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珠崖嶺城址

鎖定
珠崖嶺城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博撫村東珠崖嶺博撫村1號,邊長155—160米,周長約750米,修建於漢代—唐代。 [16] 
珠崖嶺城址平面呈正方形狀,城牆保存基本完整,北牆長160米,西牆長155米,城牆殘高1.5—2米,牆基寬5.1—5.7米,東牆面臨南渡江,南城牆中部開一城門,殘存城門和角樓。珠崖嶺城址是海南島已知時代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海南現存極少、較完整的古代城址,為海南島上漢至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較之古遺址、古墓葬有着許多無法替代的作用。 [1]  [3]  [13] 
2009年5月8日,珠崖嶺城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8]  2013年3月5日,珠崖嶺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中文名
珠崖嶺城址
地理位置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博撫村東珠崖嶺博撫村1號
所處時代
漢代—唐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編    號
7-0399-1-39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珠崖嶺城址歷史沿革

漢代—唐代,珠崖嶺城修建、完善。 [13] 
1995年9月和12月,海南省文管辦、海南省博物館、瓊山市文體局和瓊山市博物館2次對瓊山市龍塘鎮潭口管區博撫村的一處古城址進行考古調查,並認為該古城可能是西漢珠崖郡城遺址。 [12] 
1999年3月—4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瓊山市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發掘隊,對龍塘鎮博撫村北的珠崖嶺古城進行了正式考古發掘。 [3] 
2017年,珠崖嶺城址考古發掘和保護規劃編制完成。 [5] 
2019年6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劃定珠崖嶺城址保護範圍。 [4] 
2023年1月7日從海口市旅文局獲悉,經過珠崖嶺考古工作隊針對珠崖嶺城址的數月發掘,此次發掘總面積約546平方米,發現建築基址2處,柱洞76個,灰坑24座,城外壕溝1條,取得重要收穫,為了解海南島漢唐時期的行政設置及沿革、社會生活、手工業生產以及與祖國大陸的經濟文化交流情況提供了珍貴的考古資料。 [17] 

珠崖嶺城址遺址格局

珠崖嶺城址西南距龍塘鎮約4千米,西北距原瓊山市區約12千米,坐落在南渡江西岸的高台地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古城扼守在南渡江邊,與江面高差約有20米。城址周長715米,平面呈正方形狀,城牆保存基本完整,北牆長160米,西牆長155米,城牆殘高1.5—2米,牆基寬5.1—5.7米,東牆面臨南渡江,南城牆中部開一城門,殘存城門和角樓。 [3]  [1]  [13] 
珠崖嶺城址內的地層堆積較為簡單,以T4西壁剖面為例:第一層為灰褐色土,夾雜有砂石粒,土質疏鬆、乾燥,厚0.15—0.35米,該層出有建築構件、青釉瓷器、泥質陶器和夾粗砂陶器等,器類包括磚、瓦、碗、罐、缽等;第二層為黃褐色土,距地表深0.15—0.35米,厚0.25—1.1米,堆積上部含砂石粒較多,質地較硬而發粘下部含砂石粒較少,質地較疏鬆,該層出有建築構件、青釉瓷器、泥質陶器和印紋陶器,器類包括磚、瓦、碗、罐、缽等;第二層以下即是生土,為紅褐色硬土。 [1] 

