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熵權法

鎖定
熵權法,物理學名詞,按照信息論基本原理的解釋,信息是系統有序程度的一個度量,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一個度量;根據信息熵的定義,對於某項指標,可以用熵值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其信息熵值越小,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 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即權重)就越大,如果某項指標的值全部相等,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不起作用。因此,可利用信息熵這個工具,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為多指標綜合評價提供依據。 [1] 
中文名
熵權法
外文名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EWM)
標    誌
物質微觀熱運動時,混亂程度
定    義
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一個度量

熵權法物理意義

物質微觀熱運動時,混亂程度的標誌。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通常用符號S表示。在經典熱力學中,可用增量定義為dS=(dQ/T),式中T為物質的熱力學温度;dQ為熵增過程中加入物質的熱量;下標“可逆”表示加熱過程所引起的變化過程是可逆的。若過程是不可逆的,則dS>(dQ/T)不可逆。單位質量物質的熵稱為比熵,記為s。熵最初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引出的一個反映自發過程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參量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根據大量觀察結果總結出來的規律,有下述表述方式:①熱量總是從高温物體傳到低温物體,不可能作相反的傳遞而不引起其他的變化;②功可以全部轉化為熱,但任何熱機不能全部地、連續不斷地把所接受的熱量轉變為功(即無法制造第二類永動機);③在孤立系統中,實際發生的過程,總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摩擦使一部分機械能不可逆地轉變為熱,使熵增加。熱量dQ由高温(T1)物體傳至低温(T2)物體,高温物體的熵減少dS1=dQ/T1,低温物體的熵增加dS2=dQ/T2,把兩個物體合起來當成一個系統來看,熵的變化是dS=dS2-dS1>0,即熵是增加的。

熵權法不同意義

◎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標誌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 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狀態的一種量(liàng)度,某些物質系統狀態可能出現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的程度。
◎ 在信息論中,熵表示的是不確定性的量度。
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方法。它十分複雜,計算步驟如下:
a.構建各年份各評價指標判斷矩陣
b.將判斷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 得到歸一化判斷矩陣:
c.根據熵的定義,根據各年份評價指標,可以確定評價指標的熵。
d.定義熵權。定義了第n個指標的熵後,可得到第n個指標的熵權。
f.計算系統的權重值
參考資料
  • 1.    張偉宏,大型橋樑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理論方法與實踐,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10,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