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燦芝

鎖定
王燦芝(1901年8月—1967年),字桂芬,1901年8月生,秋瑾烈士的女兒。因她母親秋瑾(在湘潭市由義巷王家生活8年)別號“鑑湖女俠”,故取別名“小俠”,以繼母志。1907年6月秋瑾就義於紹興時,燦芝僅6歲。1920年王燦芝入上海竟雄女校。1928年春,燦芝得政府資助,赴美留學,入紐約大學讀航空專科學習。畢業後回國,在航校擔任教授和編譯工作。以後她又致力於母親秋瑾的遺稿整理工作。1953年,王燦芝去台灣,在台北繼續從事航空教育。1967年在台灣逝世,終年66歲。 [6] 
中文名
王燦芝
外文名
Wang Canzhi
別    名
小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1年8月
逝世日期
1967年
畢業院校
美國紐約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
出生地
湘潭

王燦芝人物生平

1901年8月25日 [7]  ,王燦芝生於湖南雙峯縣。母親秋瑾在紹興就義時她才6歲,兩年後其父又病逝。王燦芝與大她3歲的哥哥王沅德被接回老家,家破人亡的巨大變故,給這對小兄妹留下永遠無法解脱的陰影。苦命的小燦芝卻繼承了母親的稟性與長處。她三歲即讀《三字經》、《千字文》,以至詩詞駢文過目可誦。十五六歲即文采飛揚,揮筆成章。她喜好翰墨,筆勢奔放,全無閨秀柔弱之狀。更可貴者,小燦芝為人豪爽仗義,每每慷慨解囊助人為樂。她依稀記得幼時在湖南神衝老家,母親喜歡舞拳弄刀、吟詩放歌,常常半夜聽到她皮鞋的“嗒嗒”聲。小燦芝也因此喜好武術,拜名師勤學拳腳刀劍,自詡“小俠”,頗得“鏡湖女俠”之遺風。她一心想長大後追尋殺害母親的元兇,報仇雪恨。她以秋瑾詩句“為人須作人中雄”為信條,期盼有朝一日創辦秋瑾學校,紀念偉大的母親。
辛亥革命後,作為烈士的遺孤,王燦芝得到國民政府和秋瑾好友的悉心關照。1920年,在母親生前好友資助下,哥妹倆來到上海,23歲的哥哥源德入讀正風大學,19歲的王燦芝進了王金髮姚勇忱等人為紀念秋瑾創辦的競雄女校,該校曾得到孫中山的關懷,校長是徐自華。“競雄”乃秋瑾的字,徐自華早年在湖州潯溪女校任校長時與執教的秋瑾關係甚密,成為摯友。
王燦芝從競雄女校中學部畢業後,留校協助徐自華處理校務。1925年由徐自華推薦,她接任競雄女校校長。當時學校經費拮据,運轉困難,她決定外出募捐,找到國民黨元老、孫中山機要秘書邵元衝求助,邵當即為她寫了幾封介紹信,順利獲得捐款。此時王燦芝已知殺害母親的元兇乃原紹興知府貴福,她做夢都想親手殺死這個仇敵,但他卻像人間蒸發般不知去向。這期間,王燦芝給人的印象是:説話大嗓門,走路大步子,穿着打扮猶如男子,大杯喝酒一飲而盡,大有“不讓鬚眉”之風。
1927年,王燦芝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行政系學習。不久她想去“留洋”,在得到國民政府補助後,於1928年赴美留學。在美國,她先入華盛頓大學。她見美國人對航空興趣極高,達到瘋狂程度,加之美國政府倡導,使美國空軍和民用航空飛速發展,心氣極高的王燦芝不由為之心動。當時老外將中國人視為“劣等民族”、“東亞病夫”,每每不屑一顧,更甭説中國的航空業了。王燦芝氣恨之極,決定學習航空,為國爭光一洗恥辱。她寫下《自況》一詩表明心跡:“浪跡塵寰年復年,壯懷每欲着先鞭。救國但憑忠義膽,骨愈嶙峋志愈堅。”
