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甕,讀音為ㄨㄥˋ,wèng ,是一個漢語漢字,部首為瓦部,同“甕” [2] 
中文名
拼    音
wèng
五    筆
YXTN
倉    頡
YVGN
部外筆畫
13
四角號碼
0071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515

基本字義

● 甕
wèngㄨㄥˋ
◎ 同“甕”。
English
earthen jar; jar for ashes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字部】甕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貢切,同甕。【玉篇】甖也。【韻會】沒甁也。【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禮·檀弓】醯醢百甕。【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 又【禮·儒行】蓬戸甕牖。【疏】甕牖者,謂牖牕圓如甕口也。又云:以敗甕口為牖。【莊子·讓王篇】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注】屈桑條為戸樞,破甕為牖,各一室也。 又【莊子·人閒世】甕㼜大癭説齊桓公。【注】甕㼜,大癭貌。 又【集韻】亦作罋。又作𦉥。【前漢·張騫傳】大宛國獻大鳥卵,如甕。【注】一作𦉥。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雍。【前漢·西域傳】烏弋國有大鳥卵,如甕。【師古注】音平聲。 又【集韻】委勇切,音壅。又於用切,壅去聲。義𠀤同。
甕  甕、
<姓>
wèng
<名>
(形聲。從瓦,公聲。本義:陶製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義 [urn;earthen jar]
罋,汲缾也。——《説文》
甕,瓶也。——《廣雅·釋器》
罋,瓶也。
按,“瓶”是汲水器,不是今天的所謂瓶
抱甕而出灌。——《莊子·天地》。釋文:“甕,字亦作甕。”
汲水罐
井谷射鮒,甕敝漏。——《易·井》
盛酒漿的壇
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甕。——《禮記》
wèngchéng
[small town outside the city gate;enclosure for defence outside a citygale] 大城外的小城,用來加強防禦
wèngzhōngzhībiē
[be bottled up like a turtle trapped in a jar;be hopeless like a rat in a hole] 處於甕罐內的鱉。比喻形勢對一方極有利,另一方則處在受制地位
敵人已成甕中之鱉,我軍穩操勝券
wèngzhōng-zhuōbiē
[have full assurance to get go after an easy prey as one who catches a tuttle in a jar] 比喻要捕捉的對象無處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字部】甕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貢切,同甕。《玉篇》甖也。《韻會》沒甁也。《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禮·檀弓》醯醢百甕。《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
《禮·儒行》蓬戸甕牖。《疏》甕牖者,謂牖牕圓如甕口也。
雲:以敗甕口為牖。《莊子·讓王篇》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注》屈桑條為戸樞,破甕為牖,各一室也。
《莊子·人閒世》甕㼜大癭説齊桓公。《注》甕㼜,大癭貌。
《集韻》亦作罋。
作𦉥。《前漢·張騫傳》大宛國獻大鳥卵,如甕。《注》一作𦉥。
《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雍。《前漢·西域傳》烏弋國有大鳥卵,如甕。《師古注》音平聲。
《集韻》委勇切,音壅。
於用切,壅去聲。義𠀤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