珠崖嶺城址文物遺存

珠崖嶺城址城牆遺蹟

根據1999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瓊山市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的發掘情況表明,珠崖嶺上的土築城圈可以確認為古代夯土城牆。在解剖北城牆T1內,地層堆積分為兩大部分,北半部為殘存的夯築城牆,南半部為城牆倒塌後形成的堆積以及城址廢棄後填埋的文化堆積。 [1] 
南半部堆積的第層為表土,呈灰紅色,厚米其南側斜坡處的堆積較厚,達0.5米;第二層為城牆頂部倒塌後形成的堆積,呈紅褐色,質地較硬,厚0.5—0.7米,此層自北向南傾斜堆積,南部較厚;第三層為黃紅褐色土,土色斑駁,內夾雜大量碎磚、瓦片,土質較硬,厚0.5—1.5米,此層顯然是城牆倒塌堆積及人工填埋的建築垃圾;其中,第二、三層均疊壓在夯土城牆南側之上,相對年代要晚於城牆。 [1] 
北半部在表土以下為夯土城牆,現殘存的部分頂部寬2米、牆基寬約5.1—5.7米、殘存高度約1.8米。北城牆位置在較高的丘陵崗地上,從風化的原生岩石面觀察,此處較城內(南側)地面高出1米。城牆為平地起築,其兩側的夯土較堅硬,有不明顯的夯層,每層厚5—8釐米。城牆中心部分用土填築,分不出夯層,土質較硬,顆粒較粗,靠近頂部則全部經夯築。夯土城牆兩側及頂部皆遭到人為破壞,從保存的遺蹟現象分析,推測原來城牆基部寬約6、高約5米。 [1] 
從總體情況觀察,珠崖嶺上的土築城圈確為夯土城牆。它符合挖土築城的規律,城牆頂部全部用生土夯築,不包含任何遺物,非常堅硬城牆基部以下則為築城前的地面。該城址保存較好,平面近方形,邊長155—160米,周長約750米。僅南城牆中部發現一豁口,當為城門。現存城牆殘高1.5—2米。 [1] 

