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祥居

鎖定
發祥居,俗稱下新屋,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羣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台門,因門廳有“長髮其祥”門額而得名,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
中文名
發祥居
地理位置
浙江省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08:00-17: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3255 m²
建造時間
清嘉慶七年(1802年)
文物等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形式
台門

發祥居景點介紹

發祥居
發祥居(2張)
下新屋,又稱發祥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羣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整座建築東西面寬59.4米,南北進深54.8米,佔地面積3255平方米,平面佈局近似正方形,坐北朝南,共三進,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屋,大廳,座樓。三進之間各有天井相隔,中軸線內端左右兩側配置內廂房(大廳前的兩側與座樓前的兩側),外端左右兩側各築東西廊屋(外廂房)九間三弄,廊屋通過弄分別與門屋,大廳,座樓相連,形成相對封閉的格局。

發祥居建築佈局

斯元仁作為斯元鑑的長子,其家業在同輩中居於首位。由於人丁日蕃,原有的住宅已不敷用,於是緊靠牌軒門裏曬場興建“發祥居”。建成後,相對於牌軒門裏祖居老屋而言,稱為“新屋”。一直為斯姓族人居住,現仍有30餘户住户居住在內。其平面佈局近似正方形,其坐北朝南。東西寬59.4米,南北深 54.80米,佔地面積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軸為中心,作對稱式佈局,中軸建築三進,依次為門樓(屋)、大廳和座樓。左右兩側設東、西廂樓,邊門出入。東、西廂樓與中軸各進建築,既以廊軒互為貫通,又相對獨立,形成半封閉院落的格局,造作講究,尤其是門窗、牛腿、雀替、磚雕、石雕等,工藝高超,精美絕倫,為民居建築所罕見。

發祥居建築特點

第一:它的佈局十分嚴謹,有明確的軸線,在突出中軸的同時,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其佔地面積不是向縱深推進,而是向左右兩側擴大,並嚴格講求端正,這種佈局有別於江南其它民居。斯氏民居的每個組羣皆以高牆圍護。外觀十分封閉,儼然如同堡壘一般,具有良好的防衞功能,而這種強烈的封閉安全感,正是中國傳統的封建思想和觀念的一個體現。同時,為使封閉的外觀得以豐富,打破單調與壓抑,斯氏民居每個組羣的單位幾乎均築封火山牆,其式樣不以單一的形式出現,富於變化,裝飾講究,既具防火功能,又使建築的外觀參差起伏,富有美感。在建築正立面又不遺餘力營造大門和側門,門罩和石窗雕刻各種吉祥圖案,以納吉氣,獨具風格。
第二:它的建築外觀雄渾,內部秀麗,具有外雄內秀的整體形態。細部處理技藝精湛,出神入化,特別是中軸線上的門廳,大廳及座樓,它作為家族共享活動(祭祀,議事,儀式)的場所,構築不僅選料上乘,用材碩大,且雕刻裝飾繁複,工程浩大,尤其是處於中心位置的大廳,面闊多為三間,開敞式,進入廳內,各自雕刻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且技藝嫺熟,題材廣泛,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門廳,座樓及內側廂,多為重檐立面,裝飾亦很講究,門窗隔扇,木雕細緻入微,構圖巧妙,甚至連山牆犀頭也以精美的磚雕,這些都給封閉的內院注入了温馨細膩的情感,體現了人們對於生活的理解,為江南民居建築所罕見,斯氏古民居建築的木雕,磚雕,石雕堪稱民間建築藝術瑰寶。

發祥居價值藝術

一,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古建築羣是以斯氏宗族的聚居,演化發展而成,因而真實集中地反映了當地清代中後期以來鄉鎮發展的實際歷史。斯宅有許多哲人英賢,人才輩出。真實地顯示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活動的歷史文化環境,也體現了諸暨中小城鎮清代中後期至民國的歷史發展。反映了當地的物質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風尚,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民居和傳統村落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家族聚居為基礎,以傳統村落聚居形式在全省乃至全國同時代,同類型中具有突出代表性,在歷史的遺存中實為珍貴。
二,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整個古民居建築羣中的格局體系,包括選址佈局,空間關係,通風采光,防火防災,生態環境等方面,在建築,城市規劃,傳統村落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眾多的建築類型,特別是大型的叢厝式民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中建築工藝之精美,規模之宏大,用材之考究,代表了清代中後期地方民居建築設計和施工的高超工藝水平。在建築歷史上及傳統民居建築領域中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通過對古式村落和家族背景,發展過程的保護和研究,可以對浙中山區的資源狀況,社會演變過程,生態環境變化過程,生活方式的演變過程,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起因和演變過程,南方古代文化傳播史,家族文化發展史等多個學科開展研究工作,還可以為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傳播和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實物資料和研究對象。
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斯宅的古建築空間變化豐富多彩。建築造型樸素大方,典雅秀麗,裝飾華麗精美,雕刻工藝細膩,細部處理技藝精湛,出生入化,造型栩栩如生,在建築藝術方面具有較高價值,同時它合理地,靈活地,巧妙地結合地形,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古樸自然,掩映於茂林修竹之間,與自然山水渾然一體,顯得非常和諧,風景秀美,如詩如畫,具有較高的景觀藝術價值。建築裝飾上精工細作,石雕,磚雕,木雕,題刻,書法等技藝熟練,工藝水平高超,是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發祥居三雕藝術

發祥居的三雕包括木雕,磚雕,石雕,特別是它的木雕非常精湛,堪稱民間的木雕藝術博物館。 [1] 
1.木雕
木雕
木雕(3張)
發祥居的木雕藝術非常精湛。大屋中的門窗均為格扇式,窗格花紋,圖案多以梅蘭竹菊,吉祥如意,魚蟲飛禽為主,大的盈尺,小的寸許,無不纖巧雅緻;大屋的檐下間也是精彩紛呈,多為透雕的牛腿,體型龐大,雕工精美,盡顯主人豪宅的雍容大氣;老屋中所有木門扇腰板之上的木雕,其工藝之精細,題村內容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實屬難得,木雕遍佈梁、柱、欄、窗,門。 [1] 

發祥居風雨歷程

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在發祥居和千柱屋拍攝23集電視連續劇《中國母親》,由歸亞蕾、陳龍主演。
2009年發祥居一期修繕工程開始

發祥居民風民俗

這裏的居民主要收入來源是茶葉和板栗,在清明時節可以看到茶農手工製作綠茶的整個過程及採摘茶葉的過程及場景,在每年國慶節前即9月份可以看到農民採摘板栗的整個過程及每家每户剝嫩板栗的場景,以上構成了一年當中農民收穫的動人場景。

發祥居特產

1.綠茶
2.板栗
3.毛竹
4.野筍乾
5.頭梗(農家自制米線)

發祥居周邊景點

  1. 千柱屋台門(斯盛居)
  2. 上新屋台門(上新居)
  3. 筆鋒書屋
  4. 樂善好施坊(摩崖石刻)
  5. 斯民小學
  6. 華國公別墅
  7. 東白山
  8. 東白湖

發祥居旅遊指南

地址:浙江省諸暨市東白湖鎮螽斯坂村 (距離千柱屋大概200米左右)。
交通線路:諸暨客運中心坐城鄉巴士102路到螽斯坂村下新屋下車。
發祥居門票:免費
發祥居開放時間:7:00-17:00
參考資料
  • 1.    周迪清.江南巨宅千柱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