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刻制

鎖定
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起計點在日出時刻,到下一個日出前計滿一百刻。
中文名
百刻制
含    義
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起    源
黃帝時代
確立時間
清初
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黃帝時代。文獻記載黃帝時漏箭計刻。黃帝史官倉頡所造的第一批漢字裏,肯定有“白”和“百”這兩個字。從甲骨文字形看,“白”和“百”字形相近,發音也相近。黃帝時代在2337 BC-2307 BC(請參閲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