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瓊(讀作qióng)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説文》中的小篆文字中。 [2]  泛指美玉。《正字通·玉部》:“瓊,玉色美也。”這裏的“瓊”的意思是引申指玉色華美。瓊也是海南省的別稱。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3] 
中文名
拼    音
qióng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gyiy(86、98版)
字    級
一級字(編號2504) [1] 
注    音
ㄑㄩㄥˊ
異體字
統一碼
基本區 U+743C
平水韻部
下平八庚 [4] 
筆    畫
8+12
結    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112141251234
造字法
形聲字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流程圖 字源演變流程圖
“瓊”字始見於《説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字形1)。漢代文字作圖2。“瓊”的繁體字是“瓊”,是形聲字。左部的“王”是“玉”字,其古字形像一串玉,表義;右部為“”字,義為久遠,於此表音,指示這個字的讀音。
現行簡化字的“瓊”原是瓊的異體字,可見於元代的《東維子集》 [15]  ,聲旁換成“京” [14]  。今以這個俗字“瓊”作“瓊”的簡化字。
《説文》中説“瓊,赤玉也。”這裏説的便是其本義,指赤色玉。《詩·衞風·木瓜》中説“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這裏的“瓊”字是泛指美玉。引申也泛指玉色華美。引申泛指美好的,精美的。也指地名,海南的別稱。 [2]  [5-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玉部》 渠營切
赤玉也。從玉敻聲。
璚,瓊或從矞。 [8] 

説文解字注

亦玉也。
亦各本作赤。非。説文時有言亦者。如李賢所引診亦視也,鳥部鸞亦神靈之精也之類。此上下文皆雲玉也。則瓊亦當為玉名。倘是赤玉。當廁璊瑕二篆閒矣。離騷曰:折瓊枝以為羞。廣雅玉類首瓊支。此瓊為玉名之證也。唐人陸德明、張守節皆引作赤玉。則其誤已久。詩瓊琚、瓊瑤、瓊華、瓊瑩、瓊英、瓊瑰。毛傳雲:瓊、玉之美者也。葢瓊支為玉之最美者。故廣雅言玉首瓊支。因而引伸凡玉石之美皆謂之瓊。應劭曰:瓊、玉之華也。是其理也。
從王夐聲。
渠營切。古音在十四部。招䰟與奸安軒山連寒湲蘭筵韻。
瓊或從矞
巂聲也。矞為夐之入聲。角部觼或作鐍。此十四部與十五部合音之理。
瓊或從瓗。
巂聲也。此十四部與十六部合音之理。虫部蠵亦作𧓬。 [9]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𠀤音煢。《説文》:赤玉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傳:瓊,玉之美者。《韻會》:錢氏曰:《詩》言玉以瓊者多矣。瓊華,瓊英,瓊瑩,瓊瑤,瓊琚,瓊玖,皆謂玉色之美為瓊,非玉之名也。許叔重雲:瓊,赤玉也。然木瓜所謂瓊玖,玖乃黑玉。亦非赤也。
又《玉篇》:積石為樹,名曰瓊枝,其高一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琅玕為之寶。《前漢·司馬相如傳》:咀噍芝英兮嘰瓊華。張揖注: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濵,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
又人名。《古今注》:魏文帝宮人絕愛者,有莫瓊樹,薛夜來,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側。
又州名。漢朱厓郡。唐析置瓊州。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同琁。
又《韻補》葉渠陽切。音強。《楚辭·招魂》:砥室翠翹,掛曲瓊些。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10]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qióng
名詞
美玉。
red jade;fine jade
《詩·衞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毛傳:瓊,玉之美者。
晉·張協《雜詩》之十:尺燼重尋桂,紅粒貴瑤瓊。
宋·蘇軾《次韻答王鞏》: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
瓊斝;瓊窗;瓊琚瓊珠瓊音
博具,相當於後來的骰子。
dice
後漢書·梁冀傳》六博李賢注引鮑宏《博經》:所擲頭謂之瓊。瓊有五采。
唐·温庭筠《鴻臚寺四十韻》:雙瓊京兆博,七鼓邯鄲娼。
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下節物排諧體三十二韻》:酒壚先疊鼓,燈市蚤投瓊。

古代方士用以煉丹的材料。

黃庭內景經·肝氣》:唯待九轉八瓊丹。
梁丘子注:八瓊:丹砂、雄黃、雌黃、空青、硫黃、雲母、戎鹽、消石等物是也。
傳説中的井名。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井鬼名瓊。
清·方孔炤《井中鐵·崇禎末吳門浚井得鄭所南書》詩:連江鐵函書似漆,吳門浚井一旦出。沉埋一十三萬日,瓊鬼嘶叫風雨溢。

府名。瓊州。
Qiong prefecture
宋·洪邁《夷堅支志庚·黃瓊州》:後在瓊泮得疾,問新教授,乃南安軍人。
明·海瑞《贈陳侯署遂邑事得代回府序》:予瓊人也,習知瓊府州縣之害,習聞遂溪同受其害之尤。
海南省的別稱。


瓊劇
比喻雪。
snow
《水滸傳》:雪地裏踏着碎瓊亂玉。
瓊玉瓊田瓊妃瓊玖;瓊花
喻美女。

唐·元稹《江陵三夢》詩之二: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瓊。

形容詞
詩詞中常以比喻色澤晶瑩如瓊之物。

前蜀·毛文錫《贊浦子》詞:宋玉《高唐》意,裁瓊欲贈君。
後蜀·毛熙震《河滿子》詞: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時見纖瓊。
宋·石延年《紅梅花》詩:繁萼香瓊亂,殘英絳雪遺。
明·王洪《詠雪與寮友同賦》:華表瓊千尺,層城玉四圍。

喻事物的美好。
good
蘇軾《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瓊酥金膾 [3]  [7] 

字形書法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瓊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wĕŋ
王力系統
g
ǐweŋ
董同龢系統
ɡʰ
jueŋ
周法高系統
ɡ
jiweŋ
李方桂系統
gw
jing
兩漢
東漢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w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w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w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ɡʰ
wɛŋ
擬音/王力系統

g
ǐw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ɡʰ
ju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ɡ
iu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g
jw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ɡʰ
ǐuɛ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1-12]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部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渠營切
ɡʰjuɛŋ
集韻

平聲
𠑗

合口呼
全濁
旬宣切
ziuæn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葵營切
ɡjuæŋ
韻略


平聲





渠營切

增韻


平聲





渠營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庚青



次清

kʼiu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東鍾





其容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渠營切


平聲





逵員切


平聲


全濁
渠營切
g‘yəŋ
分韻撮要

陽平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1]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發佈關於《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6-0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5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4]
  • 4.    平水韻部 八庚  .搜韻[引用日期2020-06-04]
  • 5.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01:1360
  • 6.    駢宇騫著.漢字字源.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10:456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第4卷645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8
  • 9.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40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96
  • 11.    瓊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4]
  • 12.    瓊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7]
  • 13.    瓊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7]
  • 14.    瓊的解釋|瓊的意思|漢典“瓊”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2-19]
  • 15.    瓊(順數第四個)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引用日期2024-04-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