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拉部故城

鎖定
烏拉部故城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舊街村,距吉林市區約35千米 [1]  ,為明代扈倫四部(烏拉、哈達、葉赫、輝發)之一的烏拉部都城。 [2] 
烏拉部故城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分築內、中、外三道城垣。內城略呈梯形,周長786米,中央有大型建築台基;中城呈不規則四邊形,周長3531.4米,外壁陡峭,內壁斜緩;外城也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各道城牆的城外均有護城河。城牆均系分層夯土築成,每層厚度在6至10釐米之間,夯層明顯,有排列有序的柱洞痕,中城北牆東段還發現用土坯壘砌的城牆。 [2] 
烏拉部故城是打牲烏拉朝貢歷史的見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2013年5月,烏拉部故城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4] 
中文名
烏拉部故城
地理位置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900000 m²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22-1-122

烏拉部故城歷史沿革

烏拉部故城 烏拉部故城
烏拉部故城即明代烏拉部都城。據歷史文獻記載,元明之際,烏拉始祖納齊布祿建扈倫國於遼東,烏拉為扈倫國之一部,後被烏拉百姓迎奉為部主。納齊布祿傳其四世孫都爾機。都爾機次子古對珠顏於明嘉靖年間(1522至1566年)繼主烏拉部,古對珠顏傳到其孫布顏時,收服附近諸衞,於烏拉河東岸洪尼地築城,其國號叫烏拉,自稱貝勒。烏拉部的領地,大致包括今吉林市區、永吉、雙陽縣、榆樹市、舒蘭市、蛟河市等地。 [1] 
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攻佔了烏拉城,烏拉部滅亡。 [1] 
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順治帝在烏拉古城設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松花江氾濫,漫澇房屋,交通阻塞,打牲停滯,社會秩序混亂。時任總管穆克登急奏朝廷,請求遷移城垣,灝建衙署,免除後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烏拉新城建成。 [5] 

烏拉部故城建築特點

烏拉部故城石碑 烏拉部故城石碑
分築三道城垣:內城、中城和外城,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城垣絕大部分為夯土構築,夯層厚約6至10釐米,並有排列有序的夯窩,中城北牆東段為土坯壘砌,各道城垣外均有護城河。三道城垣之中以內城保存最好。
烏拉部故城內城呈梯形,東牆長201米,南牆250米,西牆171.5米,北牆163.5米,周長766米。牆高4.2至4.3米,頂寬1至3.5米,基寬10至12.4米。正面有一門,寬3米。城的四角有角樓建築址。內城中央偏北,有一座夯土構築的略呈橢圓形的大型建築台基,俗稱“白花公主點將台”,高台東西長50米,南北寬25米,東壁垂直高度為7.9米,西壁垂直高度為6米。 [6] 
烏拉部故城中城,大致呈不規則四邊形,東牆長879.4米,西牆1409米,南牆584.7米,北牆648.2米,城垣周長3521.3米。東牆和北牆保存較好,南牆與西牆絕大部分遭破壞,西牆因瀕臨松花江,破壞較為嚴重。城牆現高5米許,頂寬1至2.6米,基寬15至23米。牆的外壁陡峭,內闢斜緩。中城有城門3處,即東門、南門、北門。現門寬為5、6、10米不等。同內城一樣,城牆四角也有角樓建築台基,高出城牆0.7至1.8米。東、南、北牆外均有護城河遺蹟,寬20米左右。 [6] 
烏拉部故城外城,呈不規則四邊形,保存下來的東、南、北牆,斷斷續續,西牆被江水沖毀。 [2] 

烏拉部故城文物遺存

烏拉部故城一角 烏拉部故城一角
烏拉部故城內已經闢為農田,並有多座民房建築。城內出土文物主要有唐、宋、遼代銅鏡,北宋銅錢,銅辮穗和帶鈕銅飾物等。 [6]  如1957年於“白花公主點將台”正南方約500米處出土唐宋銅鏡、北宋銅錢、遼代銅鏡、銅鞭穗和帶鈕銅飾物等。 [2] 
1960年,烏拉部故城中城出土黃銅鑄造火銃一件。火銃由銃門、藥膛和銃筒三部分構成,全長55.8釐米。銃門長8.7釐米,銃門口直徑2.8釐米(不包括厚0.8釐米的管壁)。藥膛長12.6釐米,藥膛上有一圓型藥門。銃筒長34.5釐米,呈竹節狀,共有7節,銃筒的直徑2.2釐米(不包括厚0.8釐米的管壁)。火銃重量為3千克。在銃門和藥膛部位,有陰刻銘文。
藥膛上的銘文:
立匣上
銃門上的銘文:
萬曆癸丑六月日
勝字五斤二兩
匠檢加
藥七錢
中丸則八
小丸則十 [6] 

烏拉部故城文物價值

烏拉部故城歷史價值

烏拉古城牆是年代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夯土牆趾之一,城牆處處可見古樹、古建築文化,更是記載了滿族發祥地的歷史信息,保護和修繕烏拉城牆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7] 

烏拉部故城藝術價值

烏拉古城牆是中國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古代的戰爭防禦工事之一,夯土牆體對於沒有見過古代戰爭的現代人來説極具藝術價值。古城牆的本體價值,對尊重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必將產生一種凝聚力,可以作為建築藝術的寶庫,併為弘揚民族文化教育後人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7] 

烏拉部故城科技價值

烏拉古城從規劃、設計、選址佈局、城牆用土和夯土工藝等,代表了當時科學技術水平,其修繕和維護具有較高的科技價值。 [7] 

烏拉部故城社會價值

烏拉古城牆是明清兩朝滿漢族在社會文明進程的見證,其保護和修繕的深層作用則會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烏拉部故城經濟價值

烏拉古城牆的經濟價值體現在可以為中國的旅遊產業增添豐富而獨具韻味的內涵,給吉林市帶來旅遊經濟繁榮和當地古鎮的地價增值。 [7] 
烏拉部故城南側的烏拉街 烏拉部故城南側的烏拉街

烏拉部故城保護措施

龍潭區烏拉故城 龍潭區烏拉故城
1961年,烏拉部故城被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62年9月,吉林省博物館會同吉林市博物館對烏拉古城進行了調查。 [1] 
1981年,烏拉部故城被吉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83年,永吉縣成立永吉縣文物管理所對烏拉部故城進行管理。 [1] 
1992年,吉林市成立吉林市文物管理處對烏拉部故城進行管理。 [1] 
2013年5月,烏拉部故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烏拉部故城旅遊信息

烏拉部故城地理

烏拉部故城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舊街村,距吉林市區約35千米。 [2] 
烏拉古城遺址

烏拉部故城交通

吉林市區汽車站乘到烏拉街客運站班線車,往西北向步行一千米可到達烏拉部故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