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樂平

(民主革命家)

鎖定
王樂平(1884年12月8日—1930年2月18日)(概述圖來源:[3]) [3]  ,名者塾,字樂平。生於山東諸城王家樓子(今五蓮縣院西鄉西樓子)。18歲中秀才,爾後在家務農。1906年入山東高等學堂就讀,1907年加入同盟會。時清廷以山東礦產為抵押向德帝國主義借款。他參加“保礦會”,力倡反對清廷,被開除學籍。1909年夏,復入山東省立法政學堂,仍積極從事革命活動。
1920年冬,陳獨秀函約他在濟南組建共產主義小組,他則將王盡美、鄧恩銘推薦給陳獨秀。1921年同王盡美等共產黨人出席共產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和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924年1月同王盡美等六同志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主持國民黨山東黨務,建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山東臨時黨部。1926年1月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在北伐革命中,任武漢政府的湖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兼電信局長。在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擁護國民黨的三大政策,反對蔣介石的軍事獨裁。1928年6月主辦《前進》刊物,宣傳改組國民黨,反對蔣介石叛變革命。1930年2月18日,王樂平不幸遭到殺害。 [1] 
中文名
王樂平
別    名
名者塾,字樂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4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
1930年2月18日
畢業院校
山東政治學堂 [3] 
出生地
山東省諸城縣
代表作品
《秦隴紀程》等 [2] 

王樂平人物生平

王樂平(1884—1930),名者塾,字樂平,五蓮縣許孟鎮西樓子村人。1902年考中秀才。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夏,考入山東高等學堂,次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從此走上革命道路。1909年夏重返濟南,考入山東法政專門學堂繼續求學。1911年(宣統三年)在山東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是山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王樂平參入組織了山東獨立的革命活動。1912年,王樂平晉京謁見孫中山,赴煙台軍政府任秘書長。不久山東臨時議會成立,王樂平被選為省議員,任《齊魯日報》主編。1914年,王樂平流亡甘肅。1916年6月,王樂平返回山東並恢復省議員職務。1918年9月,當選為山東省第二界省議會議員兼秘書長。1922年10月,當選為國會參議員。1923年秋,離京南下,尋求革命道路。
1924年1月,王樂平出席國民黨“一大”,並在一屆一中全會上被委為山東臨時委員會籌備員,返回山東建立國民黨組織。是年4月,在濟南成立國民黨山東臨時省黨部,王樂平被推為執行委員。此後,王樂平與王盡美等人,共同開展工人、農民、婦女運動等各項工作,發動組織“反帝國主義大同盟”,在《十月》旬刊上發表對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猛烈抨擊的文章,為國共兩黨互相團結,順利結成革命統一戰線做出了巨大貢獻。
1925年1月,王樂平作為山東代表之一,與王盡美、路有於等出席了在北京大學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大會,並被推舉為總會籌備委員會主席。同年2月20日,起草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及全國總會章程。3月1日,參加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不久,赴北京參加全國國民會議促成會第一次會議,被推舉為常務委員。同年7月,國民黨山東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召開,與共產黨人共同成立了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王樂平當選為執行委員。此後,張宗昌督魯壓迫愈緊,王樂平被迫出走北京。
1926年1月,王樂平代表山東參加了國民黨“二大”,並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同年“三.一八”反帝愛國鬥爭中,王樂平作為天安門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和與段其瑞交涉的五代表之一,遭到突然襲擊而致傷亡200餘人,自己也身受重傷。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衞相繼背叛革命。寧漢合作後,王樂平與陳公博、顧孟餘等人因不容於當時的南京統治集團,於1928年冬天成立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社會上簡稱改組派),改組派總部設在上海,1929年1月陳去法國,王樂平成為實際上的總負責人。1929年2月發表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改組派發展很快,在浙、蘇、魯等10餘省市以及日本、越南、法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都相繼建立了支部,會員遍佈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各大學校以及全國各省市的國民黨組織,聲勢浩大。
1929年5月,王樂平在上海主持成立“護黨革命大同盟”,發表《宣言》及《緣起》兩個文件,歷數蔣介石背叛革命篡奪北伐勝利果實、窮兵黷武、攻桂迫馮實行個人專制等罪狀。王樂平成了蔣介石的眼中釘,因而派親信陳希曾到上海,囑令特務頭子楊虎派打手7人,於1930年2月18日深夜,闖入法租界邁爾西愛路314號辦公室,亂槍狙擊。王樂平身中七彈,當即身亡,時年46歲。 [5] 

王樂平人物爭議

1920年共產黨小組創建時,因為王樂平是山東很有聲望的進步知識分子,是新文化的傳播者,與陳獨秀相識,所以1920年夏陳獨秀寫信給山東的王樂平,讓他在濟南組織共產黨小組。過去回憶資料,認為王樂平信仰三民主義,並不信仰馬克思主義,因而他沒有參加共產黨小組工作,只向陳獨秀介紹了三個學生。
但是據從俄羅斯國家檔案館移交我國中央檔案館的共產國際檔案中發現,共產國際執行局於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填寫的代表《調查表》中,王樂平填的是共產黨員。在該表“中國共產黨部”部分有山東代表:王盡美、鄧又銘(鄧恩銘)、王居一(王樂平)王福源(王復元)、王筱錦(王象午)。表中到達蘇俄邊界的時間、地點、入蘇的目的和政治身份都填寫的很清楚。
從山東代表參加大會組成來看,並鑑於當時王樂平的地位、影響和思想狀況看,他加入共產黨,並應陳獨秀函約,在濟南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張國壽也與他早有來往。張國泰回憶:“他(王樂平)曾在上海各界聯合會和我共同工作過。”因此,王樂平在濟南籌建共產黨組織是確切可信的。但是,王樂平從蘇俄回國後在山東建立平民學會,自任會長,創辦學校和刊物,轉而宣傳三民主義,完全站在了國民黨一邊,同共產黨脱離了組織關係。 [4] 
參考資料
  • 1.    車吉心,梁自絜,任孚先主編. 齊魯文化大辭典[M].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第347頁。
  • 2.    餘世誠,劉明義著. 中共山東地方組織創建史[M]. 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 1996.01,第176頁。
  • 3.    鄭自來,徐莉君主編. 武漢臨時聯席會議資料選編 1926.12.13-1927.2.21[M].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04.08,第395頁。
  • 4.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編. 上海革命史資料與研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2,第423頁。
  • 5.    五蓮縣政府 民國名人 王樂平  .五蓮縣政府[引用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