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瓚

(五代十國時期將領)

鎖定
王瓚(?—923年),太原人,五代十國時期將領。 [1] 
所處時代
五代十國
民族族羣
漢人
逝世日期
923年
本    名
王瓚

王瓚人物生平

王瓚是原河中節度使王重盈之子。天覆初,朱温平河中,追念王氏對他的舊恩,闢王瓚為賓佐。朱温即位後,王瓚歷任諸衞大將軍、兗華兩鎮節度使、開封尹。貞明五年(919年),王瓚代賀瑰統軍駐於河上。當時李存審築壘於德勝渡。八月,王瓚率梁軍五萬自黎陽渡河,將掩擊魏州,晉將李嗣源出兵抵禦。王瓚至頓丘就撤退,於楊村夾河築壘,架浮航,自滑州饋運相繼。王瓚嚴於軍法,令行禁止,但不善於機略應變。十一月,王瓚率其眾觀兵於戚城,李嗣源派前鋒出擊,俘獲王瓚的部將李立。十二月,邏騎報汴之饋糧千計,沿河而下,可以襲取。晉王李存勖遣徒兵五千,設伏等待,使騎軍沿黃河南岸西上,俘獲後梁運糧兵數千。王瓚結陣河曲,迎戰晉軍,被擊潰,部眾走保南城,王瓚自己乘小舟北渡,得以倖免。同日,獲馬千餘匹,俘斬萬級,晉軍乘勝略地曹、濮一帶。後梁末帝以王瓚失律,令戴思遠代還。
晉軍襲擊開封時,王瓚為開封府尹。後梁末帝聞晉軍將至,自登建國門樓,日夜垂泣,時不時拿着國璽對王瓚説:“吾終保有此者,系卿耳。”令王瓚檢閲市人散徒,登城為備。等到李嗣源至封丘門時,王瓚卻開門迎降。翌日,李存勖坐在元德殿,王瓚與百官待罪及進幣馬,李存勖赦免了他們。幾天後,李存勖又族誅了張漢傑等後梁重臣,王瓚聽説後“憂悸失次,每出則與妻子訣別”。郭崇韜派人安慰他。王瓚自己也伏地請死,李存勖扶起他説:“朕與卿家世婚姻,然人臣各為主耳,復何罪邪!”於是任命他為宣武軍節度副使、知開封府事、檢校太傅(一説宣武軍節度使、開封府尹)。但王瓚還是“心憂疑成疾”,於同年十二月去世。追贈太子太師。 [1] 

王瓚歷史評價

《舊五代史》:瓚雖為治嚴肅,而慘酷有家世風。自歷守蕃鎮,頗能除盜,而明不能照下。及尹正京邑,委政於愛婿牙將辛廷蔚,曲法納賄,因緣為奸。初,汴人駐軍於河上,軍計不足,瓚請率汴之富户,出助軍錢,賦取不均,人靡控訴,至有雉經者,又有富室致賂幸而免率者。及明宗即位,素知廷蔚之奸,乃勒歸田裏。然瓚能優禮搢紳,抑挫豪猾,故當時士流皆稱仰焉。 [1] 

王瓚史料記載

王瓚舊五代史

王瓚,故河中節度使重盈之諸子也。天覆初,梁祖既平河中,追念王氏舊恩,闢瓚為賓佐。梁祖即位,歷諸衞大將軍、兗華兩鎮節度使、開封尹。貞明五年,代賀瑰統軍駐於河上。時李存審築壘於德勝渡。秋八月,瓚率汴軍五萬,自黎陽渡河,將掩擊魏州,明宗出師拒之。瓚至頓丘而旋,於楊村夾河築壘,架浮航,自滑饋運相繼。瓚嚴於軍法,令行禁止,然機略應變,則非所長。十一月,瓚率其眾觀兵於戚城,明宗以前鋒擊之,獲其將李立。十二月,邏騎報汴之饋糧千計,沿河而下,可掩而取之。莊宗遣徒兵五千,設伏以待之,使騎軍循河南岸西上,俘獲饋役數千。瓚結陣河曲,以待王師,既而兵合,一戰敗之。瓚眾走保南城,瓚以小舟北渡僅免。是日,獲馬千餘匹,俘斬萬級,王師乘勝徇地曹、濮。梁主以瓚失律,令戴思遠代還。
及王師襲汴,時瓚為開封府尹。梁主聞王師將至,自登建國門樓,日夜垂泣,時持國寶謂瓚曰:“吾終保有此者,系卿耳。”令瓚閲市人散徒,登城為備。洎明宗至封丘門,瓚開門迎降。翼日,莊宗御元德殿,瓚與百官待罪及進幣馬,詔釋之,仍令收梁主屍,備槥櫝權厝於佛寺,漆首函送於郊社。居數日,段凝上疏奏:“梁朝掌事權者趙巖等,並助成虐政,結怨於人,聖政惟新,宜誅首惡,以謝天下。”於是張漢傑、張漢融、張漢倫、張希逸、趙縠、朱珪等並族誅,家財籍沒。瓚聞諸族當法,憂悸失次,每出則與妻子訣別。郭崇韜遣人慰譬之,詔授宣武軍節度副使,知府事,檢校太傅如故。(《歐陽史》雲:瓚伏地請死,莊宗勞而起之曰:“朕與卿家世婚姻,然人臣各為主耳,復何罪邪!”因以為開封尹,遷宣武軍節度使。)瓚心憂疑成疾,十二月卒。贈太子太師。
瓚雖為治嚴肅,而慘酷有家世風。自歷守蕃鎮,頗能除盜,而明不能照下。及尹正京邑,委政於愛婿牙將辛廷蔚,曲法納賄,因緣為奸。初,汴人駐軍於河上,軍計不足,瓚請率汴之富户,出助軍錢,賦取不均,人靡控訴,至有雉經者,又有富室致賂幸而免率者。及明宗即位,素知廷蔚之奸,乃勒歸田裏。然瓚能優禮搢紳,抑挫豪猾,故當時士流皆稱仰焉。 [2] 

王瓚新五代史

瓚,重盈之諸子也,梁太祖已執珂,自領河中節度使,以瓚為吏。瓚事梁,為諸衞大將軍,泰寧、鎮國軍節度使。末帝時,為開封尹。貞明五年,代賀瑰為北面行營招討使。是時,晉已城德勝,瓚自黎陽渡河攻澶州,不克,退屯楊村,扼河上流,與晉人相持經年,大小百餘戰,瓚卒無功,末帝遣戴思遠代,瓚復為開封尹。莊宗自鄆入京師,末帝聞唐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為,自持國寶,指其宮室謂瓚曰:“使吾保此者,系卿之畫如何耳!”唐兵已過宛朐,瓚驅率市人登城拒守。唐兵攻封丘門,瓚開門迎降,伏地請死,莊宗勞而起之曰:“朕與卿家世婚姻,然人臣各為主耳,復何罪邪!”因以為開封尹,遷宣武軍節度使。已而故梁臣趙巖、張漢傑等相次誅死,瓚以憂卒。贈太子太師。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