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行

鎖定
百行,漢語詞語,拼音:bǎi xíng,意思是各種品行、德行 [1] 
中文名
百行
拼    音
bǎi xíng
注    音
ㄅㄞˇ ㄒㄧㄥˊ
釋    義
各種品行、德行

目錄

百行釋義

各種品行、德行。 [1-2] 

百行出處

《詩·衞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説也”漢鄭玄箋:“士有百行,可以功過相除。”

百行例句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途同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3] 
《舊唐書·孝友傳·劉君良》:“士有百行,孝敬為先。”
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妾豈愛一身,誤君百行。”
明·邵璨《香囊記·慶壽》:“一生未悟誠明瞭,百行須知孝悌先。” [1]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説·論語·陽貨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寬、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