珠崖嶺城址出土文物

在城牆及城內文化推積中出土的遺物主要為陶、瓷器和建築構件,另外在城址周圍還採集到一些時代大體相同的遺物,其中,發掘出土的標本共309件,採集標本為68件。 [1] 
  • 瓷器
瓷器共157件,其中含採集品1件。器類包括碗、罐、盤、缽等,其中碗最多,罐、盤次之,缽僅1件,另有器形不明者3件。以淺灰色胎為多,黃白色胎次之,大部分器物胎較粗,質地疏鬆,有氣孔,吸水性強。器物表面均施青綠釉和青黃釉,釉面有開片,多數釉層的光澤度不高。一般為裏外上釉,多不及底,外壁近底處和足部露胎,釉易脱落。裝燒時採用墊塊疊燒的方法,在一些碗、盤內底存留的墊痕相當明顯。 [1] 
碗:共66件,其中1件為採集品。以餅足最為常見,也有少量圈足。按口、腹形態的差異,可分五型。
出土瓷器 出土瓷器
A型:直口,弧腹。T1夯:9,圓弧腹,餅足,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0.4釐米、足徑3.2釐米、高3.8釐米。 [1] 
B型:敞口,弧腹。可分二式。I式:深弧腹。T6,器形較大,下腹向外略鼓,餅足,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開片較大,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6.4釐米、足徑6.4釐米、高7.6釐米。T1,口稍外侈,餅足,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1.5釐米、足徑4.5釐米、高4.7釐米。T1:21,口稍外侈,下腹略向外鼓,餅足,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0.5釐米、足徑5.6釐米、高5.5釐米。II式:淺弧腹。T1:20,餅足,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所施青黃釉較為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0.4釐米、足徑5釐米、高3.4釐米。T6:3,餅足略向內凹。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所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0.8釐米、足徑4.9釐米、高4.2釐米。T1:22,餅足略向內凹。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開片,釉色較青黃釉顯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5.6釐米、足徑7.8釐米、高5.6釐米。 [1] 
C型:敞口,斜腹。T1:18,器形較大,大敞口,腹壁略斜,餅足較矮小,足底挖有一凹圈。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壁薄,近底處較厚。器表所施青綠釉開片較大,釉色較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7.2釐米、足徑6.1釐米、高6釐米。 [1] 
D型:敞口,折腹。可分二式。I式:沿外卷,口以下器壁略直。T1:28,折腹向下內收,折腹處內壁有三道凹弦紋,底殘。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雜有青綠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7.9釐米、殘高4.9釐米。II式:斜折腹。T1:23,折腹處外壁起凸稜,圈足未挖淨。淺灰色胎,質地較細,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釉已脱落殆盡。口徑16釐米、圈足徑6.4釐米、高7.9釐米。 [1] 
E型:口部殘,斜腹。採:068,為越窯青瓷碗底。下腹向內斜收,玉璧形底。灰色胎,質地較硬。器表施青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底徑6.3釐米、殘高2.8釐米。 [1] 
缽:共1件。圓唇(T2:35),口微斂,弧腹,底殘。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所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外壁施半釉,釉已基本脱落。口徑15.6釐米、殘高6.4釐米。 [1] 
盤:共41件,可分三型。 [1] 
A型:折腹。可分二式。I式:近直口。T5:1,圓唇,近平底。淺灰色胎,質地較細,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2.2、底徑3.2釐米、高3.4釐米。II式:敞口,斜折腹。T1:24,圓唇,內壁有一週凹槽,平底略凹。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所施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2.3釐米、底徑4.2釐米、高3.7釐米。 [1] 
B型:圓唇,敞口,淺弧腹,平底。T6:4,壁較薄,底厚。黃白色胎,質地較細,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小開片,釉色不太光亮。釉已基本脱落,外壁施半釉。口徑14.8釐米、底徑4.8釐米、高3.5釐米。T2:6,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內壁滿釉,有支墊痕,外壁施半釉。口徑16.4釐米、底徑4.9釐米、高3.6釐米。 [1] 
