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犢

(漢語詞語)

鎖定
白犢,是一個古漢語名詞,拼音是bái dú,意思是白色的小牛。起源於《列子·説符》裏的片語“黑牛生白犢”。
中文名
白犢
拼    音
bái dú
釋    義
白色的小牛。
出    處
《列子·説符》

白犢字詞單獨解釋

: 白 bái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例:白色。白米。
: 犢(犢)dú 小牛。例:牛犢。初生之犢不怕虎。

白犢引證解釋

白色的小牛。
《淮南子·人間訓》:“昔者 宋 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無故而黑牛生白犢。”
唐 李白 《田園言懷》詩:“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唐 張籍 《牧童詞》:“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宋 陸游《晚步門外散懷》:寓跡箇中誰耐久?問君底事不歸休?春陂欲雨黃鴉鬧,晚渡無人白犢浮。

白犢“牛生白犢”典故

注音:niú shēng bá dǔ
出處:《列子·説符》:“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 [1] 
解釋:黑色的母牛產下白色的牛犢。舊時迷信,指吉祥的預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