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盛税堂

鎖定
盛税堂(1903—1939)原名瑞堂,1903年出生於永城市茴村鎮大盛營一個小知識分子的家庭。1939年10月6日深夜,盛税堂被敵人殘忍殺害,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盛税堂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39年10月6日
出生地
永城市茴村鎮大盛營
性    別

目錄

盛税堂人物生平

盛税堂,原名瑞堂,1903年出生於永城市茴村鎮大盛營一個小知識分子的家庭。1925年1月,盛税堂由蕭亞珍、蘇卓福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冬,西北軍馮玉祥部在宿縣、永城一帶招兵,盛税堂受黨組織的指派,報名參加了馮玉祥的學兵團。他在西北軍中從事兵運工作,發展黨的組織。1928年秋,盛税堂返回原籍。
1928年初冬,根據縣委決定,盛税堂參與策動組織了宿縣百善、臨渙一帶農民武裝暴動。1929年7月底的一天夜晚,盛税堂在孫小莊蓮花塘裏主持召開動員會。會議決定8月9日與宿東地區同時舉行暴動。8月6日,柳孜團防隊下鄉催要煙款,被胡樓的黨組織領導農民乘機收繳了槍支。次日,暴動隊伍即打起了紅旗,宣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第一團第一連,進軍百善鎮,攻打團防局。因事情泄露,團防局早有準備,暴動隊伍組織數次強攻未能奏效。遂向西南轉移,與五鋪、臨渙地區的暴動隊伍會合於趙海孜,8日到達葉柳湖與該村暴動武裝會師。此時,百善、臨渙兩鎮團防隊糾合在一起,聯合向暴動隊伍進攻。雙方在葉柳湖激戰至黃昏,農民軍英勇奮戰,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終因寡不敵眾,暴動隊伍被迫分散向四鋪方向突圍轉移。暴動暴露了黨的力量,敵人到處逮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羣眾,黨的活動被迫轉入地下,以更隱蔽的形式開展對敵鬥爭。
1932年7月中旬,經過黨組織的宣傳發動,永城二區組織了數千人的農民抗税隊伍,在盛税堂和劉自章等共產黨員帶領下,手拿大刀、長矛、木棍、木杈等武器,高喊着口號,浩浩蕩蕩地向縣城擁去。經派代表交涉,國民黨縣長熊文煦答應免除當年全部煙税,並當場焚燒了煙税徵收地畝冊。
1933年,中共徐州特委、長淮特委先後遭敵破壞,盛税堂受命擔任中共宿縣中心縣委書記。1937年1月,中共蘇魯豫皖特委劃歸中共河南省委領導。10月,在蕭縣黃口鎮召開了特委擴大會議。根據黃口會議精神,成立了中共永城縣工作委員會,劉屏江任書記,盛税堂任組織委員。
1938年5月12日,日本侵略者佔領永城。在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同時,盛税堂始終與蕭縣共產黨組織保持着聯繫。他不斷來往於永城、蕭縣、宿縣之間,注意恢復和發展共產黨的組織。1938年8月,他在永(城)西北學生隊中發展蔣漢卿、唐庸之為黨員,在永東學生隊中發展李品立為黨員,併成立了中共永東支部,盛税堂任支部書記。
1939年1月,彭雪楓率領新四軍遊擊支隊挺進豫東永城,開闢豫皖蘇邊區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1939年4月,中共永城縣委成立,壽松濤任書記,盛税堂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張先舟任宣傳部部長。經盛税堂建議,縣委將永城的幾支學生隊統一整編為永城縣抗日武裝學生大隊,盛税堂任大隊長兼政委,楊斐任副大隊長。1939年7月,永城縣抗日武裝學生大隊編為新四軍遊擊支隊獨立大隊,壽松濤任大隊長,盛税堂任政委。
1939年9月,永城較大的雜八隊竇殿臣部,經過盛税堂多次做爭取工作,表示願意歸編新四軍,並交出一箇中隊的人槍,由一區抗日民主政府領導。10月5日,竇殿臣、竇廣勝以歸順新四軍為名,邀請盛税堂、唐庸之前往駐地蔣樓商談改編事宜。盛税堂不避危險,深入虎穴,與一區抗日民主政府區長唐庸之、獨立大隊副大隊長楊斐、一區區中隊指導員周尚文等前往。宴談間,竇殿臣欲下毒手,示意暗號被唐庸之發現。唐遂衝出門外,因負傷而被抓回。盛税堂、楊斐、周尚文也奮起反擊,英勇搏鬥,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捕。竇匪對盛税堂等人施以捆綁、鞭抽、棒打等酷刑。天黑後,為防新四軍營救,又幾經轉移,復對盛税堂4人進行慘無人道的折磨。
10月6日深夜,盛税堂4人被押到竇樓南五里之高窯。盛税堂5人痛斥竇氏兄弟是漢奸土匪,殘害革命者的劊子手。匪徒們一擁而上,把他們推進挖好的土坑裏,棍棒、鐵鍬一齊向他們頭上、身上亂砸亂劈。盛税堂等4位英雄為了抗日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1] 
參考資料
  • 1.    《英烈盛税堂》,《今日永城》,2019年8月5日,第A3版 : 政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