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獐毛

鎖定
獐毛(拉丁學名:Aeluropus sinensis (Debeaux) Tzvelev)是禾本科、獐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有長匍匐枝,稈高可達35釐米,具多節,節上多少有柔毛。鞘口常有柔毛,葉舌截平,葉片無毛,通常扁平,圓錐花序穗形,其上分枝密接而重疊,穎及外稃均無毛,或僅背脊粗糙,花葯線形。穎果卵形至長圓形。
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山東、江蘇諸省沿海一帶以及河南、山西、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等省區;生於海岸邊至海拔3200米的內陸鹽鹼地。
獐毛為沿海一帶優良固沙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獐毛
拉丁學名
Aeluropus sinensis (Debeaux) Tzvelev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獐毛屬
獐毛
命名者及年代
(Debeaux) Tzvel.,1968

獐毛形態特徵

獐毛
獐毛(5張)
多年生低矮草本, [2]  通常有長匍匐枝,稈高15-35釐米,徑1.5-2毫米,具多節,節上多少有柔毛。葉鞘通常長於節間或上部者可短於節間,鞘口常有柔毛,其餘部分常無毛或近基部有柔毛;葉舌截平,長約0.5毫米;葉片無毛,通常扁平,長3-6釐米,寬3-6毫米。 [6] 
圓錐花序穗形,其上分枝密接而重疊,長2-5釐米,寬0.5-1.5釐米;小穗長4-6毫米,有4-6小花,穎及外稃c均無毛,或僅背脊粗糙,第一穎長約2毫米,第二穎長約3毫米,第一外稃長約3.5毫米。 [3]  穎果卵形至長圓形。 [2] 

獐毛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岸邊至海拔3200米的內陸鹽鹼地。 [3]  耐鹽力強,獐毛通常位於海堤外側,分佈在專性鹽生植物沒羣落外緣,很少受海潮的影響,隨着地下水位降低,土壤逐漸脱鹽,獐毛羣落在灘塗地勢較高的灘塗台地上,多呈小片狀分佈。獐毛羣落結構簡單,常為單優勢種,在沿海灘塗土壤含鹽量1%的情況下,羣落總蓋度為70-90%左右,僅有少量中華補血草鹽地鹼蓬散生。獐毛羣落為不穩定羣落類型,常受颱風影響或受海水浸而消失,後被鹽地鹼蓬所更替,或被白茅羣落所演替。 [4] 

獐毛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山東、江蘇諸省沿海一帶以及河南、山西、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等省區。 [3] 
獐毛 獐毛

獐毛生長習性

獐毛在含鹽量1.0%的鹽土生態環境中,生活力極為旺盛,繁殖力和競爭力強,並能吸取大量的鹽分,但不在體內積累,隨蒸騰作用排出體外,故稱為泌鹽植物。 [4] 

獐毛主要價值

  1. 指示作用。獐毛為鹽漬土指示植物,也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其匍匐莖生長繁茂,覆蓋地面,對海堤、海灘有固土防衝濁作用。 [4] 
  2. 藥用。獐毛全草入藥,能清熱利尿、退黃。主治急慢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肝硬化、肝腹水等。
  3. 抗性基因庫。鹽鹼地上的獐毛具有很強的抗旱性和抗鹽性,對不良環境具很強的適應能力,是具利用潛力的、可貴的抗性基因庫。雖然現在還很難看出它的優越性和可貴性,但它確是未來基因庫的重要物質。 [4] 
  4. 改良生態環境。獐毛有密集的匍匐莖和龐大的根系,覆蓋在鹽鹼地上,有很強的固定土壤的作用。而且獐毛抗鹽能力很強,利用密集的枝葉遮蓋灘塗濕地,能降低鹽鹼地表面的水分蒸發,利用降落的枝葉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獐毛能減少鹽鹼地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狀,連接食物鏈,防止生態網絡短路。獐毛還能保護天敵,壓制病蟲害,在生態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美化環境,減少污染。覆蓋光板地的情況鹽鹼地上的獐毛,雖然沒有美麗、鮮豔的花朵供人們觀賞,但是它分佈在沿海灘塗上,形似草坪,能覆蓋地面,形成綠色地被,改善鹽鹼地的土壤結構,是名副其實的鹽鹼地改良的“開拓者”和“先鋒植物”。就生態學而言,獐毛還具有吸收廢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能力,能夠吸滯煙塵和粉塵,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淨化污水等生態作用。 [4] 
參考資料
  • 1.    獐毛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3-31]
  • 2.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10(1)卷[M].科學出版社.1990:3
  • 3.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10(1)卷[M].科學出版社.1990:5
  • 4.    董必慧,楊小蘭.江蘇沿海灘塗泌鹽植物——獐毛的形態特徵及經濟性狀[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6年,第5期:25-26
  • 5.    獐毛 Aeluropus sinens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3]
  • 6.    獐毛|Aeluropus sinensi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