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骨塔

(陝西富縣的白骨塔)

鎖定
白骨塔,清代建築,位於陝西省富縣張家灣鎮油坊頭村東1公里處,塔基為條石,青磚為身,通體呈灰白色,為方錐形實心磚石塔,塔正視如金字塔形,通高3.9米,平面為方形,底邊長1.8米,其下鑲嵌長0.5米,高0.4米的塔銘。
中文名
白骨塔
地理位置
陝西省富縣張家灣鄉油坊頭村
所屬年代

白骨塔發展歷史

白骨塔
白骨塔(2張)
清同治年間,富縣張家灣一代戰亂頻繁,軍兵和百姓死難者非常多,甚至很多村莊都被燒成廢墟,大量屍骨被遺棄荒野,從該塔的銘文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人民塗炭,白骨成壘,無人掩蓋”。
同治十三年(1874),左宗棠督陝甘軍務,途徑此地,見白骨遍野,非常的荒涼,遂命兵勇撿白骨,掩埋於地下,並建塔以為紀念,名為白骨塔。
此塔系墓塔,該塔的存在對於研究地方史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1] 

白骨塔佈局結構

白骨塔位於陝西省富縣張家灣鄉油坊頭村,系磚石結構,塔體通高4.5米,塔基用石條砌成,上用青磚砌就,層層收分,呈四稜錐體,正視猶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塔正面腰間鑲嵌長約45,寬30cm的匾額,題刻一方,上位“白骨塔”三字,下為塔銘曰:“楚軍仁勝,左軍中營石哨童,為收掩骨事知乃等,居民因前狗匪作亂,遭擾百姓。人民塗炭遭傷無數,葬體橫片,白骨成壘,無人掩蓋。今我軍扎此地,見之甚悽,差勇丁四處收檢骨骸,掩蓋於墓,免暴露於荒野,倘爾居民見骨,檢丟塔,則眾孤魂陰冥中,感爾等之德也,時在同治甲戌年(公元1874年)蒲月。”由此可證,該塔系滿清政府陝甘總督左宗棠鎮壓回民起義之後,見此處屍橫遍野,白骨成壘,差勇丁收檢骨骸,檢丟塔內,該塔造型奇特,簡樸莊重,別具一格。白骨塔在延安地區的古塔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