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物聯網

(2019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物聯網》是2019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物聯網
作    者
羅志勇
出版時間
2019年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
9787115493378

物聯網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全面,簡繁得當,語言文字簡明樸實,圖文並茂。書中系統地介紹了RFID原理和系統設計、以及應用系統。共分9個章節,第一章介紹了RFID的發展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第二-七章分別介紹了RFID技術基礎、RFID讀寫器技術、RFID標籤技術、RFID編碼與調製技術、RFID數據校驗和防碰撞算法和常用的RFID標準簡介,第八章討論了EPC編碼與系統,第九章分析了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 [2] 

物聯網圖書目錄

第1章 RFID系統概述 1
1.1 RFID簡介 1
1.1.1 RFID的特點 1
1.1.2 RFID發展簡史與現狀 1
1.2 RFID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3
1.2.1 RFID系統的組成 3
1.2.2 RFID的工作原理 3
1.3 RFID系統標準化 4
1.3.1 RFID標準的作用 4
1.3.2 標準的內容 4
1.3.3 RFID標準的分類 5
1.4 RFID的發展趨勢 5
1.4.1 在RFID標籤方面 5
1.4.2 在RFID讀寫器方面 6
1.4.3 在RFID標準方面 6
習題1 6
第2章 RFID技術基礎 7
2.1 RFID系統的組成、分類與
基本原理 7
2.1.1 RFID系統的組成 7
2.1.2 RFID系統的分類 9
2.1.3 RFID系統的基本原理 11
2.2 電磁學基礎 11
2.2.1 磁場強度H 11
2.2.2 磁通量和磁通量密度 13
2.2.3 電感L 14
2.2.4 互感M 14
2.2.5 耦合因數k 15
2.2.6 感應定律 16
2.2.7 空間電磁波 17
2.2.8 S參數 19
2.3 收發機 19
2.3.1 發射機 20
2.3.2 接收機 21
2.3.3 放大器 22
2.3.4 混頻器 23
2.3.5 振盪器與合成器 24
2.3.6 濾波器 25
習題2 27
第3章 RFID讀寫器技術 28
3.1 讀寫器簡介 28
3.1.1 讀寫器的作用 28
3.1.2 讀寫器的通信接口 29
3.1.3 讀寫器的構成 29
3.1.4 讀寫器的種類 29
3.2 電感耦合式RFID讀寫器的射頻
前端 30
3.2.1 RFID讀寫器射頻前端的
結構 30
3.2.2 串聯諧振電路 30
3.3 微波頻段RFID讀寫器 34
3.3.1 微波頻段RFID系統射頻
前段 34
3.3.2 2.4GHz RFID系統讀寫器設計
舉例 36
3.3.3 微波頻段RFID讀寫器的
發展 39
習題3 40
第4章 RFID標籤技術 41
4.1 天線基礎 41
4.1.1 天線的方向圖 42
4.1.2 主瓣寬度 44
4.1.3 輻射功率和輻射強度 44
4.1.4 天線效率 44
4.1.5 天線極化 46
4.1.6 天線輸入阻抗與共軛匹配 46
4.1.7 天線帶寬 48
4.1.8 電磁場仿真軟件HFSS 48
4.2 RFID中常用的天線 49
4.2.1 RFID天線的基本要求與指標 49
4.2.2 偶極子天線 49
4.2.3 摺疊偶極子 51
4.2.4 微帶天線 52
4.3 天線阻抗匹配 55
4.3.1 T-Match技術 56
4.3.2 電感匹配技術 58
4.4 環境影響 59
4.4.1 物品材質的介電常數對標籤
性能的影響 59
4.4.2 金屬對標籤的影響 60
4.4.3 抗金屬標籤的設計 61
4.5 RFID天線優化 65
4.5.1 遺傳算法簡介 65
4.5.2 遺傳算法的運算過程 66
4.5.3 遺傳算法在天線優化中的
應用 66
4.6 RFID標籤天線封裝 67
4.6.1 線圈繞制工藝 68
4.6.2 蝕刻工藝 68
4.6.3 噴墨印刷法 68
4.7 RFID電子標籤芯片 69
4.7.1 射頻標籤的存儲器芯片種類 69
4.7.2 射頻標籤的微控制器芯片
種類 69
4.7.3 芯片設計技術 69
4.7.4 標籤信息寫入方式 70
4.8 無源RFID電子標籤 70
4.8.1 RFID電子標籤射頻前端的
