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石樑遺址

鎖定
火石樑遺址,又名爐場,位於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頭墩村東北14千米的沙漠戈壁腹地,面積約9.5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商時期遺址。 [3] 
火石樑遺址遺址中心地區為沙土梁,遠眺紅如烈火,故名。屬四壩文化。1987年,發現。文化堆積厚0.5~2.5米,整體保存較好。地表散見大量夾砂紅陶片、彩陶片及少量細泥紅陶片、石器殘片和細石器、殘銅塊、小銅珠顆粒、銅渣、銅礦石、綠松石和骨珠等,遺址東北部有直徑約30米的碳燒結塊富集區,發現大量的碳結塊、孔雀石和碎銅塊,並採集有類似冶煉工具的兩把石勺。遺址西部邊緣為墓地。遺址包含有馬廠、齊家、四壩文化三種內涵的文物,是甘肅境內齊家文化和馬廠類型分佈的北界。遺址文化堆積厚,內涵豐富,包含物多,是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重要遺址。遺址發現大量與冶銅相關的遺蹟和遺物,為研究中國早期銅器的起源和冶銅工藝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3-4] 
2013年5月,火石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火石樑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頭墩村東北14千米的沙漠戈壁腹地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商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467-1-467

火石樑遺址歷史沿革

1987年,發現火石樑遺址。 [4] 
2017年9月,為配合“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遺址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火石樑遺址對該遺址進行試掘。總共發掘約32平方米,總共清理房址5座、灰坑41個、墓葬2座、紅燒面1處。 [2] 

火石樑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火石樑遺址航拍影像 火石樑遺址航拍影像
火石樑遺址東距頭墩村約12千米,西南距金塔縣城約50千米,西南距缸缸窪遺址10千米。經調查,遺址位於新月形沙丘之上,遺址周圍沙漠化嚴重,遺址東北部低窪處現開墾為農田,從調查和鑽探結果判斷,遺址所在沙丘下存在湖相沉積物。遺址順沙丘頂部分佈,東西長約220、南北寬約120米。遺址下部已被沙丘掩埋,上部文化層風蝕嚴重,遺址表層被陶片、礦石、礦渣等遺物覆蓋,特別是遺址西部堆積一層較厚的銅煉渣。遺址由製陶區、墓葬區和冶銅址3部分組成。 [2]  [4] 
房址
M2
M2(3張)
火石樑遺址房址均為地面立柱式建築,從殘存平面形制判斷呈方形,由柱洞、活動面和火燒面(灶)組成,其中活動面為黃土墊面,厚10釐米左右;火燒面位於房址的近中部,可能是灶址;3〜5個柱洞成排分佈,部分柱洞內殘存腐朽的木柱。 [2] 
墓葬
火石樑遺址居址內發現墓葬2座,皆為豎穴土坑,M1為側身屈肢葬,無隨葬品。M2為仰身直肢葬,出土銅刀1把、骨針1枚。灰坑形制多樣,灰坑之間相互打破,平面形狀包括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從房址、灰坑、墓葬相互打破關係判斷,該遺址經歷了人類長期活動而形成。 [2] 
陶器作坊和冶煉場
火石樑遺址東南部有直徑約30米的碳燒結塊富集區,文化層厚度為0.3米~2.2米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結塊、孔雀石和碎銅塊,採集有類似治煉工具的兩把石勺,充分證明了這是一處新石器時期陶器燒製作坊和青銅冶煉場遺址。 [4] 
文化類型
H4打破黃沙剖面 H4打破黃沙剖面
從遺蹟單位及出土器物判斷火石樑遺址為西城驛文化遺存,相當於西城驛遺址二期遺存、缸缸窪遺址晚期西城驛文化遺存,出土大量陶片與西城驛遺址二期和缸缸窪遺址晚期出土陶器形制、紋飾一致,結合碳-14測年結果判斷,其年代為距今3900〜3700年。同時該遺址出土大量典型的齊家文化籃紋陶片,説明齊家文化與馬廠文化晚期和西城驛文化長期共存。發掘過程中發現部分灰坑直接打破生土(風成沙),灰坑壁較規整(圖九),同時房址直接疊壓在黃沙之上。 [2] 
高孔隙度和滲透率的沙丘之上挖取規整的灰坑,説明當時沙丘比較潮濕,同時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白色鈣結核,遺址長期在水作用下形成,結合遺址鑽探和調查分析,該遺址較低的地方可能存在湖泊沉積物。綜合上述現象,説明當時遺址所在區域雖然為沙漠分佈區,但是水資源比較豐富,適合人類生存。 [2] 

火石樑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火石樑出土遺物 火石樑出土遺物
火石樑遺址出土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銅冶金遺物、炭化植物遺存和動物骨骼遺存等。 [2] 
陶器
雙耳陶罐 雙耳陶罐
陶器從陶質、陶色分為泥質橙黃陶、泥質紅陶、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陶,以夾砂紅陶為主。紋飾常見刻劃紋、繩紋、戳印紋、籃紋,彩陶常見條帶紋、倒三角紋、菱形網格紋、折線紋等。陶器類型包括雙耳罐、腹耳罐、盆、器蓋等。 [2] 
銅冶金遺物
火石樑遺址出土銅器和石器 火石樑遺址出土銅器和石器
銅冶金遺物主要包括礦石、爐渣、爐壁和銅器,銅器主要為小件的銅錐和銅刀。 [2] 
石器
火石樑遺址出土石勺 火石樑遺址出土石勺
石器主要有紡輪、石刀和細石器(包括細石葉和石核)。 [2] 
骨器
骨器主要包括骨針和骨錐等。 [2] 
植物遺存
經鑑定植物遺存包括小麥、粟、黍和小麥穗軸,動物遺存包括豬、狗、牛、羊等。 [2] 

火石樑遺址研究價值

火石樑遺址包含有馬廠、齊家、四壩文化三種內涵的文化遺址,是甘肅境內齊家文化和馬廠類型分佈的北界。遺址文化堆積厚,內涵豐富,包含物多,是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重要遺址。遺址發現大量與冶銅相關的遺蹟和遺物,為研究中國早期銅器的起源和冶銅工藝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出土的小麥、牛、羊等遺存是西北地區時代較早的遺存,為探討農業傳播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2] 

火石樑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火石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火石樑遺址旅遊信息

火石樑遺址地理位置

火石樑遺址位於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頭墩村東北14千米的沙漠戈壁腹地。

火石樑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火石樑遺址,路程約52千米,用時約1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