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守仁故居和墓

鎖定
王守仁故居和墓,分別位於浙江省餘姚市餘姚鎮龍泉山北麓武勝門路和紹興市柯橋區蘭亭街道鮮蝦山麓,王守仁故居總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其中瑞雲樓是王守仁當年出生的地方。王守仁墓建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 [2] 
王守仁故居和墓由王守仁故居和王守仁墓組成。王守仁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建築沿中軸線由南往北依次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瑞雲樓、後罩屋,大廳兩側有廂房。王守仁墓坐北朝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墓冢直徑10米,神道全長70餘米,百餘級台階,分四層平台,全部用石材雕砌,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御賜“名世真才”題額並建四柱沖天式石牌坊於墓前。 [2-3] 
2006年5月25日,王守仁故居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王守仁故居和墓
地理位置
浙江省餘姚市餘姚鎮龍泉山北麓武勝門路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街道鮮蝦山麓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555-3-258

王守仁故居和墓歷史沿革

明嘉靖八年(1529年),王守仁墓始建,墓地為其生前所親擇,死後由弟子王畿等扶柩回紹興安葬。
清乾隆年間,王守仁故居主體建築瑞雲樓被焚燬。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御賜“名世真才”題額並建四柱沖天式石牌坊於王守仁墓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守仁九世孫增生、昆泰、昆潮等,以王守仁墓碑歲久無存,請文於學使朱珪,朱珪為補撰墓表,侍講梁同書書之。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紹興知府李亨特立石並勒跋於碑陰。 [2-3]  [4]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國民黨駐紹部隊將領陶廣樹亦曾為王守仁墓撰文立碑。
1987年,王守仁墓除墓冢外,基本無存。
1988年9月,紹興縣文物部門在日本友人的贊助下對王守仁墓進行全面整修,至1989年3月竣工。 [4] 
1996年,由余姚市政府撥款,在瑞雲樓火燒場遺址上借用別處拆遷的明代建築材料,仍按明代風格,參照古文獻《瑞雲樓記》所述原樣在原址修建。 [3] 
2005年,餘姚市政府再次撥款8000餘萬元,對王陽明故居範圍內的88户居民進行整體搬遷,修繕門廳、轎廳、後罩屋、東西花廳等建築,復原歷史場景,完善有關陳列。 [6] 

王守仁故居和墓建築格局

王守仁故居和墓由王守仁故居和王守仁墓組成。王守仁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在建築設計和營邊上反映出明代斷東官官建築的一些典型特點,各幢建築結構嚴謹,按中軸線對稱分佈,主次建築分佈有序,整個故居既給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莊和典雅之氣度,故居建築自南至北沿中軸線分別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及瑞雲樓、後罩屋。王守仁墓坐北朝南,主要由墓冢和墓道等組成,順依山勢,逐級升高。 [3]  [4] 

王守仁故居和墓主要建築

王守仁故居和墓王守仁故居

  • 瑞雲樓
瑞雲樓是王守仁故居主體建築,為重檐硬山、五間二弄的二層木結構樓房,建築面積達到532.56平方米。樓下明間檐下懸有現代書畫家史樹青先生題寫的“瑞雲樓”匾,明間前檐柱的楹聯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內檐柱的檐聯為“曾將大學重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此樓主體在清乾隆年間被焚燬,1996年在原址復建。現樓下佈置有《王陽明史蹟陳列》,展示了王陽明生平所至的各地遺述圖片以及他留下的詩文名篇及部分實物資料,系統介紹了王陽明”一生的業績成就。 [3] 
王守仁故居

王守仁故居和墓王守仁墓

王守仁墓背山面水,順依山勢,逐級升高,主要由墓冢和墓道等組成。墓冢呈圓形,朝向南偏西,直徑10米,高3米多,周邊砌石圍護,上覆封土;正面橫置墓碑一方,高0.85米,寬2.8米,上鐫書法家沈定庵書寫的“明王陽明先生之墓”八個隸書大字。墓前設石祭桌。墓道全長70餘米,寬23米,依山而築。墓道平台東側立有《重修王陽明先生墓碑記》一通。墓冢與墓道之間有上下兩層平台相接,其四周用石欄圍護,間以望柱,柱頭雕刻蓮花紋;兩層平台間有東西向台階相連。 [4] 
王守仁墓

王守仁故居和墓歷史文化

王守仁故居和墓相關人物

王守仁(1472~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祖籍山陰,生於餘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後因功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病逝於南安(今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舟中,歸葬紹興花街,諡號文成。王守仁倡導“心學”,主張“知行合一”,以“致良知”為主旨,開創了姚江學派。他的學説,在明代中葉後影響遠及日本、朝鮮,其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傳世。 [4] 

王守仁故居和墓歷史典故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陽明先生誕生於瑞雲樓。當時此樓是王陽明之父王華中狀元之前向莫氏租的。王陽明在此度過了童年生活。待王華任職京師,即擇地龍山裏構築新居,此樓又租給錢氏。至明弘治九年(1496年),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大儒錢德洪亦降生於此樓,實乃歷史之巧合。待王陽明貴顯,每當回餘姚,必指點樓中藏胎衣處,顧念到母親和祖母,因自己軍務繁忙,對母、祖不得生養死殮,每每引起長時間的痛苦。 [3] 

王守仁故居和墓保護措施

1997年3月,王守仁故居被餘姚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餘姚市文物保護單位。 [5] 
2006年5月25日,王守仁故居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王守仁故居和墓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王守仁故居和墓位於浙江省餘姚市餘姚鎮龍泉山北麓武勝門路。 [2] 
王守仁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街道鮮蝦山麓。 [2] 
  • 交通信息
乘坐餘姚市內公共交通餘姚301東線至武勝門站下車,步行680米可達王守仁故居。
乘坐紹興市內公共交通3B路、3A路、3路至花街站下車,步行440米可達王守仁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