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材

鎖定
生材是指未經乾燥、含水量在纖維飽和點以上的新伐木材。其含水量隨樹種、樹齡、採伐期和樹幹部位而異。影響運輸和保存,應及時進行乾燥處理。 [1] 
中文名
生材
外文名
Green Lumber
拼    音
shēng cái
定    義
新採伐的材木
出    處
《周禮·地官·大司徒》
特    徵
未經乾燥、含水量在飽和點以上

生材簡介

生材,指新採伐的材木,也可稱養植竹木,亦用以比喻培植人材。拼音shēng cái,出自《周禮·地官·大司徒》。 [2] 

生材生材性質

觀光木的生材密度從髓心向外呈先減小再增大的趨勢,隨着樹高的增加,亦呈先減小再增大的趨勢,其平均值為0.873 g.cm-3;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逐漸增大,隨着樹高增加,呈先減小後增大再減小的趨勢,其平均值為0.423 g.cm-3;含水率從髓心向外呈減小的趨勢,隨着樹高的增加,呈先增大後減小再增大的趨勢,其平均值為108.4%;樹皮的體積百分率及質量百分率均隨着樹高的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分別為13.5%、15.8%;心材率隨着樹高的增加而減少,心材百分率平均值為15.6%。 [1] 
5a生、6a生、7a生速生桉的生材密度分別為1.033、.037、1.036g·cm-3,不同樹齡的速生桉生材密度差異不顯著。5a生、6a生、7a生的樹皮體積百分率分別為17.56%、16.29%、13.94%,不同樹齡的速生桉樹皮體積百分率差異顯著。5年生、6年生、7年生的樹皮質量百分率分別為18.34%、14.57%、11.21%,不同樹齡的速生桉樹皮質量百分率差異顯著。 [3] 

生材生材處理

近年來我國從俄羅斯進口大量樟子松木材,因新採伐的樟子松原木和濕鋸材極易被黴菌和變色茵感染,在温暖潮濕季節引起邊材嚴重變色而降等。為有效防止黴菌和變色茵的侵害,採用TBQ木材防腐劑對其進行防黴、防變色處理試驗。將濕鋸材樣品在6%TBQ溶液中浸泡1h後,其防黴、防變色效果可達到98%.説明TBQ木材防腐劑有良好的防黴、防變色效果。建議在木材產區或進口口岸製材並就地進行防黴、防藍變處理後再運往國內市場。 [4] 

生材引證解釋

1. 養植竹木。亦用以比喻培植人材。《周禮·地官·大司徒》:“頒職事十有二於邦國都鄙,使以登萬民……九曰生材,十曰學藝。” 鄭玄 注:“生材,養竹木者。” 金 元好問 《嘉議大夫王公神道碑》:“生材非難,獲用為難;獲用非難,盡其材為尤難。”
2. 新採伐的材木。《淮南子·人間訓》:“木尚生,如塗其上必將撓。以生材任重塗,今雖成後必敗。”
3. 指資質。 宋 曾鞏 《冊立皇太子制》:“諮爾某,生材之卓,絕倫拔類,覃訐岐嶷,成於自然;緝熙光明,不繇外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