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疊鑄

鎖定
中國古代創造出的一種金屬鑄造技術,將多件鑄範(即鑄型)疊合成型,共用一個澆口澆注,一次可得到多個鑄件的古老鑄造工藝
中文名
疊鑄
説    明
一種金屬鑄造技術
時    期
春秋戰國時期
相關工業
廣東佛山鑄造業
歷史沿革
疊鑄 疊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利用銅範盒翻制疊鑄範片的工藝。“齊法化”刀幣就是用疊鑄法鑄造的。在漢代,疊鑄法不僅用於鑄幣,還用來鑄造車馬器和裝飾品。在工藝上,發展出多套組合的疊鑄範,生產效率更高。河南温縣東漢烘範窯曾出土大量疊鑄範,分為16類,36種規格。同類鑄範也在西安等地發現,有的疊鑄範一次可鑄上百枚錢幣。東漢時期的疊鑄工藝已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見圖東漢疊鑄工藝(六角承範)),所用工藝參數與現存傳統疊鑄工藝相當接近。疊鑄工藝在現代仍用於活塞環、縫紉機零件及齒輪等大批量生產的小型鑄件。20世紀70年代,傳統疊鑄工藝仍在使用,負有盛名的廣東佛山鑄造業,使用這種技術已長達8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