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濇是中國漢字,讀作sè,部首是氵,鄭碼是VBJJ,筆畫是16畫,同“澀”。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鄭    碼
VBJJ
字    義
同“澀”
筆    畫
16
部外筆畫
13
U
6FC7
GBK
9DE6 [1] 
注    音
ㄙㄜˋ
筆順編號
4411234341252511 [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濇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廣韻》所立切《集韻》殺測切,𠀤音色。不滑也。《淮南子·要略》瀸濇肌膚。 又《唐韻》色立切,音澀。義同。 [3]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濇
不滑也。從水嗇聲。色立切

説文解字注

不滑也。止部曰。歰,不滑也。然則二字雙聲同義。七發。邪氣襲逆。中若結轖。此假轖為濇也。從水。聲。色立切。按當依職韻所力切。一部。 [4] 

音韻參考

濇
[廣韻]:所力切,入24職,she,曾開三入蒸生
[平水韻]:入聲十三職
[國語]:sè
[粵語]:saap3sap1sik1 [5] 

相關詞語

[6] 
參考資料