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鎖定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為主要完成單位的科研項目
中文名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主要獎項
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研究前提和過程

2003年,中國石化在四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2005年,中國石化啓動了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2006年全面開展了普光氣田開發建設,挑戰特大型、超深、複雜山地高含硫氣田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川氣東送”工程的主供氣源。
普光氣田是公認的世界級難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超深高含硫氣田儲層特徵及滲流規律複雜,投資風險高,必須攻克少井高產高效開發的技術難題;二是高含硫化氫天然氣腐蝕性極強,普通鋼材幾小時就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必須攻克腐蝕防護技術難題;三是天然氣高含硫化氫和有機硫,必須攻克高含硫天然氣特大規模深度淨化和硫磺安全儲運的難題;四是硫化氫濃度達1000ppm就會致人瞬間死亡,普光氣田高達150000ppm,必須攻克高含硫氣田安全控制難題。 [1] 
2013年1月,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大學參與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以及一個專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建立了國內首座複雜山地油氣田應急救援基地,研發了全氣田四級關斷聯鎖控制技術,確保了生產安全。
該項技術管控“零缺陷、零容忍”,建立了四道“門閂”,形成了“技術設計無缺失、監測控制無缺位、培訓演練無缺員、應急救援無缺憾”的安全控制鏈,對氣田開發生產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監控管理,實現了鑽井“噴不出”、作業“堵得住”、生產“不泄露”、監測“測得準”、關斷“關得嚴”、救援“反應快”。普光氣田開發建設的幾年間,鑽井施工、投產作業零事故;天然氣集輸站場、管道、淨化廠泄漏監測準確率100%。
為了提高風險防範能力,普光氣田逐步完善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摸索出“高含硫天然氣泄漏複雜山地擴散數值模型”,劃定了危險區域,共設置9個基站、387個廣播點,預警範圍覆蓋了氣田周邊8個鄉鎮的8萬餘人口。氣田還與附近村莊,建立了三級企地應急疏散聯動機制,在川東北建立了應急救援中心,擁有消防坦克、強風車等國內一流的先進裝備63台,具備氣防、消防、醫療救護、環境監測、泥漿配送五大應急救援功能。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主要完成人

曹耀峯,孔凡羣,王壽平,曾大乾,沈琛,劉一江,陳惟國,姜貽偉,張慶生,李明志,孫麗麗,劉傳喜,孫曉春,趙金洲,鄧雲峯,胡羣愛,劉德緒,徐衞東,盛兆順,王召民,吳信榮,張世民,閆光慶,楊發平,畢建霞,侯樹剛,吳曉東,尹太舉,張忠鏵,許文妍,安兵濤,李浩,王衞紅,郭肖,陳長風,劉地淵,古小紅,趙開良,朱德華,熊良淦,郭強,靳秀菊,龔金海,彭鑫嶺,陳道元,張文昌,黃雪松,苗宏,劉曉敏,劉紅磊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主要完成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