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牀(拼音:chuá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6]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古字形從木,爿(pán)聲。一説“牀”是象形字,其古字形狀似一豎立的牀的樣子。“牀”本義指一種供人坐卧的器具,引申為像牀的器具或地方。後來“牀”才演變為轉指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傢俱。 [16] 
中文名
拼    音
chuáng
部    首
五    筆
YSI(86);OSI(98) [1] 
倉    頡
ID [1] 
鄭    碼
TGF [1] 
筆    順
點、橫、撇、橫、豎、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831) [1] 
平水韻
下平聲·七陽 [2] 
總筆畫
7(部首3,部首外4)
四角碼
0029₄
統一碼
基本區 U+5E8A [1] 
筆順編號
4131234
字形結構
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注音字母
ㄔㄨㄤˊ
造字法
形聲字或象形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牀”字,舊時也寫作“牀”。“牀”由“爿”與“木”兩部分組成,“木”表明材質。“爿”字今讀pán,甲骨文寫作圖1或圖2,多數學者認為“爿”是古代牀的象形,釋為“牀(牀)”,左邊的一長豎表示牀面,右邊的兩個倒“T”表示牀腿;也有人認為是構築牆體用的夯土夾板的象形,釋作“牆”。雖然“爿”字所擬具體為何物尚有爭議,但各家觀點也還是有其共同之處,即都認為“爿”所擬之物是以木加工而成的物品:在古代,築牆板和牀大多都為木製。而原始的牀鋪也和夯土夾板有點類似,只是中間所填夾的物料變成了草。以上二説似可並存。 [14-15]  [17] 
“牀”由“爿”“木”會意,“爿”同時也有表音作用。俗體將“牀”字的“爿”寫成“廣”,整個字寫作“牀”。新中國成立後,“牀”作為異體字併入了“牀”字。
從功用上來看,古代的牀和現代的牀存在一定差異。古代的牀既是坐具,也是睡覺的地方,但開始時主要是用來坐,類似於中國北方一些地區所使用的“土炕”,既可以睡覺也可以坐在上面吃飯。但當代大部分地方的牀僅僅用來睡覺。
牀的形狀和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在特徵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會用“牀”來表示這些事物,例如“河牀”“車牀”等等。 [16] 
牀在古代還表示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呈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牀。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牀。李白《長幹行》中“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中的“牀”,即為井欄之意。現代很多學者認為,《靜夜思》中“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牀”也應該作井欄解。 [17]  [18]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huáng
名詞
供人睡卧的傢俱
bed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牀。”
漢·牟融《理惑論》:“年十七,王為納妃,鄰國女也。太子坐則遷座,寢則異牀。”
唐‧杜甫《新婚別》詩:“結髮為妻子,席不煖君牀。”
葉聖陶《潘先生在難中》一:“這房間就在樓下,有一張牀,一盞電燈,一張桌子,兩把椅子。”
牀鋪;木牀;牀榻;同牀異夢
古代坐具

禮記‧內則》:“父母舅姑將坐,奉席請何鄉;將衽,長者奉席請何趾,少者執牀與坐。”
《漢武帝內傳》:“(西王母)下車登牀。帝拜跪問寒温畢,立如也。因呼帝共坐。”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宰相別施一牀,連上事官牀,南,坐於西隅,謂之壓角。”

某些像牀那樣起承託作用東西,特指某些有底座支撐的機器

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離手。”
唐‧杜牧《郡齋獨酌》詩:“交橫碧流上,竹映琴書牀。”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佛前的供牀金間玉,香煙嫋嫋噴瑞獸。”
車牀;琴牀;牙牀
井上圍欄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
唐‧李賀《後園鑿井歌》:“井上轆轤牀上轉,水聲繁,絃聲淺。”王琦匯解:“牀,井欄也。”

某些具有承託作用的地面、地形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三‧甘砂》(集解)引蘇頌曰:“丹砂生符陵山谷……土人採之,穴地數十尺,始見其苗,乃白石耳,謂之硃砂牀。”
河牀;苗牀;礦牀
動詞
安設牀鋪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方暑,闕地,下冰而牀焉。”楊伯峻注:“住地下室,又置冰,而後置牀,寒氣特甚。”

量詞
用於某些大型器物

南朝宋‧劉損《奏劾韋朗》:“銀塗漆屏風二十三牀,又綠沈屏風一牀。”
《北史‧源賀傳》:“二鎮之間築城,城置萬人,給強弩十二牀,武衞三百乘。”
《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卻有一牀樂器都會,又寫得算得。”

用於被褥等

郭沫若《昧爽》:“我把十年來寒暑不曾離身的一牀脱盡了毛的毛氈引來把頭腦蒙着。”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3]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木部】仕莊切(chuáng)
牀安身之坐者。從木爿聲。
【註釋】徐鍇注:“《左傳》薳子馮詐病,掘地下冰而牀焉。至於恭坐則席也。故從爿,爿則𤕬之省。象人衺身有所倚箸。至於牆、壯、戕、狀之屬,竝當從牀省聲。”李陽冰言:“木右為片,左為爿,音牆。且《説文》無爿字,其書亦異,故知其妄。” [9] 

