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真仙人詞

鎖定
《玉真仙人詞》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是作者李白於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遊終南山,在樓觀見到玉真公主,希望得到舉薦,獻的一首詩,全詩運用比喻手法盛讚玉真公主仙風道骨。後來,玉真公主果真把李白舉薦給唐明皇
作品名稱
玉真仙人詞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作    者
李白

玉真仙人詞作品原文

玉真公主形象 玉真公主形象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1,時往太華2峯。
清晨鳴天鼓3飆欻騰雙龍4
弄電5不輟手,行雲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6,王母7應相逢。 [1] 

玉真仙人詞創作背景

李白二十四歲離開家鄉,十多年來一直尋找適合自己的政治機遇,因唐代科舉,需要檢驗身份。鄉中的學子,經過初選後,首先要到尚書省報到,尚書省的户部負責對考生的身份進行考查,即細查考生的家狀,內容包括籍貫及三代名諱。故李白亟需有貴人推薦,因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是修道之人,和道家方面的人頗有些來往。於是經元丹丘推薦,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就和玉真公主見了面,希望得到舉薦,走上政治道路,便獻上了此詩。

玉真仙人詞註釋譯文

玉真仙人詞詞句註釋

1、玉真仙人:玉真公主。
2、太華:華山。
3、鳴天鼓:道家的一種法術。
4、飈欻,讀biāoxū,迅疾貌。騰龍,猶駕龍,乘龍。
5、弄電:《太平御覽》卷一三引《漢武內傳》:“西王母曰:東方朔為太山仙官,太仙使至方丈,助三天司命,朔但務山水遊戲,擅弄雷電,激波揚風,風雨失時。”
6、少室:在河南省登封縣北,主峯玉寨山為篙山最高峯。
7、王母:即西王母。

玉真仙人詞白話譯文

玉真公主真是真人啊,時時來往於華山太華峯修道。
一清早就起來叩齒鳴天鼓,練氣時雙龍迅速騰起。
不斷將全身元氣聚集,如電如虹,行蹤如白雲來去飄忽。
何時去少室山?在那裏一定可以與王母娘娘相逢。

玉真仙人詞作品鑑賞

玉真仙人詞,這首詩盛讚玉真公主的神仙生涯極其行跡。説她前往華山,作“鳴天鼓”之術,又乘龍上天,雙手弄電,行於雲而無蹤跡,最後到嵩山,與西王母相逢。全詩一氣呵成,連用往、鳴、騰、弄、行、逢等動詞,顯得這位“仙人”行跡飄忽,行為不凡。

玉真仙人詞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秦安),隋末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附近)。出生地有碎葉、蜀中諸説。少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開元六年(718),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今四川三台)等地。開元十二年(724),離開故鄉,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開元十三年(725)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足跡遍長江中下游地區。天寶元年(742),詔徵入長安,供奉翰林。天寶三載(744).因權貴讒毀,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在洛陽與杜甫相遇,同遊梁宋。安史之亂起,受永王李磷邀入幕府。永王兵敗後,被判罪長流夜郎。中道遇赦放還。後卒於當塗(今屬安徽)。有《李太白文集》。 [2] 

  
詩人李白 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
  • 1.    《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4頁
  • 2.    林文詢主編 .詩意成都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16.05: 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