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極甄氏墓羣

鎖定
無極甄氏墓羣由史村甄氏墓地和南流村甄氏墓地兩部分組成。史村甄氏墓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北蘇鎮史村西南;南流甄氏墓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南流鄉南流東村南,與史村甄氏墓地一脈相承。 [1]  [6] 
史村甄氏墓地現存墓葬6座,曾出土多件文物,對研究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南流甄氏墓地羣相對集中,原佔地面積達20餘畝,有高大墳丘9座,現規模已經縮小,集中在一處大約10餘畝左右的墓園之內。無極甄氏墓羣的存在,從客觀上證實無極是甄氏同胞的故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 [2-3] 
2013年3月5日,無極甄氏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無極甄氏墓羣
外文名
Wuji Zhen's Tomb
地理位置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北蘇鎮史村西南(史村甄氏墓地)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南流鄉南流東村南(南流甄氏墓地)
所處時代
東漢至北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518-2-002

無極甄氏墓羣歷史沿革

清代末年,史村一帶多次發現銅器、志石、箭鏃等遺物,其中一件銅器上攜刻銘文“大司徒甄邯之墓”。 [5] 
1957年,史村甄氏墓地地面存土墳丘26個,歷經平整造田,今存6個。 [1]  [3] 
1969年,南流村甄氏墓地被深埋地下。 [3] 
1977年,文物普查時經對留存的幾快殘碑考證,證實明、清時代有不少甄姓族人葬於南流村。 [3] 
1996年,由世界各地無極甄氏後人捐款30萬元對南流村甄氏墓地進行重修,按漢代建築風格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80米墓地圍牆,牆高2米,青瓦蓋頂,大門立有二闕,配鐵柵欄門,院內建一座3間瓦房為甄氏“溯源堂”。所有石相生均置於院內,成為封閉式陵園。 [1] 

無極甄氏墓羣遺址特色

無極甄氏墓羣史村甄氏墓地

史村甄氏墓地現存墓葬6座。一號墓在史村南藁無路東側,封土高約8米,周長70米。二、三號墓在一號墓西,藁無路西側100米,南北並列,封土相距5米左右。二號墓封土高約6米,周長50米,西側(見)有一盜洞痕跡。三號墓封土高約5米,周長80米,封土中部有一寬約3米的深溝。四號墓在二、三號墓西北約300米左右,封土高約4米,周長66米,周圍建有4座民間小廟,並長有高大的榆樹,封土頂部有盜墓留下的探孔若干,南側立有漢白玉碑“創建□山廟碑記”,文字已不清晰。五號墓在四號墓西北約200米左右,封土高約6米,周長36米。六號墓位於史村南3500米的西高村西北,封土高約2.5米,周長80米。 [1] 
史村甄氏墓羣 史村甄氏墓羣

無極甄氏墓羣南流村甄氏墓地

南流村甄氏墓地面積原有16000平方米,南流村甄氏墓地的大門是兩座漢坊,主甬道正前方矗立一座石碑,上書“甄氏祖墓”,為甄氏後裔綜合祭祀之處。碑的後面兩側置有原墓區留下的部分石柱、石獸、石像、石碑,其中有一對石虎和一對文臣武將。石虎面部已經被歲月浸蝕模糊,但其威武雄風似在;左側的文臣,峨冠博帶、温文儒雅,衣飾的花紋、褶皺清晰可辨;右側的武將,身着鎧甲、手按寶劍,鎧甲上的甲片、獅首栩栩如生。主甬道盡頭是3米多高的甄邯墓碑,碑文書“漢故太保甄公諱邯之墓”,有一束黃花留在碑前,顯然是祭奠之人所留。碑前置長約2米、寬約1米、高約0.5米的漢白玉石供桌,正反兩面雕刻逐日巨龍,兩側面有團龍相襯。據考證,這是甄氏先人祭奠時所用的供桌。主甬道的兩側,分別有甄琛、甄濟幾座墓碑。除一部分墓碑為新置外,墓園中的石獸、石人、石碑、石臼大部分為原有之物。 [1-2] 

無極甄氏墓羣文物遺存

無極甄氏墓羣史村文物

1957年,史村農民取土時挖出東漢後期甄謙墓和北魏時甄凱墓,出土了青銅器、青瓷器、彩繪陶俑等文物上百件,主要有象徵侍從奴僕的陶俑、石俑以及陶樓、陶壺、陶罐、陶雞、陶鴨,還有罕見的銅鏡、車馬器、玉帶鈎等。各種器具製作精巧,栩栩如生。同時出土的石砌拱門(石門)、甄謙買地券和甄凱墓。 [1] 