説文解字注

“安身之幾坐也” 注:鉉本作“安身之坐者”五字,非是。牀之制,略同幾而庳於幾,可坐,故曰“安身之幾坐”。牀制同幾,故有足有桄。牀可坐,故凥下曰:処也、從屍得幾而止。引《孝經》“仲尼凥”,而釋之曰:“謂閒居如此。”按,“得幾而止”者,謂得牀而止也。“仲尼凥”者,謂坐於牀也。上文曰:“憑,依幾也。”乃謂手所馮之幾。漢管寧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未嘗箕股,其榻上當膝處皆穿。此皆古人坐於牀,而又不似今人垂足而坐之證也。牀亦可卧,古人之卧,隱幾而已。牀前有幾,孟子“隱幾而卧”是也。《孟子》曰:“舜在牀琴。”蓋《尚書》佚篇語也,而古坐於牀可見。琴必在幾,則牀前有幾亦可見。然則古人之卧無橫陳者乎?曰:有之。《弟子職》曰:“先生將息,弟子皆起,敬奉枕蓆,問疋何止。”《內則》曰:“父母舅姑將衽,長者奉席請何趾”,《論語》曰:“寢不屍。”《左傳》:“掘地下冰而牀焉,鮮食而寢。”皆是也。《內則》雲:“少者執牀與坐,御者舉幾。”謂晨興時也,即以所衽為所坐也。
“從木,爿聲”注:今書□、牂、斨、牆、壯、戕、狀、將字,皆曰“爿聲”。張參《五經文字·爿部》曰:“爿,音牆。”《九經字樣》鼎字注云:“下象析木以炊。篆文木,析之兩向,左為爿,音牆;右為片。”李陽冰亦云:“木字右旁為片,左為爿,音牆。”許書列部,片之後次以鼎,然則反片為爿,當有此篆。《六書故》曰:“唐本《説文》有爿部。”蓋本晁氏説之參記《許氏文字》一書,非肊説。其次弟正當在片後鼎前矣。二徐乃欲盡改全書之爿聲為牀省聲,非也。顧野王片部後出牀部,則其誤在前耳。仕莊切,十部。 [20] 

廣韻

士莊切,平陽崇 ‖ 爿聲陽部(chuáng)
牀,簀也。《易》曰:“遜於牀下。”士莊切。三。
牀,俗。
【校釋】遜於牀下:《周易》作“巽在牀下。” [19]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广部】牀
《玉篇》俗牀字。 [4] 
【巳集中】【爿部】
《唐韻》《集韻》仕莊切。《正韻》助莊切,並狀平聲。《説文》:安身之坐者。《廣韻》:簀也。《釋名》:人所坐卧曰牀。牀,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廣雅》:棲謂之牀。《通俗文》:八尺曰牀。《易·剝卦》:剝牀以足。註:牀者,人所以安也。
又井榦曰牀。《樂府·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
又《爾雅·釋草》:盱虺牀。註:蛇牀也。一名馬牀。
《廣韻》:俗作牀。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牀字字形對比 牀字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牀字書寫提示 牀字書寫提示
“廣”從上、左包圍“木”,“廣”“木”底部大致齊平。“廣”,點在豎中線。“木”,橫在橫中線上,豎與上點對齊,在豎中線右側,撇尖與捺腳持平。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牀、牀
平聲
十陽

開口呼
全濁
士莊切
dʒʰjɑŋ
集韻
牀、牀
平聲
十陽
開口呼
全濁
仕莊切
dʒiɑŋ
禮部韻略

平聲





仕莊切

增韻

平聲





仕莊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江陽
穿
合口呼
次清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鋤霜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濁
助莊切
dʒ‘uaŋ
分韻撮要
牀、牀

陽平
第十剛講降角
穿






(參考資料:漢典 [5]  [11] 

上中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牀、牀
王力系統
ǐaŋ
董同龢系統
dzʰ
周法高系統
dz
iaŋ
李方桂系統
dz
rjang
西漢


東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王力系統

ǐaŋ
董同龢系統

dʒʰ
jɑŋ
周法高系統

iɑŋ
李方桂系統

dẓ
jang
陳新雄系統
dʒʰ
ǐɑŋ
(參考資料:漢典 [5]  [11]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ʰuaŋ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ʰuaŋ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fʰaŋ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ʰuaŋ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ʰuaŋ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ʰuɑ̃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ʰuaŋ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tsʰuɒ̃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zɒŋ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jyɔ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tɕya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dzɒŋ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tsʰɔŋ
24
陽平

客家話
梅縣
tsʰɔŋ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tʃʰɔŋ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ʃɔŋ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ʰɔŋ
24
陽平
文讀
tsʰŋ
24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ʰɯŋ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ʰouŋ
52
陽平
文讀
souŋ
52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ʰɔŋ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5]
  • 2.    牀的平水韻  .搜韻[引用日期2020-08-25]
  • 3.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7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 803
  • 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86
  • 5.    牀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5]
  • 6.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4-01-26]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204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541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791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44
  • 11.    牀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4-01-26]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50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27
  • 14.    陳鶴歲著.漢字中的中國建築[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5.02:97
  • 15.    張燕芬.説“爿”[J].辭書研究,2011,(第4期):93-96
  • 16.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64-65
  • 17.    劉悦著.漢字中的生活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03-108
  • 18.    姜蘭志.再議“牀前明月光”的“牀”[J].武陵學刊,2019,(第4期):106-108
  • 1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76
  • 2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89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