C型:卷沿,敞口,弧腹。T1:26,內壁中間有一週凹弦紋,平底稍內凹。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外壁施半釉。口徑12.8釐米、底徑5.1釐米、高2.95釐米。 [1] 
罐:共45件。均為口沿、器底和腹部殘片。可分三型。 [1] 
A型:直口。可分三式。I式平沿,短頸。T3:08,肩部略鼓。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的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釉已部分脱落。器壁厚0.9釐米。II式:平沿,高領。T1:40,唇略向外凸,溜肩。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綠釉,釉面有氣孔和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器壁厚0.7釐米。III式:平沿,高直領。T6:12,溜肩。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釉已脱落。器壁厚0.6釐米。 [1] 
B型:平沿,侈口,高領。T1:39,肩略鼓,殘存一橫耳。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釉已基本脱落。器壁厚0.5—0.6釐米。T6:13,溜肩,殘存一橫耳。淺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雜有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器壁厚0.6—0.8釐米。 [1] 
C型:卷沿,短頸。T3:26,溜肩,鼓腹,肩部刻劃符號,橫耳已殘。黃褐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釉已剝落。器壁厚0.6釐米。 [1] 
平底器殘件:器形不明,可能為罐底。T1:44,淺灰色胎。器表的青綠釉有開片,釉色不太光亮,釉已基本脱落,底部無釉。器壁厚1.2釐米、底厚0.7—0.9釐米。T1:2,灰色胎,質地較粗,有氣孔。器表的青綠釉有開片,釉色較光亮。內壁滿釉,外壁施半釉。底徑15.4釐米、器壁厚1.3—1.7釐米、底厚1.2—1.6釐米。 [1] 
器蓋:共1件(T3:10)。僅殘存器紐,為圓餅狀,頂部中間略凸出。黃白色胎,質地較細,有氣孔。器表施青黃釉,有細碎開片,釉色不太光亮。殘紐直徑5釐米、殘高2.5釐米。 [1] 
  • 陶器
陶器共119件,其中含採集品2件。可分為泥質陶、釉陶和夾粗砂陶三類,以泥質陶佔大宗,其次為釉陶,夾粗砂陶極少。 [1] 
1.泥質陶器:共74件,其中含採集品2件。陶色有灰、紅褐和黃褐色幾類,器類包括罐、網墜、紡輪、碗、缽、管、餅和環形器等,其中罐數量最多。 [1] 
出土陶器
出土陶器(2張)
罐:共50件。均為口沿、器底和腹部殘片。可分三式。I式:平沿,侈口,束頸,肩微鼓。T3:20,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壁厚0.4釐米。II式:平沿,侈口,溜肩。T1:47,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口微侈,肩上有橫耳。器壁厚0.7釐米。T2:24,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壁厚0.8—1.1釐米。III式:卷沿,溜肩。T4:9,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壁厚0.7釐米。 [1] 
碗:共1件(T6:23)。泥質灰陶,胎較粗,質地較硬手製,經慢輪修整。尖圓唇,敞口,淺腹向下斜收大平底,底中間略內凹。口徑12釐米、底徑7.4釐米、高4.4釐米。 [1] 
缽:共1件(T3:25)。泥質黃褐陶,質地硬手製,經慢輪修整。尖唇,斂口,弧壁,平底。壁厚0.4—0.9釐米、高3.7釐米、底厚0.6釐米。 [1] 
網墜:共2件,其中1件為採集品。可分二式。I式:1件(採:61)。泥質灰陶,質地較硬。近長方體,四角抹圓,其中一角略殘。正面的中間有一道豎凹槽,凹槽兩邊各有對鑽的雙孔(其中一孔未鑽通)。長7.6釐米、寬5.4釐米、厚2.4釐米、孔徑0.9—1.2釐米。II式:1件(T2:17)。泥質黃褐陶,質地疏鬆。近長方體,四角抹圓。正、背兩面的中間各有兩道豎凹槽,凹槽的兩邊各有對鑽的雙孔。長8.1釐米、寬5.5釐米、厚3.8釐米、孔徑0.7—0.8釐米。 [1] 
陶餅:共2件。T1:60,泥質紅褐陶,質地較硬。用陶器的腹部殘片打製而成,不甚規整,近圓形。直徑約8、厚0.8—0.85釐米。 [1] 
紡輪:2件、其中1件為採集品。T13:7,泥質黃褐陶、質地較硬。算珠形,中間有穿孔,外壁中部起凸稜,縱剖面近似六角形。直徑3.1釐米、孔徑0.6釐米、高2.4釐米。 [1] 
管:1件(T22:18).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圓筒形、外壁較直,中間有穿孔。長4.5釐米、直徑2.2釐米、孔徑1.1釐米。
環形器:1件(T23:64)。中間可看出為泥質灰陶、外部材料不明、表面呈鐵褐鏽色和銅綠鏽色。環形環內側無紋飾,其他三面飾繩紋(麥穗紋)。殘長5.8釐米、殘寬2.8釐米、厚2.3釐米。 [1] 
印紋陶片:14件,均為腹部殘片。T52:5,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表飾篦劃蓮瓣紋、器壁厚0.4—0.6釐米。T1:58,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表飾弦紋和刻劃水波紋。器壁厚0.7—0.85釐米。T4:10、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表飾刻劃水波紋。器壁厚0.65—1.1釐米。T2:19,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表飾弦紋器壁厚0.7—1釐米。T2:34,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器表飾拍印方格紋加菱形戳印紋。器壁厚0.9—1.1釐米。T1:8,泥質灰陶,質地較疏鬆。器表飾拍印葉脈紋。器壁厚0.4—0.65釐米。 [1] 