結構 71
4.8.2 並聯諧振電路 71
4.9 RFID讀寫器與無源標籤之間的
電感耦合 74
4.9.1 電子標籤的感應電壓 74
4.9.2 電子標籤的直流電壓 75
4.9.3 負載調製 75
習題4 79
第5章 RFID中的編碼與調製技術 80
5.1 RFID編碼 80
5.1.1 編碼的基本原理 80
5.1.2 RFID中常用的編碼方式 82
5.2 RFID的調製方式 87
5.2.1 模擬調製 87
5.2.2 數字調製 91
5.2.3 二進制數字調製系統的性能
比較 97
5.2.4 副載波調製法 98
習題5 99
第6章 數據校驗和防碰撞算法 100
6.1 差錯控制編碼 100
6.1.1 差錯控制的基本方式 100
6.1.2 漢明碼 101
6.2 常用的差錯控制方法 102
6.2.1 奇偶校驗法 102
6.2.2 循環冗餘校驗法 105
6.3 防碰撞算法 107
6.3.1 頻分多路(FDMA)法 109
6.3.2 空分多路(SDMA)法 110
6.3.3 時分多路(TDMA)法 110
6.3.4 碼分多路(CDMA)法 111
6.4 防碰撞算法舉例 112
6.4.1 ALOHA法 112
6.4.2 時隙ALOHA法 113
6.4.3 動態時隙ALOHA法 114
6.4.4 二進制搜索算法 115
6.4.5 動態二進制搜索算法 118
習題6 120
第7章 常用的RFID標準 121
7.1 RFID標準化組織 121
7.1.1 ISO 121
7.1.2 EPCglobal 122
7.1.3 UID 122
7.2 ISO/IEC 14443—近耦合IC卡 123
7.2.1 物理特性 123
7.2.2 射頻接口 123
7.2.3 初始化與防衝突 125
7.2.4 傳輸協議 130
7.3 ISO/IEC 15693標準—
疏耦合IC卡(VICC) 133
7.3.1 物理性質 133
7.3.2 空氣接口與初始化 133
7.4 ISO/IEC 18000—6標準 137
7.4.1 TYPE A模式 137
7.4.2 TYPE B模式 147
7.4.3 TYPE C模式(讀寫器到標籤的通信) 155
7.4.4 TYPE C模式(標籤到讀寫器的通信) 162
習題7 166
第8章 EPC技術基礎及相關技術 167
8.1 EPC基礎知識 167
8.1.1 EPC的基本概念 167
8.1.2 EPC編碼體系 167
8.1.3 EPC系統的構成 167
8.1.4 EPC技術的優勢 168
8.1.5 EPCglobal組織 169
8.2 EPC編碼 171
8.2.1 EPC編碼原則 171
8.2.2 EPC編碼關注的問題 172
8.2.3 EPC編碼結構 172
8.2.4 EPC編碼類型 173
8.2.5 EPC編碼數據結構 176
8.2.6 EPC數據的URI表示 186
8.2.7 EAN編碼和EPC編碼的
相互轉換 190
8.3 EPC系統的網絡技術 192
8.3.1 Savant系統 192
8.3.2 對象名稱解析服務 193
8.3.3 WWW網與EPCglobal Network
網絡的區別 194
8.4 EPC系統的對象名稱解析服務 194
8.4.1 ONS概述 194
8.4.2 ONS的工作原理與層次
結構 196
8.4.3 ONS的工作流程與查詢
步驟 197
8.4.4 ONS查找算法的設計 201
8.5 EPC系統中的實際標記語言
PML 202
8.5.1 PML的概念及組成 203
8.5.2 PML服務 204
8.5.3 PML的設計 207
8.5.4 PML的應用 208
習題8 210
第9章 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實例 211
9.1 RFID在零售業倉儲管理中的
應用 211
9.1.1 倉儲管理的現狀 211
9.1.2 倉儲基本運營流程分析 212
9.1.3 倉庫管理需求分析 213
9.1.4 RFID標籤數據設計 215
9.1.5 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218
9.1.6 系統業務流程設計 219
9.1.7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19
9.2 基於RFID的整車物流管理
系統 221
9.2.1 需求分析 221
9.2.2 汽車整車生產流程 222
9.2.3 RFID系統架構方案 222
9.2.4 應用於汽車製造業的RFID
標籤編碼體系要求 223
9.2.5 應用於汽車製造業的RFID
標籤編碼結構 223
9.2.6 具體環節的RFID系統
應用 228
9.2.7 RFID實施階段 232
習題9 233
參考文獻 234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