 

真如寺塔林宋心空禪師塔

宋心空禪師塔,塔基為四方形,上為台階狀座;塔身為空心盔狀,塔檐為四坡翹脊;塔頂為淨瓶狀。 [5] 

真如寺塔林元喇嘛塔

元喇嘛塔,塔基為四邊形,塔身為圓鼓狀,塔檐為翹脊八角亭狀,塔頂為頭盔狀。 [5] 

真如寺塔林歷史文化

真如寺
真如寺主體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玉佛殿、禪堂、虛雲老和尚紀念堂、寮房等,多為磚木結構的宮殿式重廡雙檐大開間,上蓋生鐵鑄瓦。寺屬水田一百餘畝、山林三千三百餘畝。寺中尚存千年古銀杏十餘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禪師手植者,直徑達二米。寺內還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間鑄造的千僧大鐵鍋等。 [1] 

真如寺塔林文物價值

真如寺塔林保存數量多、時間跨度大、年代序列詳明,對於瞭解和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和建築藝術史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3] 

真如寺塔林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真如寺塔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真如寺塔林旅遊信息

真如寺塔林地理位置

真如寺塔林,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城東北22公里雲居山五腦峯南麓。

真如寺塔林交通信息

自駕:自永修縣人民政府出發,路程約40.6千米,約1小時22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