2.釉陶器:共34件。均為口沿、器底和腹部殘片,已不能復原,推測器形多為罐類。多泥質灰陶,器表施醬釉或醬黑釉,但釉多已脱落。 [1] 
口沿殘片:T3:07,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圓唇,平沿,高直領。器表施醬黑釉,已大部分脱落。器壁厚0.9釐米。T1:49,泥質黃褐陶。尖圓唇,卷沿,短頸,鼓肩,肩部橫耳已殘。內、外壁均有輪旋痕。器壁厚0.55—0.8釐米。T5:7,泥質灰陶,質地較硬、尖圓唇,侈口,束頸。肩部有刻劃水波紋,內、外壁均見輪旋痕。器壁厚0.6—0.8釐米。T52:9,泥質黃褐陶。尖圓唇,口微侈,高領,頸部有3個穿孔。器表飾豎長條形紋,釉已脱落。器壁厚1.1—1.3釐米。 [1] 
罐底殘片:T12:5,泥質灰陶,質地較硬。腹微鼓,向下斜收,平底。器表釉已脱落。底徑15.2釐米、殘高18釐米。T3:30,泥質灰陶,腹微鼓,向下斜收,平底。器表施醬黑色釉。底徑17.3釐米、殘高19.7釐米。 [1] 
3.夾粗砂陶器:共11件。均為口沿和腹部殘片,器形難辨。陶質疏鬆,夾粗砂,陶色為黃褐、紅褐和黑褐色,手製。 [1] 
罐:T4:22,殘甚。紅褐陶,胎呈灰色,質地疏鬆,侈口,唇已殘,肩略鼓。口沿厚1釐米、器壁厚0.7釐米。 [1] 
口沿殘片:T1:14,黃褐陶,質地疏鬆。圓唇,敞口,至肩部殘斷。器壁厚0.8—1.8釐米。T23:61,紅褐陶,質地疏鬆。圓唇,領較高。器壁厚1.3—1.6釐米。 [1] 
腹部殘片:T3:28,黑褐陶,質地疏鬆。器壁厚0.8—0.9釐米。 [1] 
  • 建築構件
建築構件共44件,其中含採集品10件。均為泥質陶。器類以磚、繩紋板瓦、筒瓦為主,並有少量瓦當,多已殘破。 [1] 
磚:共11件,其中2件為採集品。有1件基本完整,其餘均殘。顏色以紅、灰色為主,分素面磚和花紋磚兩種。T3:37,紅陶,夾雜少量砂粒,質地不很硬。素面。長32.5釐米、寬17釐米、厚5.3釐米。T1:64,紅陶,夾雜少量砂粒,質地較硬。表面飾麥穗紋。殘長31釐米、寬19釐米、厚6釐米。T6:35,灰陶,夾雜少量砂粒,質地較硬。表面飾菱形紋加菱形凸點。殘長10.5釐米、殘寬12.8釐米、厚5.7釐米。 [1] 
出土建築構件 出土建築構件
板瓦:共10件,均殘。顏色以灰、灰白、紅色為主,正面飾繩紋,內面飾麻布紋。一般寬17—29釐米、厚1.2—1.8釐米。T3:31,紅陶,夾雜極少量砂粒,質地較硬。正面有拍打的繩紋,後經抹平,內面印有細麻布紋,器表不平整。殘長31.5釐米、寬18.8—22.5釐米、壁厚1.5—1.7釐米。T4:29,泥質灰陶,夾雜極少量砂粒,質地疏鬆。正面飾粗繩紋,內面印細麻布紋,表面不平整。長39釐米、寬24—29釐米、壁厚1.2—1.6釐米。 [1] 
筒瓦:共13件,其中4件為採集品,均殘。顏色以灰、灰紅色為主,橫斷面呈半圓形,正面飾繩紋,內面飾麻布紋。一般寬14—17釐米、高約8釐米。T3:35,淺紅陶,夾雜極少量砂粒,質地疏鬆。瓦身前窄後寬,後端殘缺。正面紋飾經抹平,內面印有粗麻布紋,表面不平整。殘長21釐米、寬15—16.3釐米、高約8釐米。T1:62,灰陶,質地較硬。瓦身、瓦舌均殘。正面有稀疏繩紋,後經抹平而模糊不清,內面飾麻布紋。殘長26.2釐米、寬16.2釐米、高約8釐米。採:010,灰紅陶,夾雜極少量砂粒,質地較硬。後端殘缺。正面飾繩紋,部分經抹平,內面印有細麻布紋,表面不平整。殘長14釐米、寬14釐米。 [1] 
瓦當:共7件,其中4件為採集品。均飾蓮花紋,根據蓮瓣間有無間隔花紋可分二型。 [1] 
城址標識 城址標識
A型:共3件。蓮瓣間有間隔花紋。可分二式。I式:共2件。蓮瓣呈橄欖形,瓣間以“T”字形紋相隔。T2:3,淺灰陶,夾雜極少量砂粒,火候較低,質地疏鬆。圓形,殘存一半。外為凸起的廓邊,其內側有一週連珠紋。當面主體紋飾為10個蓮花瓣和10個蓮籽,中心有凸起的圓珠。當面徑15釐米、邊輪寬0.85釐米、當厚3.5釐米。採:001,淺灰陶,夾雜極少量砂粒,火候不高,質地疏鬆,製作較粗糙。圓形,上廓邊殘缺,其內側有一週連珠紋。主體紋飾為12個蓮花瓣,中心為圓形蓮籽狀。當面徑16釐米、邊輪寬1.3釐米、當厚3.2釐米。II式:共1件(採:004)。紅陶,夾雜極少量砂粒,火候較低,質地疏鬆。圓形,僅殘存一小塊,邊輪內側有凸弦紋一週,圍繞在弦紋內為三角形凸起蓮瓣,蓮瓣間以三角形紋相隔,其下有一週連珠紋組成蓮籽。當面徑16釐米、殘厚2.5釐米。 [1] 
B型:共4件。蓮瓣間無間隔花紋。採:003,紅陶,夾雜極少量砂粒,火候較低,質地疏鬆。圓形,已變形,僅殘存一小半。外為凸起的廓邊,內側有凸弦紋一週,圍繞在弦紋內有細長的蓮瓣紋。當面徑約15釐米、邊輪寬0.9—1.3釐米、當厚1.8釐米。T1:61,灰陶,夾雜黑色砂粒。圓形,僅殘存一半。中心為一圓珠,其外圍依次為一圈蓮籽、一圈凸弦紋、一圈蓮瓣紋和兩圈凸弦紋,外側廓邊已殘。當面徑15.4釐米、殘厚2.2釐米。 [1] 
獸頭形構件:共1件(T4:1)。黃褐陶,夾雜極少量砂粒,質地較硬。近似方形磚,下邊向內收成弧形,兩角抹圓。表面雕成獸頭形象,眼暴突,鼻朝天,嘴大張,齒外斌,耳豎起。長27.6釐米、寬26.4釐米。 [1] 
另有部分建築殘件的器形不明。T2:16,灰陶,質地疏鬆。整體呈弧狀,內壁有弧形凹槽,器身有穿孔。殘長10.3釐米、寬8.5釐米、厚1.3—3.5釐米。T1:4,黃褐陶,質地疏鬆。似磚,僅殘存一角,一邊凸起。殘長11.3釐米、厚6.5釐米。 [1] 
  • 石器
石器僅1件(T1:12)。似為石臼或石盆。砂岩質,含閃亮晶體。平沿,侈口,斜直壁。殘寬6.6釐米、殘高8.4釐米、厚2.4釐米。 [1] 

