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202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    名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1] 
作    者
任月明、劉婧媛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9月1日
頁    數
275 頁
定    價
39.0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22370884

目錄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內容簡介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分為上下篇,共10章。上篇包括環境、環境問題及環境科學;能源與環境保護;大氣、水體、固體及其他環境污染與防治;人口、資源與生態。下篇包括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環境管理、環境保護法、環境規劃、環境監測及環境質量評價;清潔生產及其分析工具;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理論;大氣環境中顆粒物(PM2.5)、水體pH值、電導率、溶解氧和重金屬鉻的測定;環境噪聲監測;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測定。
本書內容注重理論和實驗知識相結合,帶領讀者從瞭解地球環境基本特點入手,由熱力學定律認識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認識人口增長對資源與生態的壓力。介紹了從搖籃到搖籃、生態足跡、三重底線以及衡量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讓讀者瞭解環境管理基本職能和手段、我國環境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法體系,理解如何通過環境規劃、環境監測及環境質量評價保證生態環境質量,並深刻認知人類社會全新的生產模式和經濟發展模式。學習環境監測基本實驗,瞭解常規環境污染的監測方法。 [1]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目錄

上篇
第1章地球環境遇到的問題2
1.1我們的地球環境2
1.1.1認識環境2
1.1.2環境的類型3
1.1.3環境基本特徵4
1.1.4地球環境的獨特性4
1.2環境問題6
1.2.1環境問題的類型6
1.2.2環境問題的發展7
1.2.3全球代表性的環境問題10
1.2.4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13
1.3環境科學14
1.3.1環境科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15
1.3.2環境科學研究內容和分支15
閲讀材料16
習題16
參考文獻16
第2章能源與環境保護17
2.1認識能源17
2.1.1能量與能源17
2.1.2多種多樣的能源 19
2.1.3能源的評價20
2.2能量轉化規律21
2.2.1熱力學三大定律與三個“不可能”22
2.2.2生機勃勃的熵增世界24
2.3傳統能源消耗與環境26
2.3.1常規能源26
2.3.2能源開發與環境效應27
2.3.3能源利用引發的環境問題28
2.3.4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28
2.4新能源技術及未來29
2.4.1我國能源結構特點29
2.4.2新能源技術30
2.4.3新能源的未來34
閲讀材料35
習題35
參考文獻36
第3章大氣污染及其防治37
3.1大氣環境37
3.1.1大氣的分層37
3.1.2大氣的成分38
3.1.3大氣環境質量標準39
3.2大氣污染40
3.2.1何謂大氣污染40
3.2.2大氣污染物來源及分類40
3.2.3典型大氣污染43
3.2.4空氣質量指數48
3.2.5我國大氣污染50
3.3室內空氣污染50
3.3.1室內空氣污染物51
3.3.2淨化室內空氣52
3.4應對大氣污染53
3.4.1大氣污染防控原則53
3.4.2大氣污染防控措施54
3.4.3大氣污染治理技術55
閲讀材料61
習題61
參考文獻61
第4章水體污染及其防治62
4.1地球水資源62
4.2不同的水循環63
4.2.1自然界水循環63
4.2.2社會水循環64
4.3認識天然水66
4.3.1不尋常的水分子66
4.3.2天然水的原始狀態66
4.4水體自身的調節能力67
4.4.1認識水體自淨68
4.4.2水質指標與水環境質量標準70
4.5水體污染72
4.5.1認識水體污染72
4.5.2我國水體污染特徵73
4.5.3水體污染的類型74
4.5.4水體污染指數76
4.6如何防治水體污染77
4.6.1水污染防治原則77
4.6.2廢水處理技術78
閲讀材料86
習題86
參考文獻87
第5章固體及其他環境污染與防治88
5.1與日俱增的固體廢棄物88 [1] 
5.1.1認識固體廢棄物88
5.1.2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與處置91
5.1.3典型固體廢棄物98
5.1.47R法則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102
5.2日漸貧瘠的土地104
5.2.1認識土壤104
5.2.2被污染的土壤106
5.2.3土壤修復技術108
5.2.4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及土壤修復的發展110
5.3其他污染及其防治111
5.3.1吵鬧的世界——噪聲污染111
