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姆嶺

鎖定
牛姆嶺,是指廣東省湛江市三嶺山的古稱。
中文名
牛姆嶺
地理位置
廣東省湛江市區三公里處
景點級別
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
佔地面積
22685多畝
著名景點
牛姆嶺
綠化覆蓋率
98%

牛姆嶺簡介

廣東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市區三公里處,總面積22685多畝(1511公頃),綠化覆蓋率98%,是湛江市最大的綠色保護屏障,被譽為湛江“市肺”,成功創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廣東最受歡迎自駕遊目的地(景點),被授予“優秀旅遊景點”稱號。其以靈秀的自然景觀令人神往。環山依水,湖光山色,大小不一的山嶺連綿起伏,山溝峽谷形態各異,林木茂盛,雲蒸霞蔚,鳥語花香,是一個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休閒度假和運動娛樂於一體的生態郊野公園。

牛姆嶺自然資源

森林公園植物十分豐富,有喬木318種、灌木536種、植被270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六種;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共有脊椎動物4綱18目35科89種,其中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9種。 [1] 

牛姆嶺傳説

廣東湛江市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湛江市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省湛江市三嶺山的古稱叫牛姆嶺,傳説因山中安葬着一頭捨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牛姆墳的殘跡現今還依稀可見。這頭母牛據説是下凡人間的天上草部牛尚書夫人。在牛姆墳的前面有座土坎台,坎台上有幾株古榕香枝鬱郁,翠影重重,樹下的茵茵草地有幾塊大瑩石,民間傳説這幾塊瑩石曾被福祿壽3位仙翁坐過,因此而被人稱作“仙人石”。據傳當時仙翁們審視了坎台四周山水地脈後,深感坎台地理有聚山川之秀氣,接日月精華之玄妙,故讚歎曰:“此修仙之地也”。在坎台上他們不經意泄露了天機---“太乙真言”。這“太乙真言”是修仙的天機法語,卻被居於坎台下洞中的白蛇精聽得,因而使其得以修煉成了太乙金仙雲遊去了。因此當地至今還流傳着一首兒歌:“綠草瑩石古榕風,天份緣至來仙翁;蛇得天機登太乙,坎台空餘白蛇洞。” [1] 

牛姆嶺名稱演變

具史料記載,三嶺山的古稱叫牛姆嶺,傳説因山中安葬着一頭捨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那為什麼改為三嶺山了,這就要説到我們南粵高涼的一位名人了,還是一位巾幗英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冼英冼夫人,她曾被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高度評價為“巾幗英雄第一人”,同時也享有“嶺南聖母,巾幗英雄的美譽” 冼夫人是高涼郡(今茂名市境內)人,生於梁代(公元512年前後),其家族世代為俚人部落首領,隋朝封譙國夫人。冼夫人自小賢良聰穎,武藝超羣,善行軍用兵,少年時代就得到遠近部落的擁護,連海南島的1000多洞俚人也慕名歸附。其後與漢人高涼太守馮寶聯姻,協助馮寶處理政務,並在部落中大力推行法治,改造俚人舊俗,“人莫敢違”。梁武帝末年至隋代初年,天下較亂,一些賊匪乘機佔據牛母嶺為據點,他們攔道搶劫,四出擄掠,無惡不作,使得牛母嶺一帶百姓不得安寧。鎮守嶺南的高涼冼夫人遂於655年出兵剿滅山匪,才使牛母嶺一帶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冼夫人還在嶺上派駐軍旅,訓令軍隊:“民是國之本,土乃國之基”,並給將士下了3道命令:“一、保護地方安寧;二、打擊賊匪及地方惡勢力;三、不得騷擾百姓”。這3條軍令被刻於山上的大石上,自始當地百姓即把牛母嶺稱之為“三令山”,後來又演繹成現在的“三嶺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