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背葉

鎖定
白背葉(Mallotus apelta(Lour.)Müll.Arg.)是大戟科、野桐屬的小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卵形或寬卵形,先端驟尖或漸尖,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穗狀花序或雄花序有時為圓錐狀,卵形或三角形;蒴果近球形,密被灰白色星狀毛;花期6-9月,果期8-11月 [4] 
白背葉分佈於中國華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南等地區,常生長於山坡、路旁、村邊 [5]  性喜陽,喜温暖氣候,喜排水良好的地方,植株萌發力強,耐修剪,耐寒、耐旱、耐貧瘠及粗放管理。 [6]  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7] 
白葉背味微苦,澀,性平。根有小毒,有清熱平肝,健脾化濕,收斂固脱的功效。葉有清熱利濕,消炎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根可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痛等症狀,葉外用於中耳炎,病腫,濕疹,跌打損傷等症狀 [8]  該種為撂荒地的先鋒樹種;莖皮可供編織;種子含油率達36%,含 α-粗糠柴酸,可供製油漆,或合成大環香料、殺菌劑、潤滑劑等原料。 [2] 
中文名
白背葉
拉丁學名
Mallotus apelta (Lour.)Müll.Arg.
別    名
酒藥子樹,野桐,白背桐
吊粟(廣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大戟科
野桐屬 [3] 
白背葉

白背葉植物學史

品種考證
白背葉原名酒藥子樹,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雲:“酒藥子樹生湖南岡阜,高丈餘。皮紫微似桃樹,葉如初生油桐葉而有長尖,面青背白,皆有柔毛;葉心亦白茸茸如燈心草。五月間稍開小黃白花,如慄粒成穗,長五六寸。葉微香,土入以制酒麴,故名。” [15] 

白背葉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3(-4)米;小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黃色星狀柔毛和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葉互生,卵形或闊卵形,稀心形,長和寬均6-16(-25)釐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截平或稍心形,邊緣具疏齒,上面幹後黃綠色或暗綠色,無毛或被疏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基出脈5條,最下一對常不明顯,側脈6-7對;基部近葉柄處有褐色斑狀腺體2個;葉柄長5-15釐米。
雌雄異株雄花序為開展的圓錐花序或穗狀,長15-30釐米,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雄花多朵簇生於苞腋;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長約2.5毫米,花萼裂片4,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3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星狀毛,內面散生顆粒狀腺體;雄蕊50-75枚,長約3毫米;雌花序穗狀,長15-30釐米,稀有分枝,花序梗長5-15釐米,苞片近三角形,長約2毫米;雌花花梗極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長2.5-3毫米,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狀毛和顆粒狀腺體;花柱3-4枚,長約3毫米,基部合生,柱頭密生羽毛狀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狀毛的軟刺,軟刺線形,黃褐色或淺黃色,長5-10毫米。種子近球形,直徑約3.5毫米,褐色或黑色,具皺紋。花期6-9月,果期8-11月。 [2] 

白背葉近種區別

白背葉與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üll. Arg.)相似,但白楸葉基闊楔形或菱形,果疏離於果序上。 [16] 

白背葉產地生境

白背葉分佈於中國(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生於海拔30-1000米的山坡或山谷灌叢中。 [2]  [9]  性喜陽,喜温暖氣候,喜排水良好的地方,植株萌發力強,耐修剪,耐寒、耐旱、耐貧瘠及粗放管理。 [6] 

白背葉生長習性

白背葉在5月初開始抽出幼嫩花序,6月為初花期,7月和8月為盛花期,9月為末花期。在自然狀態下,雌花和雄花均在上午6:00之前開放;雄花單花壽命一般為2天,雌花單花壽命一般為3-7天。雄花序往往是位於中下部的花先開,然後向兩端擴散,開花初期,單個花序有1-10朵花同時開放,在盛花期多達10-50朵花同時開放,花序的壽命為15-30天。雌花序位於中部的花先開,隨後沿花序向兩端開放,花序壽命一般4-8天。 [12] 

白背葉育植技術

人工培育:白背葉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 [7]  有研究表明,白背葉扦插繁殖成活率不高,只有30%左右,用白背葉的種子繁殖,苗圃的平均發芽率為26.8%。用種子繁殖,幼苗真葉長出後,3-4天澆1次水,澆水的時間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幼苗在氣温較高時要每天澆1次水;在夏天陽光強烈時,要做遮陰處理。 [11] 
自然繁殖:白背葉的雌株和雄株之間主要由風媒傳粉。白背葉以異株授粉為主,但兩性植株兼有同株異花授粉的能力。 [12]  白背葉傳粉至受精的間隔期約為20天左右,開花時花葯已成熟散花粉,花粉主要是單核花粉,少數為兩細胞花粉。開花後20-30天胚囊發育成熟。 [13] 