5.3.2健康的隱形殺手——放射性污染117
5.3.3無處不在的電磁輻射121
5.3.4不可忽視的熱污染122
5.3.5五光十色的光污染124
閲讀材料125
習題125
參考文獻126
第6章人口、資源與生態127
6.1人口127
6.1.1人口的自然和社會雙屬性127
6.1.2全球人口的異同128
6.1.3我國人口發展的新趨勢130
6.1.4我國人口可持續發展戰略133
6.2自然資源134
6.2.1人類有哪些自然資源134
6.2.2我國自然資源的“貧富差距”135
6.2.3人口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重壓136
6.2.4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37
6.3生態系統與環境保護138
6.3.1生態學139
6.3.2生態系統139
6.3.3生態平衡144
6.3.4生態破壞對人類的影響145
6.3.5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147
閲讀材料149
習題149
參考文獻149
下篇
第7章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151
7.1源遠流長的可持續發展151
7.1.1古代樸素的可持續思想151
7.1.2現代綿延的可持續發展理論152
7.2深層次認識可持續發展戰略155
7.2.1百家爭鳴的可持續發展155
7.2.2未來需要的可持續發展156
7.2.3可持續發展戰略基本原則157
7.2.4可持續發展戰略基本思想158
7.3從搖籃到搖籃的可持續發展159
7.3.1從搖籃到墳墓159
7.3.2從搖籃到搖籃160
7.4可持續發展的三重底線161 [1] 
7.4.1認識三重底線161
7.4.2三重底線的最佳實踐162
7.5地球人的生態足跡163
7.5.1生態足跡163
7.5.2水足跡165
7.5.3碳足跡166
7.6你所肩負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167
7.7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168
7.7.1影響因素類型168
7.7.2影響因素的消除方法170
7.8可持續發展指標框架171
7.8.1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特徵171
7.8.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成171
7.8.3全新衡量可持續發展的單一指標172
7.8.4可持續發展的多指標加權評價175
7.9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176
7.9.1《中國21世紀議程》176
7.9.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成果177
閲讀材料179
習題179
參考文獻180
第8章環境保護實施途徑182
8.1環境管理182
8.1.1認識環境管理182
8.1.2環境管理的基本職能184
8.1.3環境管理的實施手段185
8.1.4我國環境管理制度188
8.2環境保護法189
8.2.1環境保護法體系結構189
8.2.2環境保護法的實施191
8.2.3我國環境保護法基本制度191
8.2.4環境標準195
8.3環境監測197
8.3.1環境監測程序與方法197
8.3.2環境監測質量保證199
8.4環境規劃199
8.4.1認識環境規劃199
8.4.2環境規劃的功能和類型200
8.4.3環境規劃的實施與管理201
8.5環境質量評價203
8.5.1什麼是環境質量評價203
8.5.2環境質量評價內容與方法203
閲讀材料204
習題204
參考文獻205
第9章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和經濟模式206
9.1全新的工業生產模式206
9.1.1清潔生產的“誕生”206
9.1.2理解清潔生產207
9.1.3實施清潔生產209
9.2清潔生產分析工具210
9.2.1清潔生產審核210
9.2.2生命週期評價219
9.2.3其他清潔生產分析工具225
9.3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230
9.3.1生態經濟——體現人類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230
9.3.2循環經濟——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232
9.3.3我國循環經濟實踐及成果238
9.3.4生態工業園239
9.3.5工業園區與循環經濟的典型模式240
閲讀材料242
習題243
參考文獻243
第10章環境監測基礎實驗244
10.1實驗內容244
實驗一大氣環境中顆粒物(PM2.5)的測定244
實驗二水體水質監測與評價(pH值、電導率和溶解氧)247
實驗三水中重金屬鉻的測定251
實驗四環境噪聲監測253
實驗五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255
10.2實驗基本操作258
10.2.1常用的玻璃量器258
10.2.2常壓過濾262
10.2.3分光光度法263
10.2.4目視比色法264
10.3實驗測量儀器264
10.3.1DDS-11A型電導率儀264
10.3.2KC-120H智能中流量TSP採樣器265
10.3.3BY-2003P數字式大氣壓力錶270
10.3.4VIS-7220N分光光度計271
10.3.5BSA124S電子分析天平273
10.3.6CENTER-320數字式噪聲計274
參考文獻27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