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羨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鎖定
王羨,女,1961年生,南京市人,畢業於日本岡山大學基礎數學專業(交換代數方向),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礦業大學數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交換環、Grӧbner基等方面的研究.2015.7.10.-2015.8.10.日本岡山大學客員研究員.
中文名
王羨
職    稱
教授
就職院校
中國礦業大學

王羨一、教學

1.主要承擔研究生的《代數學》(原《近世代數》)、《矩陣論》和本科生的《抽象代數》、《代數與幾何》、《線性代數》、《交換代數》、《高等數學》等課程的講授.
2.教改項目:主持省級教改項目1項,主持校級教改項目2項.
(1) 建設《矩陣論》立體化教學體系,培養創新型人才(省級,主持)2015.9-2017.9.
(2)《抽象代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校級,主持)(結題,優秀)2012.9-2014.6.
(3) 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抽象代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探究與實踐(校級,主持)2015.9.-2017.9.
3.教學成果獲獎:
(1)《近世代數》課程獲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2014.(負責人)
(2)《抽象代數》課程獲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綜合類)二等獎.2014.(第一完成人)
(3)《抽象代數》課程獲中國礦業大學精品課程.2016.(負責人)
4.教學研究論文:以第一作者/獨立譯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篇.
近期代表性教學論文:
[1]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進培養創新人才,大學數學,2018,34(2):121-126.(獨立作者)
[2] 圍繞永田雅宜先生的數學—賦值環與簇的完備化定理,數學與人文(丘成桐, 楊樂主編),2017(21):198-210.(獨立譯者)
[3] “教學+項目”式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論析,煤炭高等教育,2016(5):114-117.(第一作者)
[4] 淺談抽象代數教學改革,大學數學,2015,31(2):44-47.(第一作者)
[5] Gröbner基的一個應用,高等數學研究,2014,17(1):50-53.(第一作者)
[6] 從線性代數到同調代數,數學譯林(中科院),2011,30(3):214-220.(獨立譯者)
5.指導(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1項:Gröbner基的應用.2012.6.-2013.5.(結題,考核優秀)
6.參編數學教育與教學專著1部.《漫談數學教育與教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7.11.

王羨二、科研

主持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1項;主持王寬誠教育基金國際交流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發表在SCI、EI、核心等期刊上的科研論文9篇.
1.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典型羣上自同構問題的推廣(11171343),2012.1-2015.12.
(2)有幾何背景的交換分次環的研究(11271275),2013.1-2016.12.
(3)基於多孔介質內加熱小球的混合對流同時測量地下水滲流速度與温度的方法研究(41574176),2016.1.-2019.12.
2.研究成果獲獎情況:
(1)“Grӧbner基與聯立方程式的解法”獲徐州市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2013年度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排名第一,2014.7)
3.近期代表性科研論文:
[1] Toric理想IAd的Grӧbner基,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6,46(17):243-249.(獨立作者)
[2] Grӧbner基與聯立方程式的解法,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3,42(2):326-330.(第一作者)
[3] 無限可數個變元多項式環上的動態Grӧbner基,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13,48(6):38-41.(第一作者)
[4] Local derivations of a matrix algebra over a commutative ring,數學研究與評論,
2011,31(5):781-790.(獨立作者)
[5] One type of maximal subgroups in symplectic groups over polynomial rings,Far East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36-1(2009), 37-48(獨立作者)
[6] 交換環上冪等矩陣的對角化和秩,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9,38(6):909-912.(第一作者)
[7] SZ-derivations, PZ-derivations and S-derivations of a matrix algebra over commutative rings, 數學研究與評論, 2009, 29(6): 974-984.(第一作者)
[8] On finiteness properties on associated primes of local cohomology modules and
Ext-modules,J.Korean Math.Soc. 51-2(2014), 239-250.(第二作者)
[9] Derivations of the intermediate subalgebras between the general Linear Lie algebra and the diagonal subalgebra over commutative rings Archivum Mathematicum(Brno)Tomus 44(2008),173-183(第二作者)
4.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1).第十二屆全國代數學學術會議(2010.6.蘭州大學)
(2).獲王寬誠基金資助參加“第十四屆國際代數表示論會議”並做分組報告(2010.8.日本東京)
(3).第六屆中日韓環論會議(2011.6.韓國,慶熙大學)
(4).第35屆交換環論專題研討會(2013.12.2-6.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
(5).第六界全國數學文化論壇學術會議(2016.8.19-22.蘭州,中國數學會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承辦)
(6).第八屆中日韓環論會議(2019.8.日本,名古屋大學) [1] 
參考資料
  • 1.    王羨  .中國礦業大學數學學院.2020-05-08[引用日期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