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業數字化

(數據賦能為主線,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鎖定
產業數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數字科技支撐和引領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價值釋放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主線,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2020年6月,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京東數字科技 [2]  研究院在京聯袂發佈《攜手跨越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該報告首次專業闡釋“產業數字化”。 [1]  [3] 
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中,“城市數字化”和普通人更加密切,從居住到出行,從就醫到教育,從辦事到管理,無不展現着“數字化”的無限魅力。 [13] 
[1] 
中文名
產業數字化
解    釋
在新一代數字科技支撐和引領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價值釋放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主線,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應用領域
大數據

產業數字化名詞內涵

一是以數字科技變革生產工具;二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三是以數字內容重構產品結構;四是以信息網絡市場配置紐帶;五是以服務平台為產業生態載體;六是以數字善治為發展機制條件。 [4] 

產業數字化現實意義

微觀——數字化助力傳統企業蝶變,再造企業質量效率新優勢。傳統企業迫切需要新的增長機會發展模式快速迭代及進階的數字科技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新希望;傳統產業成為數字科技應用創新的重要場景。 [5] 
中觀——數字化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重塑產業分工協作新格局。提升產品生產製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產品研發和製造成本,實現精準化營銷、個性化服務;重塑產業流程和決策機制 [6] 
宏觀——孕育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數字科技廣泛應用和消費需求變革催生出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加速數字產業化形成 [7] 

產業數字化面臨問題

一是自身數字轉型能力不夠導致“不會轉”;二是數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而自身資金儲備不足造成“不能轉”;三是企業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致使“不敢轉”;四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不清,決策層“不善轉”;五是企業多層組織模式不靈,中層領導“不願轉”。 [8] 

產業數字化五大着力點

1. 數據要素驅動——數據資源成為現代企業價值創造的生命線及數字科技發力的新引擎,基於數據要素驅動精準觸達客户需求、數據要素加速催生全新商業模式。越來越多國家或企業寄希望於通過數字化實現能力提升或彎道超車
2. 科技平台支撐——平台模式是數字化轉型和落地的主要實現方式,在產業數字化進程中發揮着產業要素資源連接器、企業由自轉向共轉加速器、新型虛擬組織形式孵化器的積極作用,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工具箱”。
3. 品牌價值賦能——品牌價值作為企業的一種隱性資產在終端消費者引流方面有着獨特價值作用。通過加速推動品牌價值線上線下轉移融合,利用不斷更新換代的數字科技讓傳統產業品牌價值釋放新能量、新價值,將品牌價值賦能打造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亮點”。
4. 生態融合共生——融合是產業數字化的核心本質,未來產業數字化推進未來將更多依託生態共建形式落地。傳統企業與數字科技企業加速跨界融合實現共生共贏,探索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共生的,以自由流動的數據資源為基礎,以數字科技族羣為連接,以多元數字科技平台為依託,以共同價值主張為導向的全新產業生態體系。
5. 政府精準施策——政府精準施策是破解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不足、轉型改造成本高、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的助推力。政府通過創新數字化發展政策環境為產業數字化營造良好環境;搭建線上線下於一體的新型撮合平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天候無憂撮合服務;精準把脈產業數字化轉型痛點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精準靶向政策措施 [9] 

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

1.數字科技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提檔加速。數字形成科技新生態體系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數字科技成為傳統實體經濟與數字化虛擬經濟的重要“連接器”,數字化基礎較好的傳統產業由原來小範圍探索階段步入規模化應用階段,數字化基礎較薄弱的傳統產業將利用數字科技重塑產業格局實現彎道超車。
2. 產業價值創造突出終端消費者需求導向。終端消費者正在由商業價值鏈的C端向“C位”轉變,擁有較高數字技能與素養的數字化消費者廣泛參與到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併成為連接產業鏈諸多環節的關鍵“結點”,在商品生產創新及商業模式變革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
3.產業組織關係從線性競爭向生態共贏轉變。用户價值為出發點建立合作關係而形成的數字化生態及平台取代企業成為未來產業生產的基本單位;要素資源流動自由化,產業分工精細化、協同化和平台化,最終實現向生態共贏關係的轉變。
4.場景化應用引領產業數字化發展新方向。未來場景化應用將呈現出標誌化、深度化等特點。“標誌化”場景定製成為產業數字化加速落地的“試驗器”;“深度化”場景應用是引領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助推器”。
5. 共建共享共生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關鍵。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以“融合共贏”為關鍵的耐力賽,只有通過共建共享共生構建起廣泛聯盟、合作共贏的跨界多邊融合生態模式,才能真正實現產業數字化成功轉型。其中,傳統產業是轉型的主力基礎,以“信息化、SaaS化、移動化、AI化”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化企業服務是轉型的技術動力。 [10] 

產業數字化政策情況

2018年8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賀信。習近平指出,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的時期,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習近平強調,中國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中國願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同各國攜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培育新動力、開闢新空間。 [11] 
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發展改革、網信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要積極行動,大膽探索,結合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拿出硬招、實招、新招,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後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商相關部門,統籌組織實施試點示範、專項工程等工作。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