27歲的王燦芝順利考上紐約大學航空專業,攻讀飛機制造及航空技術。兩年裏她宵衣旰食卧薪嚐膽,以優異成績完成航空教育、飛機工程、駕駛學、無線電等全部課程,頗得導師好評。她多次駕機飛上藍天,她的颯爽英姿和嫺熟技藝鎮住了美國人,美國航空界贊她為“東方女飛將”。
1930年5月,王燦芝學成返國。作為我國首位女飛行員、首位“留洋”飛機女專家和首位航空女教官,王燦芝自然大名鼎鼎炙手可熱,榮膺“中國女界航空第一人”的美譽。她先後在國民政府航空署、軍政部航空學校任職任教,為培養中國飛行員殫精竭慮。外人驚羨的目光和優越的待遇,並未使王燦芝心滿意足,她反而常常憂從心來:於公——外敵覬覦已久、神州內戰不休、百姓積貧積弱,自己滿腹才學和報國理想難以施展;於己——殺害至親的大仇至今未報、惡人不知去向……她寫詩疾呼“惟望高熱奮勇直追,雪神州之恥,而慰先總理暨先烈在天之靈!”
長年的奔波攻讀,讓王燦芝錯過婚戀的黃金期,此時她已是“大齡青年”,單身貴族難免引來四周猜疑的眼球。眾人勸説下,1932年她終於答應嫁人,對象是曾經留學法國、著有《歐美考察記》、擔任漢陽兵工廠廠長的廣東才俊黃公石。女為航空精英,男乃槍炮專家,堪稱志同道合門當户對,婚後自是伉儷情深其樂融融。但工作之餘,王燦芝仍不忘搜尋秋瑾遺稿和仇人下落。
1931年夏,王燦芝偶然獲悉殺母元兇貴福藏匿於長春。原來殺害秋瑾後,貴福膽戰心驚潛回北京,改名趙景琪,窺測時機以圖東山再起。後又竄至東北,為日本籌建偽“滿洲國”充當走狗。如此國賊家敵,豈容他逍遙法外集國仇家恨於一身的王燦芝拍案而起,決定親赴東北手刃宿敵。不料動身前夕,“9.18”事變爆發,形勢驟變。遺憾的是,等到八年抗戰結束,貴福已經一命嗚呼。王燦芝為未能手刃仇人遺恨萬分,她久久跪在母親墓前,深感對不起先人,悲慟之淚奪眶而出。巨大的悲痛嚴重挫傷了王燦芝的身體,她再難重返藍天了。
1935年,王燦芝生下女兒王焱華。抗戰勝利後母女倆居住上海,王燦芝潛心收集、整理母親遺稿,並將她的事蹟用英文介紹到國外。1951年,經周恩來總理特許,王燦芝移居香港,臨行前將收集的珍貴秋瑾材料悉數贈予國家。兩年後王燦芝從香港去台灣,先後編撰出版《秋瑾女俠遺集》、《秋瑾革命傳》等書。前者收集秋瑾詩作111首、詞38闋、歌3首及雜文、譯作多篇,附圖30幅,首頁為孫中山“巾幗英雄”手跡。後者為十七回、十餘萬字傳記體小説,英譯名《偉大的犧牲》,書尾收錄王燦芝所寫緬懷母親的詩作。兩書均署名秋燦芝,出版後反響強烈。1967年王燦芝在台北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66歲。 [4] 

王燦芝人物作品

王燦芝編:《秋瑾女俠遺集》,北京:朝華出版社2018年版。
王燦芝:《讀<六月霜>後之感想——關於先母秋瑾女士》,郭延禮編著:《解讀秋瑾》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王燦芝:《我的家庭和生活史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紹興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紹興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84年版。
王燦芝:《呈送先慈遺物雙龍翡翠玉鐲一雙陳列革命黨史料陳列館序》,《上海婦女》1938年第4期。
王燦芝:《紀秋瑾烈士與其女(附圖、照片)》,《中國畫報》(上海1936)1936年第5期。
王燦芝:《關於先母秋瑾女士》,《人間世》1935年第28期。
王燦芝:《留美學習航空之回憶》,《中華》(上海)1931年第6期。

