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靜芝

(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王靜芝,(1916.6.21-2002.11.17)本名大安,號菊農、霜茂樓主,晚號龍壑,筆名王方曙。祖籍黑龍江佳木斯,生於瀋陽,,寄籍北平,卒於台北。
中文名
王靜芝
別    名
大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6年6月21日
逝世日期
2002年11月17日
畢業院校
輔仁大學
出生地
瀋陽
代表作品
《詩經通釋》
《王靜芝論書叢稿》等數十種
職    稱
教授

王靜芝藝術簡介

王靜芝作品 王靜芝作品
王靜芝,(1916.6.21-2002.11.17)本名大安,號菊農、霜茂樓主,晚號龍壑,筆名王方曙。祖籍黑龍江佳木斯,生於瀋陽,,寄籍北平,卒於台北。 北平輔仁大學畢業,大學時從啓功先生習書畫,抗戰內徙重慶,又從沈尹默先生學書法。來台後任教輔仁大學,擔任中文系系主任、 所長、教授, 許多著名學者均出其門下。着有《詩經通釋》、《王靜芝論書叢稿》等數十種。曾任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等書法評審委員。
王靜芝作品 王靜芝作品

王靜芝相關評價

收藏至今,有通信聯繫的台灣名流只有兩位,一位是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另一位則是台灣輔仁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學者書畫家王靜芝教授。
瞭解王靜芝教授始於劉廼中先生,兩人當年在輔仁大學時有同學、同門之誼。1938年,18歲的劉廼中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時,比他長5歲並已娶妻生子的王靜芝(當時叫王大安)也放棄了在燕京大學經濟系的學業考入輔仁。不久,兩人同時拜在國文老師啓功(元白)先生門下,學習書畫。兩人約定,都學書法,王大安兼習國畫,劉廼中兼習篆刻。於書法則劉廼中偏重篆隸,王大安偏重行草。畢業後,王大安輾轉南方,劉廼中則留在了北平。從此兩人天各一方50年,直到1992年才再一次重逢。
頗具戲劇性的是,兩人的友誼始於書法,兩人的重逢仍緣於書法。1987年10月,劉廼中先生的六尺漢篆對聯入選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次年11月,該聯入選“大陸書法精英展”在台北“隔山畫館”展出,被一位台灣學者購得,獻給乃師——著名學者、書畫家王靜芝先生。而這位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兼文學研究所所長王靜芝教授,就是劉老思念多年的王大安先生。原來當年王大安去台灣前夕,因一次登記人員的失誤,將錯就錯更名為王靜芝。幾十年間王靜芝先生經常與弟子們談起遠在大陸的劉廼中先生,弟子們已熟記在心,這次方有“墨寶獻恩師”的舉動。1992年、1995年,劉廼中先生兩次赴台與老同學相聚。我曾以《藝苑雙峯並立兩岸翰墨奇緣》為題撰文記敍這段翰墨奇緣,發表在2002年3月《書法報》蘭亭副刊。 [1] 

王靜芝王靜芝作品

王靜芝作品欣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