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莊鄉

(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下轄鄉)

鎖定
王莊鄉,位於蓬萊區 [1]  南端,距市區約50公里,東與棲霞市寨裏鎮、南與棲霞市松山鄉、西北與村裏集鎮為鄰,總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86公頃,轄10個行政村,總人口1.18萬人。鄉政府駐於王莊村。該鄉境內有蓬(萊)豐(粟)路過境;已開通程控電話1000門。該鄉在全市各鄉鎮中地勢最高,境內主要山脈有艾山、雙角山和大柱山。艾山是全市最高峯, 海撥814米, 系蓬萊、棲霞兩市界山。艾山林場山林面積444公頃,是省級森林自然保護區、蓬萊市重要的旅遊景點。該鄉林草履蓋率達75%以上。境內的王莊河發源於艾山北麓,轉入棲霞界,注入白洋河。地下礦藏主要有花崗岩、銅、鉛、鋅、金、石英石、鉀長石等。1997年,該鄉立足於山區優勢,加快產業化步伐,使果業成為全鄉的支柱產業。 當年實現糧食總產4014噸、花生總產406噸、蔬菜總產1292噸、水果總產1.1萬噸,農業總收入6100萬元;鄉村工業完成總產值525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130萬元、利税491萬元、利潤275萬元。當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6億元、財政收入8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16元。
中文名
王莊鄉
地理位置
蓬萊區南端
人口數量
1.18萬人
行政村
10

王莊鄉發展果業生產

王莊鄉有果園面積453公頃,人均0.04公頃。1997年,該鄉果樹站利用鄉有線廣播按季節向果農宣傳果園管理、病蟲害防治知識和果業信息,向果農發放科技明白紙近萬張。當年該鎮引進蘋果、桃、巴梨、板栗、杏等新果樹苗5萬株,改造老、劣果園160公頃(佔計劃改造面積的90%);完成優質果品套袋3000萬個。當年全鄉共生產水果1.1萬噸。

王莊鄉發展多種經營

一是立足於山區優勢發展畜牧業:年內全鄉養牛600頭, 出欄肉豬5420頭,年末生豬存欄3380頭,養羊652只、兔1320只、雞20萬隻,當年實現畜牧業總收入1200萬元,佔該鄉當年農業總收入的21.8%。二是利用剩餘勞力發展工藝品加工業:年內全鄉從事棒槌花邊、梭子花邊和其它手工業加工的有4000多人,年總收入130多萬元。三是利用邊角地和房前屋後發展庭院經濟,主要種植丫腰葫蘆和幹雜果,當年創收200多萬元。

王莊鄉鼓勵發展私營經濟

1997年,王莊鄉改建了集貿市場,新增商業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新增商業網點6個、攤位16個,新培植個體工商户典型6户、私營企業5家。至年末,該鄉個體私營經濟註冊資金突破200萬元,共有個體工商户1200多户、私營企業8家,從業人員分別為600人和180人。當年該鄉個體私營經濟共實現利潤60多萬元、利税80萬元。

王莊鄉鄉辦企業改制

根據市裏統一部署,1997年王莊鄉在進行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所屬6個企業的改制工作:對蓬萊市宏達實業公司、蓬萊市植物色素廠實行產權轉讓;對蓬萊市食品機械廠實行委託經營;對蓬萊市石材廠和蓬萊市鋼板網廠實行租賃經營;對蓬萊市新光源材料廠實行股份制經營。

王莊鄉小城鎮建設

1997年,王莊鄉政府完成了駐地東西、南北大街合約1000多米綠化工程,並圍繞集貿市場新建樓房4幢,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集商業、飲食、加工、服務於一體的中心大街初具規模。

王莊鄉增強教育實力

1997年,為改變山區教學條件,王莊鄉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投資20萬元,為王莊中學購置微機25台;投資15萬元,對全鄉各中小學校舍和教學設備進行完善,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奠定了基礎。年內,王莊中學向有關學校輸送新生99人,其中升入高中的36人、進入中專的26人、進入職專的37人,萬人比居全市前茅。

王莊鄉發展農村文化工作

1997年,王莊鄉成立了社會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單位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整頓文化市場,積極開展農村文化大院建設,並由鄉文化站牽頭,對全鄉重大節目的文化活動進行全面安排。年內該鄉共組織文藝匯演4次、書畫展覽2次,徵集書畫作品300多幅;建成一類文化大院3個、二類文化大院4個、三類文化大院3個。

王莊鄉實施萬畝板栗園工程

王莊鄉在水果、幹雜果的生產上,制定了“長靠幹雜果,近靠水果”的發展思路,1997年開發了萬畝板栗園,並以王莊、宋家、車裏等村為重點,發展板栗種植基地,範圍至8個自然村。至年末,全鄉共栽植板栗樹71.1萬棵。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