白背葉主要變種

廣西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var. kwangsiensis metc.)的雌花序長30-60釐米,蒴果的軟刺長10~15毫米。果期8月。產於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生於疏林下。 [2] 

白背葉主要價值

白背葉藥用價值

白葉背味微苦,澀,性平。根有小毒,有清熱平肝,健脾化濕,收斂固脱的功效。葉有清熱利濕,消炎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根可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痛等症狀,葉外用於中耳炎,病腫,濕疹,跌打損傷等症狀 [8] 
化學成份
紫花牡荊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四羥基-甲氧基黃酮α-D-葡萄糖甙、5-羥基-3,6,7,3',4'-五甲氧基黃酮、對羥基苯甲酸、5-羥基異苯二酸、3,4-二羥基苯甲酸等。還含牧荊定鹼(Nishindine)及維生素C等。葉含多種化學成分 [1] 
揮發油:幹葉含油約0.1%,油中含桉油精cineole)3.2%及l-檜萜(l-sabinene)、莰烯、β-丁香烯及奧等。
黃酮類化合物:黃荊素(5,3′-dihydroxy-3,6,7,4′-tetramethoxyflavone,vitexicarpin,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艾黃素(5-hydroxy-3,6,7,3′,4′-pen-tamethoxyflavone,artemet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 [1] 
環烯醚萜甙類桃葉珊瑚甙(aucubin)、淡紫花牡荊甙(agnuside)。 [1] 
有機酸類:對羥基苯甲酸、5-羥基間苯二酸、3,4-二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維生素C、5-氧-異酞酸(5-oxy-isophthalicacid)。 [1] 
生物鹼類:尼參定鹼(nishindine)。此外,尚有β-谷甾醇、諾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胡蘿蔔烯(carotene)、三十一烷等。 [1] 
根含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acidacetate),古柯二醇-3-乙酸酯(erythrodiol-3-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2β,29-二羥基羽扇烷(2β,29-dihydroxylupane),白背葉氰鹼(malloapeltine),白背葉腦甙(mallocerebroside),白背葉酰胺(mal-loceramide),4,5,4’-三甲基並沒食子酸(4,5,4’-trimethyl-ellagicacid),白背葉素(malloapeltin),胡蘿蔔甙(daucosterol)。果實含脂肪油36.5%。其脂肪酸組成:棕櫚酸(palmiticacid)3.3%,硬脂酸(stearicacid)2.1%,油酸(oleicacid)13.8%,亞油酸(linoleicacid)10.7%,a-粗糠柴酸70.1%。 [1] 

白背葉經濟價值

白背葉花粉為黃色,數量很多,為主要粉源植物之一,對促進蜂羣繁殖作用很大。且該種為撂荒地的先鋒樹種;莖皮可供編織;種子含油率達36%,含α-粗糠柴酸,可供製油漆,或合成大環香料、殺菌劑、潤滑劑等原料。 [2]  [10] 

白背葉觀賞價值

白背葉樹形灌狀,葉片似楸,色泛黃綠,花、果序似毛絨,形如穗、棒,垂於枝頭。其形態奇異少見,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白背葉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可選作景園景觀樹,喬灌搭配,叢植林緣、路邊,或作城鎮園林小品點綴。具有春觀葉、夏觀花、秋觀果的理想觀賞價值。 [14] 
參考資料
  • 1.    康飛,呂華衝.廣西白背葉植物葉的化學成分[J].廣東藥學院學報, 2007, 23(2):3.DOI:10.3969/j.issn.1006-8783.2007.02.004.
  • 2.    白背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10-08]
  • 3.    白背葉 Mallotus apelt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7]
  • 4.    白背葉 Mallotus apelt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7]
  • 5.    陳遇春主編,青草藥識別與應用圖譜[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04:398
  • 6.    吳祥春編著,中國北方常見園林植物[M].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10:279
  • 7.    侯元凱,唐天林主編,世界彩葉樹木1000種[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02:95
  • 8.    林餘霖編著,本草綱目原色圖譜800例 3[M].華齡出版社,2020.01:505
  • 9.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544
  • 10.    徐萬林著. 中國蜜源植物[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3.02.205-206頁
  • 11.    許貴紅,黃凡風,邱敏婷,等.國產野桐屬(Mallotus)的應用價值與栽培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 2016, 44(3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6.30.001.
  • 12.    唐雅麥, 羅世孝, 張奠湘. 白背葉(大戟科)性系統和傳粉生物學研究[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13, 21(05): 397-405
  • 13.    胡堅, 王蘭英, 駱焱平. 白背葉研究進展[J]. 中國現代中藥, 2009, 11(06): 5-8
  • 14.    張文軍,王玉等主編,優良野生樹種資源調查及應用[M].黃河水利出版社,2021.07:191-192
  • 1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 4[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27
  • 16.    房志堅主編,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手冊[M].羊城晚報出版社,2002.08:7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