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棠樹

鎖定
甘棠:木名。即棠梨。在中國分佈較廣,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均有栽培。
中文名
甘棠
別    名
棠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梨屬

目錄

甘棠樹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黑褐色,被絨毛,有時具刺。單葉互生;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4~11釐米,寬2~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鋸齒尖鋭,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睛綠色,初時有絨毛;葉柄長2~5釐米。花白色,直徑2~3.3釐米,先葉開放,8~10朵,成傘房花序;花梗長1~2.5釐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有密絨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形,基部狹小;雄蕊多數;花柱2~3。梨果球形,直徑0.6~1.6釐米,褐色,有白色斑點,萼脱落。花期4~5月。果實成熟期10月。

甘棠樹分佈

野生於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分佈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甘肅陝西遼寧等地。常用來做梨樹嫁接的砧木。

甘棠樹典故

甘棠樹
甘棠樹(7張)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相傳西周姬奭,封地在召( shao 四聲),史稱召公或召伯(古召同邵),巡行南國時,曾於甘棠樹下休息議政,民思其德,愛其樹,不忍伐,作甘棠詩,後人遂以甘棠作為頌揚官員政德之詞。東晉太元十年( 385年 )太傅謝安鎮廣陵(揚州),於步邱之北二十里築,解東澇西旱之患,民受其惠,蓋比召公,建甘棠廟,植甘棠樹紀念。樹原植數株,今僅存一株,在古鎮大碼頭附近(舊邵伯文化站院內),樹齡七百餘年,夏日開花,其形似桂,樹有三異:華而不實、無風自動、先開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