無極甄氏墓羣南流文物

南流村甄氏墓地石相生共10餘尊。石翁仲4個,高2.1-2.4米,立式浮雕,3個為文官,1個為武官;石虎2個,高1.3米,蹲式浮雕;石羊2個,高0.9米,卧式;石供桌1個,長1.7米、寬0.8米、厚0.4米,周圍浮雕獅子滾球花紋;栓馬樁4個,高2.5米;飲馬槽1個,長1.7米、寬0.9米、深0.17米。除飲馬槽為青石質外,其餘均為漢白玉質,風化較為嚴重,有的面部已無法辨別,其中2個石翁仲由甄氏後人重新進行修面,嚴重損壞了原貌。 [1] 
南流村甄氏墓曾出土墓誌和文字磚,當地甄姓居民亦藏有家譜,均在“文化大革命”中銷燬。 [3] 

無極甄氏墓羣歷史文化

無極甄氏墓羣無極甄氏

甄姓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於帝舜時代,尊仲甄為得姓始祖,逾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漢書》《後漢書》記載,在西漢前期,甄氏先祖已在中山無極境內聚居,在土地兼併中出現了豪門大户,成為封建社會中山郡的一支望族。
西漢末年,王莽爭帝位,起用無極甄邯和甄豐為上帝的重要推手。甄邯的岳父孔光,是孔子十四世孫,太師孔霸之子,官至大將軍、丞相、太傅、太師,在漢兩次為相,居公輔位前後17年,歷西漢末年三帝和王莽新朝,深得朝廷器重。甄邯作為孔光的乘龍快婿,甄豐作為甄邯的兄長和族中子弟因此入朝為官,得到重用。無極甄氏家族由此進入仕宦名門望族之路。
西漢末年和王莽新朝時,甄邯先後官拜大司馬,爵受承陽侯、承新公,而後又出任大漢太保,執掌天下兵權。甄豐由地方官員擢升為皇宮內侍大臣,而後更是官至大司空,爵受廣陽侯、廣新公。甄豐的兒子甄尋也被封為茂德侯,官居侍中,兼京兆大尹。甄心為光祿勳,有“四甄”之稱,成為朝中新貴,威震朝野。甄尋後因垂涎王莽的女兒,一舉激怒了王莽,導致甄豐自殺,甄尋歸案後亦被殺。雖然甄尋案牽扯公卿貴族幾百人,但甄邯並未受到牽連,得以善終。漢光武帝復漢後,甄邯後人也得到了善待,世吏二千石,由此保全了無極甄氏的地位。
東漢末年,無極甄氏家族與爭霸天下的袁紹、曹操、司馬懿三大家族聯姻,受賜賞封,家道殷富,滿門顯貴,期間有數十人受封公爵、侯爵和入朝拜官,時有“甄半朝”之稱。這時的無極甄氏家族,又一次步入了鼎盛時期。
兩晉南北朝是社會大動盪時期。此時無極甄氏家族,仍朝中職官如雲,繼續保持了其公侯世卿地位。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西晉時期的甄德父子,南朝宋的甄法護兄弟,南朝梁的甄彬父子,北朝魏的甄凝、甄琛、甄楷祖孫三代,北朝周的大數學家甄鸞等。甄德先後娶司馬師、司馬昭之女為妻,官至大鴻臚,加侍中、光祿大夫。甄彬有“贖苧還金”之美譽。甄琛是北魏三朝元老,官至吏部尚書,任內頗多建樹。甄鸞北周時任司隸校尉、漢中郡守等職,是中國第一位系統研究軍事數學的學者。
隋唐時代,科舉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無極甄氏雖不及前時顯赫,但仍有不少人官居高位。甄鸞子甄族為汾州刺史,孫甄紹為沁州刺史,紹孫甄封為宋州刺史。甄封第四子甄亶,是盛唐時期一顆耀眼的政治新星,其文武雙全,八次揮師疆場,五次出使藩國,政績斐然。開元年間,甄亶出任廣州都督兼嶺南按察五府經略討擊使,任職期間為嶺南地區的安定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唐天寶年間甄濟,在“安史之亂”中視死如歸,以大智大勇保存氣節。其子甄逢因父名未列國史而奔走,朝廷追爵甄濟為四品官。
無極甄氏,歷經秦漢統一、三國角逐、魏晉興替和隋唐盛衰,前後八個時代,綿延八百年,官高位顯,累世因襲,成為中國北方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2] 

無極甄氏墓羣文物價值

無極甄氏墓羣的存在,從客觀上證實無極是甄氏同胞的故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 [3] 

無極甄氏墓羣文物保護

1982年7月23日,無極甄氏墓羣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無極甄氏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無極甄氏墓羣旅遊信息

無極甄氏墓羣地理位置

史村甄氏墓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北蘇鎮史村西南;南流甄氏墓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南流鄉南流東村南。 [1]  [6] 

無極甄氏墓羣開放時間

全天。

無極甄氏墓羣交通線路

無極縣內乘公交102路至前北焦路口站下車,再步行4.5千米,即可到達無極甄氏墓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