王燦芝親屬關係

王燦芝母親秋瑾,1875年生於紹興的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秋瑾救國情切,憤然賦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她不願“與世浮沉,碌碌而終”。1904年,她毅然衝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縛,隻身東渡日本求學。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後,她被推為同盟會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還聯絡當時留日女學生陳擷芬發起組織了中國最早的婦女團體“共愛會”, 自己任會長。清政府勾結日本政府,頒佈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壓迫留日學生,秋瑾憤然回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1906年,她由徐錫麟介紹,加入了光復會。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設立革命機關,並主持《中國女報》,第一個提出創建“婦人協會”的主張,為近代婦女解放吹響了第一聲號角。1906年,秋瑾返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大通學堂原為徐錫麟、陶成章等創辦,是光復會訓練幹部、組織羣眾的革命據點。1907年5月,徐錫麟準備在安慶起義,秋瑾在浙江等地響應。但徐錫麟起義計劃泄露。7月6日,安慶起義失敗,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區起義計劃完全泄露,她決心做中國婦女界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人,堅決留在大通學堂與前來包圍的清軍作殊死戰鬥。因寡不敵眾,秋瑾不幸被捕,同年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慷慨就義。 [10] 
王燦芝父親王廷鈞,祖籍是今湖南省雙峯縣荷葉鄉神衝村,祖父王黻臣是當地的大富户,有“百萬富翁”之稱,並且是清末重臣曾國藩的表兄弟。 [5] 
王燦芝丈夫黃公柱是留法學生, [4]  1888年生於惠州府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在日本加入同盟會。曾參加武昌起義,歷任許崇智部炮團長、旅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作戰參謀,漢陽兵工廠少將廠長。1928年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軍械處少將處長。1932年,與王燦芝結婚。1935年10月後分別任湖北第八區和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1936年任廣東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少將保安司令兼惠陽縣縣長。期間,向各界籌募萬金建惠州“中山紀念堂”;組建“惠州西湖整理委員會”,任委員,參與建設西湖。1938年北上抗日,參加保衞武漢大會戰。1939年2月至1945年7月,任重慶抗日遊擊總司令部中將總司令,守衞重慶6年多。著有《歐美考察記》。1945年逝世。 [8]  (一説是黃公柱1945年9月授陸軍中將,1946年7月退役。) [9] 
王燦芝的女兒王焱華曾在上海市從事教育工作,於1990年代移居美國。 [2]  王焱華丈夫許德, [3]  是位美術老師。兩人育有兩子一女。 [5] 
王燦芝哥哥王沅德,1897年生。曾任漢口江聲日報社社長,後返湘從事工商業,成為新羣學校的校董。1949年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王沅德到湖南文史館工作,1955年去世。 [11] 
參考資料
  • 1.    《秋瑾女兒王燦芝,學武立志為母復仇》,《瀟湘晨報》2016年2月28日,第A07版
  • 2.    《新民晚報》:秋瑾之女曾就讀大夏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9-29]
  • 3.    《秋瑾後人、“中國第一女飛將”王燦芝之女王焱華訪問我校》,《華東師範大學報》2011年11月15日,第2版
  • 4.    《大公報》:中國首位女飛行員王燦芝  .華東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9-29]
  • 5.    史鑑:《秋瑾之女——王燦芝傳奇》,《文史春秋》2013年第1期,第45-50頁
  • 6.    政協湖南省湘潭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編,湘潭文史  第13輯  遊子春秋,,1996.12,第236頁
  • 7.    徐青:《秋瑾之女競選信函首次面世》,《浙江檔案》2011年第11期,第24頁
  • 8.    徐志達主編,惠州近代歷史圖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08,第225頁
  • 9.    陳予歡:《民國廣東將領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頁
  • 10.    【黨史課堂】秋瑾:鑑湖女俠千古巾幗英雄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3-09-29]
  • 11.    佘意明著,株洲文明史略,嶽麓書社,2015.05,第19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