珠崖嶺城址歷史文化

珠崖嶺城址相關人物

路博德,西漢西河平州(今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境內)人。以右北平太守職跟隨霍去病抗擊匈奴有功,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封為邳離侯。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武帝拜其為伏波將軍,與樓船將軍楊僕率幾萬大軍南下,討伐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於次年冬平定,就其地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諸郡。元封元年(前110年),又遣軍自合浦徐聞渡海,取得海南島,朝廷在島上設珠崖、儋耳兩郡。路博德選擇的珠崖郡古城城址即今珠崖嶺城址。 [10-11] 

珠崖嶺城址主要爭議

  • 所處地點
珠崖嶺城址的位置主要有兩説:第一種説法是位於今遵譚鎮東譚鄉石凌村,1992年10月,原瓊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珠崖郡治遺址位於今東譚鎮東譚鄉。西漢元鼎六年設置,現存珠崖神嶺、珠崖古廟和珠崖古井”(瓊山府布[1992]3號)。第二種説法是在今龍塘鎮博撫村,在原瓊山市人民政府(瓊山府[1998]21號)公佈的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保護範圍的通告中,被稱作“漢代古城址”,但在對該城址的介紹中,又從諸多方面實物證實了該遺址為漢代郡城遺址,為研究漢珠崖郡治遺址奠定基礎。 [2] 
  • 建築時間
對珠崖嶺城址的建築時代,一種觀點認為是西漢武帝時期,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唐中、晚期,兩者的説法在時間上相差一千多年。 [2] 
  • 城址性質
部分學者認為,珠崖嶺城址是西漢武帝時期的珠崖郡城址, 另有學者認為是軍事城堡。 [2] 

珠崖嶺城址遺址價值

珠崖嶺城址是海南島已知時代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海南現存極少、較完整的古代城址,為海南島上漢至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較之古遺址、古墓葬有着許多無法替代的作用,其於許多城市的形成起因、表現出的物質文化內涵、城市的性質和作用等方面有所不同,有着許多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現象,同時對研究漢唐王朝在南疆的行政、軍事設施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2]  [13] 

珠崖嶺城址文物保護

1998年11月,漢代古城址(珠崖嶺城址)被瓊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瓊山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 
2009年5月8日,珠崖嶺城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8] 
2010年6月,瓊崖郡治遺址(珠崖嶺城址)被海口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海口市文物保護單位。 [6-7] 
2013年3月5日,珠崖嶺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珠崖嶺城址旅遊信息

  • 地址
珠崖嶺城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博撫村東珠崖嶺博撫村1號。 [14] 
  • 門票
珠崖嶺城址免費對外開放。 [14] 
  • 交通
珠崖嶺城址附近有新潭村站、潭口小學站、永昌村站等公交站點,可乘坐海口公交69路到達該城址。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