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筒樹

鎖定
火筒樹(Leea indica (Burm. f.) Merr.)是葡萄科火筒樹屬植物,別名 祖公柴、五指楓。直立灌木,被子植物,高4~5m;樹皮光滑,褐色,圓柱狀;小枝通常有槽紋。葉通常為二回羽狀複葉,長1~1.3m;小葉大小不等,闊披針形、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5cm,寬3.5~6cm,頂端鋭尖或漸尖,基部鈍,邊緣有粗鋸齒,腹面有光澤,干時變為黑褐色,背面蒼白色;側脈每邊6~13條,在邊緣附近匯合;小葉柄長約5mm。花序為3歧分枝、大型的圓錐狀復傘房花序,與頂端的葉對生,分枝多而廣歧;花具短梗,長約4mm,花瓣淡綠白色;子房5~6室。漿果小,暗綠色,成熟時黑色,直徑6~8mm,有縱槽5~6條,內有種子5~6顆。 [1] 
中文名
火筒樹
拉丁學名
Leea indica (Burm. f.) Merr. [2] 
別    名
祖公柴
五指楓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葡萄目
葡萄科
火筒樹屬
火筒樹
分佈區域
南亞到大洋洲北部

火筒樹形態特徵

火筒樹整體

直立灌木。小枝圓柱形,縱稜紋鈍,無毛。

火筒樹

葉為2~3回羽狀複葉,葉軸長14~30cm,無毛,小葉橢圓形、長橢圓形或長橢圓披針形,長6~32cm,寬2.5~8cm,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稀闊楔形,邊緣有不整齊或微不整齊鋸齒,齒急尖,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6~11對,網脈下面明顯但不突出;葉柄長13~23cm,中央小葉柄長2~5cm,側生小葉柄較短,長0.2~0.5cm,無毛;托葉闊倒卵圓形,長2.5~4.5cm,寬2~3.5cm,頂端圓形,無毛,與葉柄合生。

火筒樹

花序與葉對生,復二歧聚傘花序或二級分枝集生成傘形;總花梗長1~2mm,被褐色柔毛;小總苞片橢圓披針形,長0.8~1.3cm,寬0.3~0.8cm,頂端漸尖,幾無毛;苞片卵橢圓披針形,長3~4mm,寬2.5~3mm,頂短急尖或漸尖,無毛,花後脱落;花梗長1~2mm,被褐色短柔毛;花蕾扁圓形,高1.5~2mm,頂端近圓形;萼筒壇狀,萼片三角形,外面無毛;花冠裂片橢圓形,高1.8~2.5mm,無毛;花冠雄蕊管長0.5~1mm,下部管長約0.1mm,上部管長0.3~0.7mm,裂片長0.1~0.2mm;雄蕊5,花絲長0.5~0.8mm,花葯橢圓形,長約0.8~1.5mm,寬0.4~0.8mm;子房近球形,花柱長0.5~0.7mm,柱頭微擴大。 [3] 

火筒樹

果實扁球形,高0.8~1mm;有種子4~6顆。

火筒樹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的疏林中。 [1] 

火筒樹分佈範圍

火筒樹
火筒樹(34張)
分佈於中國華南以及貴州、雲南。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太平洋諸島至澳大利亞也有分佈。 [1] 

火筒樹來源

葡萄科火簡樹屬植物火筒樹的及葉。

火筒樹花果期

花期:5~8月
果期為:7~12月。 [1] 

火筒樹採收加工

根:秋、冬季節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火筒樹
火筒樹(5張)
葉:全年或夏、秋季節採集,鮮用火曬乾。 [1] 

火筒樹化學成分

葉中含棕櫚酸、沒食子酸金合歡醇β-谷甾醇等。 [1] 
參考資料
  • 1.    戴好富,鄭希龍,邢福武,梅文莉主編.黎族藥志第3冊=recordsoflifolkmedicinevolume3: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1:第145頁
  • 2.    火筒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6]
  • 3.    火筒樹|Leea indic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